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花一诗:枇杷

枯木

《田舍》

【唐】杜甫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

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注:

田舍:本意为田地和房屋,多泛指农舍或农家。明代汪洙有诗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市井:水井。汉应劭《风俗通》:"俗说:市井,谓至市者当于井上洗濯其物香洁,及自严饰,乃到市也。";《史记·平准书》:"山川园池市井租税之入",张守节释义:"古人未有市,若朝聚井汲水,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故言市井也。"。

榉柳:榉树和柳树。榉树是榆科、榉属的落叶乔木。

枇杷:别名芦橘、金丸、芦枝,蔷薇科、枇杷属常绿小乔木。树高3~5米,有的高达10米,小枝粗壮,黄褐色,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叶子大而长,厚而有茸毛,呈长椭圆形,状如琵琶;圆锥花序顶生,花瓣白色或淡黄色,长圆形或卵形;果实球形或长圆形,黄色或桔黄色,花期10-12月,果期5-6月。

枇杷与大部分果树不同,在秋天或初冬开花,果子在翌年春天至初夏成熟。我国关于枇杷的栽培历史悠久,在汉代就有记载,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于是乎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罗乎后宫,列乎北园。”。唐诗宋词里面关于琵琶的诗词多达上百首,杜甫之诗是其中之一。

鸬鹚:水鸟名,俗叫鱼鹰、水老鸦。羽毛黑色,有绿色光泽,颔下有小喉囊,嘴长,上嘴尖端有钩,善潜水捕食鱼类,渔人常驯养之以捕鱼。北齐颜之推《稽圣赋》:“鼋鳖伏乎其阴,鸬鹚孕乎其口。”

鱼梁:拦截水流以捕鱼的设施。以土石筑堤横截水中,如桥,留水门,置竹笱或竹架于水门处,拦捕游鱼。《诗·邶风·谷风》“毋逝我梁” ,《毛传》释义:“梁,鱼梁。”。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五律《田舍》据考据是杜甫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居成都草堂时的作品。当时诗人避战乱,弃官入川,生活相对安定,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村居生活的闲适。

《田舍》诗前四句描写了初夏时村居的景色:在清澈的江水弯曲的地方,建有村舍,屋旁边有古道经过,由于战乱,经济衰败,以前的交易市场也变得荒芜人烟,蒿草都把市井遮挡住了,由于荒僻,对衣裳也不讲究,随意着装。给人展现出一幅衰败村落的景象。

后四句则奇峰突起,诗人从衰败中看到优美,心态也从感叹变为恬静。田舍虽然偏僻,然而榉树柳树成荫,随风摆动,金黄色的枇杷挂满枝头,满树飘香,在江河里面,夕阳西照,捕鱼的鸬鹚也恬适的站在鱼梁上,晒着翅膀,鱼梁里鱼收获颇多。给人们展现出一幅恬静优美的江边农村风光,也体现了诗人的心境比较闲适安然。

《田舍》诗景物描写以静为主,意境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寥寥几笔,给人们展现出初夏时分江边日落的园田景色。也反映出安史之乱时期,作为大后方的巴蜀地区,虽然也因战乱造成荒芜,然而毕竟没有战争,因此人们生活还是相对闲适的背景。

2018/6/17榆木斋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日一花一诗:枇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