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正是读书时》观课感

昨天下午,我们初中部语文组全体教师观了一节综合性学习实践课,课题是初中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少年正是读书时》。上课教师是一位刚入职不久的年轻教师。课堂环节紧凑,教学语言富有激情,干净、简洁、有力,整节课显得很有活力。对于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而言,能上出这样的的课,也算是很不错的。

课后议课时,全组老师都在给予她积极的鼓励。首先,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氛围。真诚肯定课堂上老师的优点,看到课前的用心和努力,这是对授课老师的尊重。一般在评课时,有很多老师就不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或者说,好像说了的优点,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一般。所以,好多老师总是说,好的我就不讲了,就谈谈几点不足。好像不讲出别人的缺点,人家就会觉得他没水平一样。

好的为什么不讲呢?也许你看到的优点与别人看到的不一样啊!再说,授课老师认认真真准备一节课,从课前备课到课堂展示,一定是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如果花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以后,发现自己上的课一塌糊涂,这对老师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是多么大的打击。所以,我认为既然是议课,就要实实在在,既要说出一节课的优点,也要看到其中的不足。但是,总而言之,多讲优点,少揪缺点。

本节课从教学设计来看,课堂重心放在了学生讲故事和学生谈读书的意义连个环节上。两个学生学习活动都展示得较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习过程。

第一个学习活动:学生讲有关读书的故事。由于学生课前准备较为充分,在故事展示的环节进行的比较顺利。有的学生能够脱稿,用自己语言讲述故事的内容。有的学生则是照着是事先准备的额稿子讲,但是不管怎样,学生本能够自己完成这个学习环节。所讲故事大致是这么几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孟母三迁、程门立雪。故事内容比较丰富,形式也比较多样。这个环节所存在的问题是,老师的课前备课过于模式化,就连故事的PPT顺序都是按照顺序播放的,这无形中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老师展示的故事图片,就是学生必须要讲故事内容,这样就显得不够灵活。这样,就导致有些学生准备的故事内容如果与老师的不符,就会不敢讲的情况,这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第二个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小组合作,总结读书的意义和价值。该活动环节,也是因为学生有了充足的准备时间,而且是集一组之智慧,所以学习成果展示较为精彩。通过深入的学习,甚至有些学生总结出了令人惊讶的答案。其中一个学生说读书不为别的,读书的目的正是为了很好的活着。这是一句很有深度的话,由于学生结合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因此“活着”这个词就充满了浓浓的生活味道。另外一个学生说,学习不为别的,正是为了让自己逐渐摆脱平庸。这也是也是课堂上一个的收获,只有学生真正感觉到了阅读的好处,他才能说出这样精炼的语言。总之,只要老师敢于放手,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其实,我认为课堂上最精彩的东西不是老师按部就班的精彩演绎,也不是学生亦步亦趋的从容应对。而是当师生都进入学习的佳境,摆脱了学习步骤和任务之束缚时所生成的东西,那才是最精彩,最真实,最值得期待的结果。整体来看,本节课较为成功。虽然也有缺点,但是瑕不掩瑜。如果老师在各个的教学环节上适当调整一下节奏,做到松弛有度,快慢结合,效果会更好。其次,在讲故事的环节,引导学生注意抓住故事的特点,讲出故事的韵味,课堂就会更有趣味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少年正是读书时》观课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