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跟大家交流的是:共同解决问题的七个步骤。据说,这是所有参与正面管教课程的家长们认为,最实用,使用频率最高的问题解决方法。
昨天一位朋友跟我打电话,她说自己快要崩溃了,一问得知,原来她和两个孩子吵起来了。朋友平常工作挺忙的,总是因为顾不上孩子而觉得愧疚,所以,总想着周末的时候,好好陪陪两个孩子,甚至脑子里都勾勒出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画面:两个孩子听话的在写作业,她收拾家,并为孩子们做好他们喜欢的饭菜,饭后,一家人坐到一起聊聊天,讲讲故事,想想都很美。可是,真的到了周末,发现跟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其乐融融的亲子画面变成了战场。
也许,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原本美好的生活,因为和孩子无法正确沟通而失去了一个家庭原本该有的快乐温馨。
在亲子关系中,经常会有亲子之间的冲突,孩子不能接受爸爸妈妈的意见,爸爸妈妈又会对他们非常愤怒,觉得无可控制。那么这个时候如何解决问题?
当你感到你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有障碍,造成了孩子对你的敌意和不满时,“共同解决问题的7个步骤“可以帮助你。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七个步骤:
1. 开始谈话。
找个双方都情绪平稳的时间和地点,和孩子坐下来:”我有件事想跟你谈谈,就是——。我希望咱们能一起找到解决办法,你愿不愿意谈一谈?妈妈保证不发脾气,不生气。咱们都保证不互相指责?”
注意:最后一句很重要,目的是为了保证谈话的安全性。(也就是首先要保证情绪的安全)
2. 倾听孩子的想法。
如果孩子不同意,告诉他:“好,我明白。等你想听的时候再谈。”——不强迫,情绪安全。
如果孩子同意,问:“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想法?你的感觉是什么?”
听孩子说完后,用共情重复孩子的话。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让孩子先说,家长先听。倾听的同时,只需要共情即可,而不要点评,也不要着急给孩子讲道理。
如果孩子说不出自己的感觉,家长可以询问:“是不是觉得……”
3. 说出自己的感受。
家长们,这是最难的一步,其实示弱是一种内在的力量。
听孩子说完,问孩子:“你想不想听听妈妈的感觉是什么?妈妈的感觉可能和你的不一样,这很正常,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然后,诚实地告诉孩子你的感觉。使用”我”句式。
告诉孩子“每个人感觉不一样,这很正常”,和第一步的最后一句同样重要。这一步不容易的地方,在于诚实地告诉孩子你的感受,而不是你的道理。
有家长朋友们到了这里就不由自主地将谈感觉变成了讲道理。谈感觉是谈心,讲道理则容易变成说教。
4. 感谢孩子。
这个环节常常被我们忽略。
说完以后感谢孩子:“谢谢你听我说,也谢谢你告诉我你的感觉。”
这样的感谢虽然简单,但对于培养孩子和家长谈心的习惯,也就是前面3个步骤,非常有帮助。
5.启发孩子解决的方法。
问孩子:“你觉得你/我们能做些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难?”或者使用启发式提问,听孩子说,或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不批评、点评、否定孩子提出的建议。可点头、微笑、“嗯”等表示听到了。
即使孩子的建议不可行,也写下来,以示对孩子的尊重。家长也可参与“头脑风暴”,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孩子没有建议,家长也可自己提出建议。这时候,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的“正面语言”,给孩子有限权力的“选择”,都可以使用。
这时候,也可以适当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的思路清晰理智。
6.选定解决方案。
对于最可行和尊重双方的方式,最好由孩子自己选择。
孩子是当事人,自主选择为后面的执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7.约定回顾时间。
约定一个时间来回顾,表达感激。——行大于言。前6步都是说,最后还是要落实在行为上。约定的时间不用太长 ,让孩子容易看到小进步,巩固执行效果,或者及时调整不当行为。
尊重孩子、尊重自己的平等态度+保证情绪安全的语句是实现共同解决问题的钥匙。
接下来,我们来通过一个案例,看看如何正确使用这七个步骤。
我们的主人公果果有个坏习惯——逢人就打。不管认识或不认识,喜欢或不喜欢的,见面第一件事都会给人家一巴掌。这让妈妈感到非常苦恼和无奈。
周五下午,妈妈带果果到小区附近的幼儿园玩,碰巧遇到涛涛妈妈带着涛涛也在小区里玩耍。涛涛很礼貌地和果果打招呼:“果果你好!”妈妈刚准备引导果果也礼貌回应时,没想到她非常迅速地伸出脚,往涛涛脚上重重地踩了一下。
妈妈一看慌了,连忙一边安抚受惊吓的涛涛,一边责备果果:“你怎么可以这样?赶紧和涛涛说对不起。”站在一旁的涛涛妈妈一个劲儿地安慰我:“没事没事……”
在带果果回家的路上,妈妈内心感到自责、无奈和恼怒,于是独自走在前面。果果在后面一边小跑一边叫妈妈,妈妈都不想理会。妈妈不停问自己“为什么别人的孩子可以这么乖巧有礼貌?为什么我的孩子却总是这么喜欢打人?为什么?
压住心中的怒火,妈妈想起了学过的解决问题的“7个步骤”,决定马上试试。
妈妈回头等跑得气喘吁吁的果果,并蹲下来问她:“果果,妈妈想跟你商量件事情,好吗?妈妈保证不生气,也不怪你。”果果一边小喘一边响亮地回答:“好!”
妈妈接着问:“妈妈想知道,为什么你见了小朋友就想去打他们呢?你能告诉我你的想法吗?”果果有点迷惑地回答:“我见到他们很高兴呀,想叫一下他们啊!”
妈妈瞬间愣住了:原来,这是果果打招呼的方式,是孩子见面表达热情的方式。
妈妈接着问:“果果,那你想不想听听那些小朋友和他们妈妈的想法呢?”果果饶有兴致地说:“想!”妈妈假装皱眉:“你打小朋友的时候,那些被你打的小朋友会觉得很疼很难过,他们的妈妈也会觉得很心疼很难的。”果果看着妈妈,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妈妈一把把果果搂到怀里:“妈妈知道,你打小朋友的时候,其实你并不是想伤害他们,你只是在用这种方式和他们打招呼,对吗?谢谢你告诉妈妈你的想法。”果果马上露出轻松的笑容。
妈妈接着问:“那你觉得有什么办法,既可以和小朋友好好打招呼,又不会让他们觉得疼和难过呢?”果果想都没想,脱口而出:“不知道!
妈妈轻轻地点了一下自己的脑门,做出思考的样子:“比如,我们见面的时候抱一下,你觉得怎么样?”果果被妈妈这么一点拨,思路像开了阀门的泉水般涌出来:“妈妈,我们还可以亲一下他,还可以摸一下他,还可以牵一下他的手…
那一刻,妈妈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为自己终于理解了孩子,更为孩子自己想到了这么多的好办法深深感动。
从那以后,每次出门远远看到小朋友,妈妈都会轻声提醒:“果果,咱们看到小朋友,用什么方式跟他们打招呼好呀?”这时候,果果便会冲过去,给对方一个大大的拥抱。后来,果果再不需要妈妈的提醒了。
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让妈妈恢复了自信,也让孩子懂得了尊重、友爱和学会自律,这是一件让人多么高兴的事情。
我们通过这个案例来共同回顾一下,这位妈妈是如何使用解决问题的七个步骤的。
这位妈妈首先做到了保证情绪安全,即跟果果提出这件事妈妈说:“妈妈保证不生气,也不怪你”。让果果能够安心和妈妈交谈。
接下来妈妈问果果:“你能告诉我你的想法吗?”这个问题,是开启孩子“话匣子”的金钥匙!几乎对所有年龄都适用。
如果孩子回答“没想法”,这时说明第一步的时间选得不对,可以告诉孩子:“你现在不想说没关系,等你准备好了再说。”
通过这个“金钥匙”问题,果果自然而然地说出了原因原来她打小朋友后面的情绪是:高兴!
当孩子愿意沟通时,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接下来,妈妈的问题既具体又清楚:“那你觉得有什么办法,既可以和小朋友好好打招呼,又不会让他们觉得疼和难过呢?”果果的回答是“不知道”反应,显然并不是真的不知道,其实是“我还没想”。稍微经过妈妈的启发,果果就“思路像开了阀门的泉水般涌出来”了。
孩子自己想到了答案,会自然而然地落实到行动上。相信每一次果果用拥抱代替打人时,妈妈的笑容就是对孩子最直接的鼓励。
这七个步骤看起来复杂,其实只是一场简单的对话,一次坦诚的沟通。只要家长心里有”尊重孩子、尊重自己”的平等态度,那些保证情绪安全的语句,完全可以换成家长自己的语言。只要练习两三次,就会发现,这样的对话有时只需要一两分钟而已。
接下来分享我们今晚的第二个案例。
我们的小主人公威威在奶奶家住了4个月,每天都有爷爷奶奶、亲戚朋友陪着哄着,大家一点不敢“怠慢”这个宝贝孙子。4个月后,妈妈辞了工作,把威威接了回来。家里没有老人,没有保姆,只有他们一家三口。威威一下子换了种生活方式,有点不适应。
回来的第二天晚上,妈妈和爸爸在厨房做饭。威威在厨房门口一直赖着哭,既不自己玩,也不同意帮小忙,就想拽着妈妈,想让妈妈陪他。
妈妈先跟他用启发式提问:“你觉得妈妈做饭的时候,你能做些什么,既能打发无聊又能不影响妈妈做饭啊?”威威站在门口跺脚:“妈妈陪我!我就要妈妈陪我!”妈妈又给他选择:“那你是想帮妈妈淘米呢?还是想帮我把筷子放到桌子上呢?”威威像没听见一样,继续在门口哭喊:“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你做饭!”
妈妈还不死心,心想:“我会这么多正面管教的招儿呢,总有一招能搞定你吧?!”于是,妈妈蹲在他面前跟他“共情“:威威,你是不是觉得既无聊又伤心,是因为妈妈做饭不能陪你玩?你是不是希望妈妈现在干脆不做饭了,一直陪你玩?”威威哭着点头。
理解是理解了,但妈妈也不能真不做饭陪他玩吧。于是又用了各种“正面管教”的方法,不管妈妈提什么解决方法,威威都不同意。妈妈感觉很无力,甚至很沮丧,也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只好任由他在门口一直哭。
直到我们做完饭,威威还郁闷地趴在沙发上哭,甚至都不同意来吃晚饭。之前在奶奶家,绝对不会让他哭这么久。几乎每次都是在他刚有点哭闹的迹象时,就被老人家用看电视呀,吃VC糖呀等方式哄过去了。现在妈妈并不想用这些方法。
妈妈走过去,把他抱起来放在腿上坐下来:“我猜你感觉既难过又委屈,还很困惑。因为这次你哭了这么久,妈妈都没有过来陪你,你可能希望像在奶奶家一样,你一哭,妈妈就过来抱着你,安慰你,是吗?”威威的哭声小了,很委屈地把头埋在我胸前。
妈妈问他:“那你想听听妈妈的感觉吗?”
威威不说话,把头埋得更深。于是,妈妈说“等你准备好了,妈妈再告诉你吧。”威威还是不说话,也不看妈妈。
等了一会,妈妈问:“你准备好了吗?”威威还是埋头不说话。
妈妈说:“这样吧,你要是想听就不说话,要是不想听,就用手捂着妈妈嘴巴。”
威威没有动,妈妈就告诉他了:“妈妈的感觉可能跟你不一样,妈妈觉得很无奈,也很无力,是因为不仅威威刚回来需要适应新生活,妈妈也是。妈妈以前上班,而现在辞去工作来照顾你,妈妈也有很多不习惯,需要适应和改变。威威可能觉得,以前在奶奶家可以做的事,现在好多都不能做了,家里的规矩不一样了,是吧?妈妈希望,咱俩能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共同建立家里的规则。现在想不出来没关系,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找到的,因为我们是’西天取经组合’啊。”
威威听到这里把眼泪一抹,终于破涕为笑了,开心地和妈妈击掌!然后,和妈妈一起很开心地去吃晚饭。
吃完饭,妈妈和威威爸爸在厨房收拾洗碗,威威帮忙擦桌子。威威拿着抹布,一点一点很仔细地擦着茶几,每一寸都没放过!擦完桌子,又开始自己玩。
这个晚上过得轻松又愉快!
其实,我们从这些妈妈们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也会反思我们自己。我相信,有了温柔而坚定的态度,有了我们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亲子问题就不再是难题!
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七个步骤:
1.开始谈话
2.倾听孩子的想法
3.说出自己的感觉
4.感谢孩子
5.启发孩子解决的方法
6.选定解决方案
7.约定回顾时间
在和孩子发生矛盾冲突时,或者是想要有更好的亲子关系时,我们不妨试试共同解决问题的这七个步骤。
我的孩子上八年级,有了一些小小的叛逆,今天返校时我们发生了一点小矛盾,我就尝试着用这七个步骤来沟通,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接下来我会把过程记录下来,分享在咱们的群里。
如果大家在使用中有什么收获,都可以记录下来,我们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