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奉献精神在当今社会传递难了

今天,笔者在看新闻频道的时候,看到关于“五一”国际劳动节相关的报道。

新闻采访了,解放后,参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老一辈知识分子,工人,建设者们。当他们谈起当年为了振兴中华,振兴民族,加快建设祖国的话题时,每个人都是信心满满,意志坚定。

当问到,当年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时,多数被采访的人都回答了,条件艰苦,环境不好,甚至睡觉的时候,还有两个人在一张单人床上挤着的。但是就是这样的艰苦条件,每个参加革命奋斗的人,都没有表现出抱怨,而是更多的回忆的是自己的奉献。

其实我也仅仅是简单描述一下。回忆起我们的祖辈父辈,当年他们的艰苦,勤俭,奉献,节约的这些生活特质,为什么在2000年后的年轻人身上却几乎找不见了呢?这不由得让我思考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并让现在的年轻人已经缺乏了艰苦,勤俭,奉献,节约的优良的生活特质。

我仅从社会层面简单解释一下。

第一,造成这种差不多两极化的一个原因,是信息量。信息量的大与小,信息量高低的结果导向。在五六十年代,那个时代中国门户没有被打开,外界信息,很少能进入国内,尤其是内陆地区。这就导致,那个年代,大多数普通百姓,工人,一般学者在认知系统上,停留更新速度慢。当然尖端人才可以被忽略。

第二,获取信息的途径,太单一,国门打开前,甚至刚刚打开的时候,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是报纸,广播,而那个时候,即是是这些媒体,传递的信息也多以中国当下建设生活相关,对百姓来说,相当于信息屏蔽。

第三,是物质资源匮乏。凭票购买商品的计划经济时代,我们一次能够获得的物品是相当有限的。尤其是生活必需品,如穿的衣服,吃的米,菜,肉等。要知道,在农业大国,吃是唯一生存下去的选择。有的家庭人口多,吃就成了难题。那个时候,吃,穿,变成了这一代人活下去的最先考虑的事。所以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变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体现出来,甚至几代人之后,变成了我们的传统文化。

第四,就是人口问题,在计划生育出现之前,靠农业文明发展的中国,有两个最基本的底层逻辑,当然这个是后面学者的反思,但是作为大多数人类本身是不会在这上面有研究的。这两个底层需求逻辑就是,生存和繁衍。在农业文明社会里,血缘关系的一个表现,就是供养,也就是,一个人外出种地,要养活家里的人,家里可能每年都会增加人口。在这种底层逻辑需求下,生存中的吃和穿,就成了第一个要素。然后建国之后的六七十年代,又推出人口计划生育,来抑制人口的增长,从农业文明过度到工商业文明的中国,计划经济显然不能匹配供养型社会人口繁衍的需要。所以,节约就应运而生。

第五,在从农业文明过度到工商业文明的时候,改革开放,让信息涌了进来。面对突如其来的信息量,人们应接不暇。从原始形态开始走向开放形态。

第六,当今社会再难找回节约,勤俭,朴素的生活特质。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工商业文明的发展,让更多的人去经商,创业。没有人来种地。信息量的巨大,超出想象。正是那句话,没有你想不到的,就怕没有你不知道的。互联网的出现,让信息无障碍传递。我们现在追求的生活,已经不是生存问题,已经上升到追求无限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了。因为创业本身并不是解决活下去,和让更多人活下去的生存问题。创业是解决如何让自己的分化的更多,代偿更快。不是求稳定,而是求突变,比如创业融资,一夜暴富。

第七,商业文明的发展,正在取代农业文明的发展。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这些都是使得当下80/90后年轻人,对物质生活的感知结果产生了极度扭曲。所以我们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就在这一代人中难以体现。高度代偿分化的结果就是,人类失去了生存竞争的优势,那些捕食,农耕的技能正在消退,转而走向了衰败的商业系统文明。把人类的延续放在了对太空的探索,对科技的狂热上。没有革命性的科技,是解决不了本质问题的。

以上是我的一点点悟到,一定会存在漏洞,本人只是就这勤俭节约这种老一辈特有的生活特质,阐述了自己的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奉献精神在当今社会传递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