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爸爸”孙子兵法式教育养出5个博士1个硕士

1

"人才魔术师“

被称为”孙子兵法“式教育

今天要跟大家介绍一位父亲,他被称为“人才魔术师”,他的教育被称为“孙子兵法”。他就是蔡笑晚,一共有5个儿子1个女儿,其中5个成了博士,1个是中科大硕士,各自在事业上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大儿子,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2008年荣获世界统计学“诺贝尔奖”——考普斯总统奖;

二儿子,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博士,曾任美国高盛公司副总裁,现纽约自己经营公司;

三儿子,美国圣约翰大学博士,现开办实业;

四儿子,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博士,现上海创办私立医院;

五儿子,中科大硕士,现银行机构担任要职;

六女儿,18岁麻省理工博士,22岁哈佛博士,现为哈佛终身教授。

特别的是,很多人以为蔡爸爸可以培养出一大家子的英才,肯定家庭背景显赫,收入也很高,但事实恰恰相反,他是一个“穷爸爸”。

在孩子们小时候,作为乡村医生的蔡笑晚,收入只能维持家里的基本开销,很长一段时间,一家8口挤在租来的30㎡的屋子里生活。

没有什么人脉背景,也拿不出丰厚的教育资源,这个蔡爸爸到底有什么神奇的教子秘诀。

2

寒门能否出贵子

“穷爸爸”给了答案

蔡笑晚出生于1941年,成长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中有兄弟姐妹10人,他是长子。

从小他便有读书梦,是弟弟妹妹眼中的表率。成绩优异,但因为父亲曾担任过国民党法医,政审没能通过,阴错阳差地失去了读大学的机会。

蔡笑晚没有放弃,选择进入当地小学教书,因工作成绩优异被评为先进个人,在学校的推荐下,被当时的杭州大学物理系录取。但造化弄人,老父亲却病逝了,作为长子他只能放弃自己的大学梦退学回家,担起养家的重任。

抛弃自己的人生理想,是他不得已的选择。从这时候开始,蔡笑晚就决定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把自己的智慧、知识和追求转化为下一代的发展优势。

此后数十年,蔡笑晚把父亲的角色当做一种事业来经营。一辈子都在想怎么教育孩子,一辈子最大的成功,就是把自己的6个子女都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孩子刚出生的几年,一家人住在农村租来的老房子里,16平方米的两层楼,楼下是商铺,楼上是一家8口的起居室。

在20世纪70年代,还普遍流行着“读书无用论”。

但蔡笑晚不一样,他坚持读书是非常必要的,他在已经老化的木板墙上挂上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牛顿等科学家的画像,平时一有空就给孩子们讲述这些名人的故事。受此熏陶,小女儿5岁就要当“中国的居里夫人”。

学习资源紧缺、条件刻苦,蔡笑晚就为孩子抄写卷子,每一张泛着暗黄和破旧的卷子,都渗透着他的心血。

像这样的资料,装满了家里的柜子。

虽然家庭经济条件不算好,但孩子们在他的教育下都真正做到了“立大志,做大事”。

3

蔡爸爸教育方式

三个关键词

蔡笑晚曾参加过央视《谢谢了,我的家》节目,蔡先生透露了自己的教育方法,值得很多父母思考和借鉴。

早期教育

蔡笑晚凭着对教育的敏感,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就开始实施早教了,他认为根据早教、立志和自学的原则,应该紧抓孩子从零岁到人生各个阶段的成才关键。他坚信:“读书要趁早。”

为了可以顺利对孩子们实行早期教育,蔡笑晚选择在村子里当个体医生。因为这样可以自由分配时间,有更多的闲暇去关注、陪伴孩子。在他看来,那些只在周末晚上亲一下孩子额头的父亲是失职。

他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很有特点,不是像一般人从教认字开始,而是从数学开始。

大儿子还在襁褓中的时候,蔡笑晚就对孩子进行了数学启蒙。方法也没什么特别高明之处:他手指点孩子的下巴,点几下,就说几;拍孩子的手数数。8个月大能发音的时候,就能从1念到5。1岁多,就认识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

教育难的是坚持,蔡笑晚坚持不懈地向孩子重复数字,2岁半后开始接触简单的加减运算……

家里每天早晨放的广播,是英语和日语频道,孩子们对外语渐渐也产生了兴趣。

每天傍晚,那时的人们有个雷打不动的环节,围在一起看电视。但蔡笑晚家不一样,他们全家人围在灯下看书,夫妻俩从古今中外的典故、神话,到经典的儿童文学名篇,再到名人的励志故事,都不厌其烦的给孩子们讲。

蔡笑晚希望从小给孩子阅读这些故事和诗文,可以给孩子打好文学精神的底子,学习能力变得强大,今后的学习更游刃有余。

不责骂,积极鼓励,保持孩子对成功的信心

蔡笑晚有一个让孩子自信的小窍门,会经常对孩子进行心理暗示。在孩子做错事之后,蔡笑晚从不会去责骂讽刺贬低孩子。

他总是想方设法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不一般的人,相信自己将来一定有出息。他认为一定要使孩子经常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才会对自己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更容易成才。

这也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家庭教育的旺娃术——期望效应,正面暗示才能激发孩子的无限潜力。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巧用”正面暗示“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你始终给孩子传递一种良性暗示,TA就会出现转机,或者变得更加出色。

当蔡笑晚的四儿子蔡天润心怀武侠情结、不顾家人劝阻一心想学武时,蔡笑晚尊重他的选择,两人约定学武一年就回家。不料天润刚去武术学校没过多久,就想回家,因为那里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

蔡笑晚没急着让他回来,而是让他想清楚要“学武还是读书”,天润斩钉截铁地说“想读书”。回来以后,他比以往都努力学习,最后考上了重点高中。

设想一下这种情况发生在我们身边,很多家长会不断地说教孩子,打击阻止。有时候让孩子犯错、走一下弯路,为的是让TA对自己有个深刻的认识,找对方向。

情商和智商一样重要

在有些人看来,蔡笑晚一家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但蔡笑晚更希望孩子们既有高智商,也有高情商。

蔡笑晚的教育方式从来不是“一套模板走天下”,他不专制、注重沟通、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情商,有更开阔的眼界,1978年,蔡笑晚带着一家人外出旅行,从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过松花江登上太阳岛,接着去赤峰、锦州、北京、天津、秦皇岛、北戴河、青岛、上海。

1990年的旅行更是与众不同,一家人背着干粮和饮用水,步行加坐车,风餐露宿,浩浩荡荡地向杭州进发。

每到一个景点,蔡笑晚就给孩子们讲解有关的历史故事,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想象。

旅行对孩子们的影响极大,虽然在班级里,因为跳级的关系,导致他们年纪偏小,但是在见识和阅历上,他们一点都不稚嫩,更显示出一般孩子所不具备的自强、自立。

蔡笑晚最注重的是孩子们自学自理的品质:“教书无非是教人如何读书,给你们讲多少内容是无关紧要的。如果你懂得了如何读书,那么你就不在乎老师教多少。大学毕业也不过是学会读书的方法而已,真正的学问是靠你自己去学习的。”

小女儿蔡天西是这样评价父亲的:“因为父亲的教育,我们得到了各种各样的生命体验,懂得以平常心去面对得失,从不轻言放弃,他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如何拥有快乐的能力。”

这位教育理念朴素的爸爸,把“父亲”当做自己一生的事业!他也强调,家庭教育没有不变的良方,每个孩子都千差万别,教育方式也因人而异。

只有家长用心血去思考,用汗水去浇灌,才能在众多的他人的经验中找到适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

你可能感兴趣的:(“穷爸爸”孙子兵法式教育养出5个博士1个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