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归人性,坏的归魔鬼

最近在“得到”学习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其中一节课的课后讨论题是这样的:有人说金融衍生品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请说说你的看法。以下是我的思考。

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统计,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目前交易规模为613万亿美元。约为债券市场的7倍,股票市场的12倍。从市场规模来看,金融衍生品虽然是后起之秀,但是近年来在不断发展,市场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传统的债券和股票市场。

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和多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说金融衍生品是近年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Merton)更是直言“金融衍生品在过去的40年中明显提升了美国金融市场的质量。”[1]这是金融衍生品天使的一面。

但是,2015年的中国股灾,大量的卖空股指期货,加剧了股票市场的下跌,最后政府不得不叫停股指期货市场。不仅是我国,1987年的美国股灾、1990年日本股灾,最后都把金融衍生品拉出来痛打,日本也一度限制了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这是金融衍生品魔鬼的一面。

但是仔细分析,你就会发现,金融工具说到底只是工具。你不能牛市的时候赞它是天使,熊市的时候就骂它是魔鬼。工具的属性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关键还在于人们怎么运用它。

比如卖棉花的农民,预期未来棉花价格会下跌,就可以以现货的价格在期货市场上提前卖出棉花。未来如果棉花价格真下跌,因为他提前卖出了棉花期货,就没有什么损失。但是同一时间,一个投机套利的人,预期未来棉花价格会上涨,于是在期货市场上以现货的价格大量买入棉花期货。未来价格下跌,他的损失,因为有杠杆(保证金)的存在,必然是被数倍的放大。

这时候,你说棉花期货这个金融衍生品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呢?

其实,任何工具都是这样,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人们怎么运用它。一双筷子,普通人用来吃饭,特工们用来杀人,筷子本身无所谓好与坏。之所以有坏的一面,也不过是人们普遍有的自恋倾向—我永远都是好的、对的—在作祟。出现问题的时候,因为我不会错,那就一定是工具的错。

这让我想起了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一幕:

原谅我,雷欧提斯;我得罪了你,可是你是个堂堂男子,请你原谅我吧。……难道哈姆莱特会做对不起雷欧提斯的事吗?哈姆莱特绝不会做这种事。要是哈姆莱特在丧失他自己的心神的时候,做了对不起雷欧提斯的事,那样的事不是哈姆莱特做的,哈姆莱特不能承认。那么是谁做的呢?是他的疯狂。既然是这样,那么哈姆莱特也是属于受害的一方,他的疯狂是可怜的哈姆莱特的敌人。[2]

很多时候,我们不过是哈姆雷特。


[1]转引自薛皎 张婧熠,搜狐财经-国际财经-全球经济,第一财经网站,《诺奖得主莫顿:衍生品市场为金融创新保驾护航》

[2] [英]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五)》,朱生豪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第416页。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的归人性,坏的归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