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6点评高祎战友文章《吴伯凡·认知方法论》第6周复盘——知行合一

【文章题目|文章链接】

《吴伯凡·认知方法论》第6周复盘——知行合一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a91a4e879d3f

【我的收获】

感谢战友精彩的分享!

战友文章分为四个部分:

1.建立神经元间的高带宽专线

2.你心之外没有世界

3.同步:云的状态决定端的状态

4.“知行合一”的本质

文章每个部分都很精彩。语言精简凝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课程的内容,还有战友自己独特的理解。


【文章解读】

1.建立神经元间的高带宽专线 

从这部分中看出,神经元持续连接,带宽就会变大,也就成了高手。建立高带宽的两种力量:习惯与刻意练习。战友说到了,达里奥《原则》中反复提到《习惯的力量》这本书,讲的就是习惯是一种高带宽的专线。

我的感悟:

让我想起了《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一书中的安装神经宽带这一章节的内容。其中谈到了髓鞘质——“交流、阅读、学习技能、人之成为人的关键”。构建一条好的神经回路,最佳的方法就是开启电流,处理错误,然后重启,就是一遍遍重复这个过程。技能练习离不开精深练习,而构建好的神经回路是精深练习的关键。

2.你心之外没有世界

王阳明先生的“心外无物”=你心之外没有世界,世界是你构建出来的。他认为,要认识和改造世界首先要改变你的心,因为你的世界、命运都是你的心的产品。

我的感悟:一个人能掌控的,其实不是外物,而是他自己的选择、行动等等。只有认知升级,知行合一,才能够掌控自己的未来。想到了《秘密》中的吸引力法则,其实就是想你所想,行动上努力,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3.同步:云的状态决定端的状态

佛教中有个词叫“境由心生”。它是指人的境,也就是外在世界,是由人的心产生的,要改变境就必须改变心。王阳明的“心学”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了佛教“境由心生”的影响。

我的感悟:

行动取决于我们头脑中的想法。提高认知水平,从而提高行动的效率。

4.“知行合一”的本质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知”指的不是一种对象,而是一种状态。“知”和“行”同知行合一其实就是神经元之间不断建立的高带宽连接产生的结果,“行”决定了是否会产生高带宽的连接,高带宽的连接也决定了“行”的品质。

我的感悟:知行合一,就是认知和行动高度统一,这样的状态很棒。能够知行合一的,必定是少数人。要想成为少数人,我想,精深练习必不可少。构建正确的技能回路,也就是精深练习过程中实现的目标。掌控科学的方法,是打开“知行合一”的钥匙。


【我的建议】

如果每个小部分标一下关键字,读起来会更方便一些。可以让读者区分出课程内容和战友的思考。


【金句】

1.王阳明的整个哲学就是“心学”。他认为,要认识和改造世界,首先要改变自己的心,因为你的世界、你的命运都是你的心的产品。换句话说,你是你与你相关的一切的根源。要解释这一点,就要讲到另一个概念——同步。

2.认知是神经元之间建立的高带宽的连接,这种神经元的连接就是练习的过程,是实践的过程,是“知”和“行”的合一,是“学”和“习”的合一。知行合一其实就是神经元之间不断建立的高带宽连接产生的结果,“行”决定了是否会产生高带宽的连接,高带宽的连接也决定了“行”的品质。“知行合一”包含两个方面:“行”是“知”的同步结果;“知”是“行”产生的固定连接。这就是“知行合一”的本质。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7-16点评高祎战友文章《吴伯凡·认知方法论》第6周复盘——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