【阅读随笔】02 戴着镣铐跳舞也精彩——读《钱梦龙与导读艺术》

戴着镣铐跳舞也精彩——读《钱梦龙与导读艺术》


  在读《钱梦龙与导读艺术》的过程中,随着看书的深入,对于钱梦龙老师着眼于教学现状的困境而又积极寻求突破的教学艺术非常欣赏,看到他在导读求艺录最后一节写到:“语文教学的‘镣铐’看来是戴定了,但舞还是要跳,而且要跳得精彩,跳得悲壮,跳得出神入化。”我心里澎湃不已,不仅为它生动的言词,也为其精准的表述,更为其着眼于现实却又超越现实的旷达之气。

在整本书中可以觉出钱梦龙老师是一个着眼于现实的人,他对于语文教学现状的描述和思考与我们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非常贴近,因此读来真实自然、亲切可感。钱老师与我们每个在教学一线工作的语文老师一样普遍认同语文难教的事实,而且列举了三条难教的理由:一是最容易受批评;二是考试特烦琐、刁钻古怪的题目,无所不包的知识体系,使师生都有防不胜防的恐惧感;三是教学目标最难把握。而且非常明确指出在所有束缚语文教学的镣铐中,最沉重的一副便是考试,在这样的现实面前,老师大多流于自怨自叹,但钱老师却高人一筹,理性客观地对待现实,鲜明地喊出了“考试暂时还不会废除,教师的镣铐是戴定了,但语文教学也必须改革,素质教育也必须实施,决不能因为考试而拒绝改革,拒绝素质教育”的最强音,也科学地指出了“考试对语文教学的束缚,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严重”,“瞄准考试教语文,既无必要,也不值得。”因此,他对于现实的着眼点不在于“戴着镣铐”本身的无奈,也在于对“跳舞艺术”的积极求索。

在我看来,他“戴着镣铐跳舞”的精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科学地、理性地看待语文教学的取向问题。

钱梦龙老师认为过去语文教学中那种肢解课文、烦琐分析、刻板操练的教学不仅扼杀了人文性,事实上也扭曲了工具性;同样,现如今语文课上脱离文本、架空语言,凭空追求所谓“人文性”也不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一堂完美地显示“两性统一”的语文课,应该是语文学习和人文教育不着痕迹的自然整合。正是这种科学理性的判断,使他的语文教学既让学生有知识获得的充实感,也让学生受到了很好的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他所执教的经典课例《愚公移山》,并没有受当时比较时髦的诱导学生去批判愚公“缺乏科学头脑“,称赞智叟是“智力型人才”的见解,而是立足文言文教学的根本,既让学生在教师的巧问和生动的引导中理解了词句,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领悟了这篇传统课文固有的教育功能。

同时面对新课标新的教学理念,他总能力戒中国人最易犯的“矫枉过正”的毛病,恰到好处地处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分寸,他曾严正地指出新课标下的一些极端现象,如一说到“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于是就从本来的“一切由老师说了算”一变而为“一切由学生说了算”;一说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有些地方在评价优质课时就出现了如果教师的讲超过15分钟就一票否决的现象等等。因而在书中他曾多次引用列宁的一句名言:“只要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同一方向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

其二,对教师职业的创新定位:教师是塑造人的心灵的艺术家。

钱梦龙老师一改人们将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传统的比喻,而将教师定位为“塑造人的心灵的艺术家”。因为他认为工程师的工作是研制能够批量生产的统一规格的“产品”,而艺术家的工作则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劳动,他追求的是每一件艺术品的鲜明个性,拒绝千人一面的雷同。在这一点上,他认为教师的劳动跟艺术家的劳动有很大的相似。教育是一门科学,当然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学习论这些科学知识,但人的“心灵”是一个无限复杂而神秘的封闭世界,这个世界里充满着不可知的变数,这需要教师凭借他高度的责任感、善于体察入微的艺术,以自己的心去贴近每一个学生的心。因此他在导读法中明确提出“导读”呼唤“导师”型的教师的说法,认为导师是经师和人师的高度结合。正是对教师职业的创新定位让他的教学充满人性的色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其三,着眼于“学生为主体”的“唤醒”艺术。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钱梦龙老师可谓深谙此道,他认为所谓“唤醒”,就是在教学中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读书、思考、求知的欲望,始终把语文教学的着眼点放到鼓励学生愿意学习、愿意思考的兴趣上来,为此有两个方面的探索很有借鉴意义:

首先,善于为学生铺设成功的台阶,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激发兴趣的循环中获得永不衰竭的学习动力,他在这里提出了为不同程度学生“量身定做”阶段目标,让他们体验到因为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而收获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科学地运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和著名的“篮球架”效应,借助适度超前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学习任务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其次,炉火纯青地运用“曲问”艺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而钱梦龙老师正是这样的智者,他的“巧”问体现在提问中问在此而意在彼的“曲问”艺术。如《愚公移山》课例中表面上闲问“愚公有多大年纪?”实际在于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年且九十”中“且”的含义;表面闲问“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实际在于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孀妻“、”遗男“二词的含义。

叶圣陶先生有两句诗:“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钱梦龙老师句中的人改为“心”,并解释说“心”就是存乎意识深处的教学观念。掩卷沉思,不禁感慨,所言极是!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随笔】02 戴着镣铐跳舞也精彩——读《钱梦龙与导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