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融资触底反弹,M1创出历史新低

语音播放

今天,央行公布了最新的货币数据,截止到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6.59万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4.56万亿元,同比增长0.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1个和14.6个百分点。

新增贷款和社融方面的数字也经济出炉。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39.53万亿元,新增贷款3.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比上月末低0.1%,比去年同期高0.2%。分项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9898亿元,接近1万亿,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93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969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2.5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91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4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5160亿元。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6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6万亿元,环比上月数字接近3倍,创出历史新高。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贷款增加3.57万亿元,同比增加8818亿元,而环比超过了3倍,毕竟12月份的这个数字只有9300亿元,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啊!表外业务的增量也着实让人惊讶,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3786亿元,同比多增2349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4990亿元,同比多增3768亿元。

那么1月份的数字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老伊给您解释一下。

首先,非金融企业与团体贷款增量巨大,说明央行开始兑现此前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支持的表态,贷给企业的钱逐渐流入到企业手中,同时也说明非金融企业开始对经济复苏做准备了,愿意付出相应的利息拿到更多的贷款。

而住户部门的贷款数额增加要从短期和中长期两个角度来看,短期多指消费贷,中长期基本就都是房贷了。两方面贷款额度的增加证明房地产消费有复苏的迹象。731会议中明确了决抑制房价上涨的的表态,随着下半年楼市的降温以及政策上的篱笆逐渐扎稳,为了不让实体经济进一步滑落,很可能是在尝试着往房地产市场注点水,看看反应如何,毕竟一刀切的影响伤害的是整个实体经济。如果你认为这是对房地产市场又一次放松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对他们来说,最乐意看到的就是在房价不涨或者微跌微涨的情况,继续房地产市场的销售。这一点从18年下半年的经济数据中我们就能看出来,即使实体经济下滑都这么快了,央行依然没有过度放松货币,你以为它是在等着给房地产放款吗?实际上它是在等待实体经济要钱的能力和信心。

其次,社融方面的数据实是让人惊讶,不仅从整体看社融增量大幅提升,而且对实体经济的投放和力度上,更是不遗余力。此前去杠杆和抹杀影子银行的政策对实体经济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GDP还是PPI,甚至是PMI的数字都能印证了这一点。表外资金一步一步缩减,实体经济能够从表外资金池贷到钱越来越少。当然,为防止不可预知的金融危机,对不在控制范围内的资金池进行把控是应该做的,不过在表外资金转表内的过程中,一旦资金链的衔接上出现问题,对实体经济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好在,我们这个衔接用时虽然有点长,但现今已经逐渐走出过渡期,如果未来相关数据能保持下去的话,那么实体经济复苏就不远了。

第三,去杠杆基本上已经结束,未来重新对有真正资金需求的企业开启贴现和债券融资通道业务是可以期待的了,从1月份两者资金增量已经超过了7000亿元这一点就能看出,金融风险我们确实需要预防,但是怎么让那些为实体经济添砖加瓦的企业的融资效率提升,确实是个难题,当然也是我们需要摸索和提高的地方。如果未来能够让这个问题得到缓解,资本效率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很多国家是不具备这方面优势和能力的。

第四,在社融反弹创出新期望的时候,货币数据又给了重重的一击。M1与M2的剪刀差继续扩大,证明企业对于经济未来前景的信心依然不足。要知道广义货币与社融分别代表了金融体系的资产方负债方,实际上就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M2的数字还是不错的,基本上站在近几个月平均水平的上方,但是M1的数字实在太难看了,估计应该是近20年以来的增速最低值,甚至跌破增速正值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通过社融和货币数据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实体企业已经是可以从多方渠道拿到钱并且愿意拿钱了,而M1的增速低是因为企业不愿意把钱放到随时可支取的账户上。乍一看两者似乎有些矛盾,其实不然,主要是由于企业还在观望,至于观望的原因,往好处想一可能是过年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二可能是需要在年后制定企业新的发展方向。往坏处想可能是企业信心已经被击垮,拿到钱之后更多的会用于偿还此前的欠债,或者储备起来为企业过冬做好准备。

综合看,情况还是在往好的一面发展,虽然春节因素会导致资金运转的波动范围扩大,不过这是可以预期的,毕竟今年春节比去年提前了10来天,但如果好的势头能够延续到2月份至3月份的话,经济复苏就是可以期待的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社会融资触底反弹,M1创出历史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