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名人录:放飞自我的“狂徒”白居易,中年危机没啥可怕!

说到爱酒,白居易估计没有李白这样深入人心,不过白居易留下2800多首诗,有900多首写喝酒,而李白现存的1400多首诗,写酒的才170首,从比例上看,白居易真算是“赢了”。

白居易青年时期比较艰辛,小时候恰逢战乱,算 “留守儿童”,虽然15岁就写诗成名,考取功名做官时却已经31岁。二十多年间,白居易一直发奋苦读,甚至因此白了头发。白居易的爱情经历也比较坎坷,他和青梅竹马的恋爱被母亲阻挠后,37岁“高龄”才娶了同事的妹妹,妥妥的“晚婚一族”。

中年时,白居易又遭遇仕途失意。但总体说,与那个时代许多失意的读书人相比,白居易的“诗酒人生”可以说又是幸福的。

优雅与深情:讲究情调的爱酒人

白居易一生爱酒,但中年之前,他喝酒都很克制,不是李白那种“会须一饮三百杯”, “日日醉如泥”,而是小酌微醺,从不大醉,爱酒而不酗酒。

他喝酒吟诗,酒是点缀,只需要“兴来吟一篇,吟罢酒一卮”,赏景时是“独持一杯酒,南亭送残春”,一杯就够;和朋友则是“未尽一壶酒,已成三独醉”,三个人喝一壶酒,就已经到位,从不死缠烂打。

而且白居易喝酒还要“雅”,环境和节奏很重要,最好先赏花,再听琴,这样慢慢喝到微醺,再来点好茶收尾,期间当然还要与朋友吟诗作赋。就连邀请朋友喝个小酒,也把氛围营造得超有意境:小雪天,新酿的酒,一樽红泥小火炉,温馨又浪漫。

白居易还很在意酒器的使用,与朋友登山喝酒用螺杯才够有趣,闲暇谈心喝酒,则要用荷叶杯才够雅致有氛围。而白居易这种讲究,贯穿他人生中的每一个阶段。即便是被贬为地方小官,心中满怀失意,也无法对“下酒”的音乐随便,听着难听的笛声喝酒无法忍受,只有遇到琵琶女如同仙乐的琴音,才觉得满足。

虽然白居易此时听琴喝酒也忍不住哭泣,但也只是感怀往事罢了,却并不凄凉啊。“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杯中有酒,还有这一场与美妙琴声的邂逅,已经是人生之中无限美好的事。

快乐与狂放:放飞自己的酒老头

白居易不但懂得酒的“优雅和深情”,人生的“后半程”,更是把酒的“狂放与快乐”演绎了出来。中年之后,白居易突然被贬官,此后又经历了几次复职与升职,渐渐看透官场动荡,明白自己心中的政治抱负再也无法实现,也收敛了耿直的个性,变得圆润平和,但在喝酒上,却越来越“狂”。

白居易一生交友无数,其中元稹和刘禹锡是他最为亲近的挚友,也是他终身的酒友。刘禹锡便是白居易被贬途中,在酒桌上认识的。两人一见如故,此后经常一起喝酒聊天,而且每次都会写诗,这些诗多到让白居易整理成了一本诗集。白居易从爱酒变成了“嗜酒”,尽管仍然不会酗酒烂醉,喝酒的频率却不断增加。

尤其到后期,他和刘禹锡都在洛阳任“闲职”,与历史上那些晚年失意的文人墨客不同,两人都不差钱,更是“前日君家饮,昨日王家宴;今日过我庐,三日三会面”,到了每天都一起开心喝酒的地步,还都是喝好酒。他俩甚至还经常出去“喝酒搞事”, “寻花借马烦川守,弄水偷船恼令公。闻道洛城人尽怪,呼为刘白二狂翁”,像两个“熊孩子”,完全放飞了自我。

白居易的这种转变,被不少后人认为是一种对现实的无可奈何,更是一种“堕落”。但实际上,白居易被贬时虽然失意,看透世情后也有过失望,可他没有自暴自弃,一直怀抱忧国忧民的心,为官期间始终勤政爱民。

酒肉穿肠,并没有麻醉白居易的心灵,晚年他更加爱酒,爱的无非是酒所带来的生命力。就像有人评价的那样,他“既懂酒的快乐和狂放,也懂酒的优雅和深情”,他喝酒之“狂”,是洞明世事后的坦然,也是一种历经风雨后对当下的珍惜,不再过分约束和限制自己,更加豁达随性地活着,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更加积极地享受当下的生活。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酒名人录:放飞自我的“狂徒”白居易,中年危机没啥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