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8.26
《高手教师》是魏智渊老师今年的新书,阅读源于聆听了新网师郝晓东老师在暑期对这本书进行的精彩导读,这本书出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夏书系。之前买过大夏书系的几本有关教育随笔、名师课堂类的书籍,都是值得反复啃读的书籍。魏智渊老师的《高手教师》是大夏书系推荐的15本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类书籍中的第一本,自然这本书更值得一读。
《高手教师》这本书共分为六辑,分别讲述的是:重要的是观念、课程的力量、与家长并肩作战、怎么解决学生棘手问题、成长在教育细节中、高手教师的自我训练。正如封面上所说,本书是从教育观念、课程建设、家校沟通、学生教育、教育细节、自我修炼等六个方面,系统分享了作者对教师成长发展的独到思考和专业引领,全方位助力一线教师加强自我修炼,打破成长的瓶颈,实现自我突围,从新手教师、普通教师,蜕变为高手教师、卓越教师。
读魏老师的文字,深入浅出,句句入耳,字字走心。下面我就阅读书中教育观念、课程建设两辑的内容,谈一谈自己的思考和收获。
序言:何谓“新教师”
我赞同魏智渊老师对“新教师”概念的定义和解读:“新”不是新入职,而是与新教育的思想、理念、愿景、价值观相适应的教师;“新教师”,是有着自觉的文化基因,并对教育拥有信仰的教师;“新教师”是终身学习者。新教师是有理想的,而且已经把学习内化,不会因为他人的观点和外界的环境影响自己动摇自己。好的教育是师生共同成长,用自己的生命成长连接学生的生命成长,一起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第一辑“重要的是观念”
(一)家庭作业?那是孩子和老师的事,与家长无关
1.小学生应该减少或不留家庭作业
如果小学生每天有大量的家庭作业,这代表了学校教学的无效或低效,同时,这也会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降低学习效率、损害学习动机,导致厌学、伤及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自尊。
布置家庭作业是一门学问,如果孩子在小学学得轻松,在中学就能更有精力和信心迎接更大的挑战。比如老师可以布置拓展性和加深性的作业(亲子阅读、手工艺术、科学制作等),而不是对学校内容的机械重复。
2.家庭作业是孩子和老师的事
作为家长,角色定位很重要,家长是一个资源提供者、环境创造者和支持者。家长不是教孩子怎么写作业,不是训斥孩子的各种问题,而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教学习力,发展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自觉学习,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好学习力,未来孩子才会有更大的能力去迎接挑战。
(二)教师也应该修炼领导力
所谓“领导力”就是影响力,是在自己负责的领域内整合各种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把我们的教师职业仅仅当谋生的工作,那么按部就班,做一个称职的员工,那是很容易的。但是我们教师这个职业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充满个性的孩子,必须要拥有领导力,用自己的能力和关爱去影响每个孩子的成长。
大多数人选择只做称职的员工,反思之前自己做班主任,不也是一个“执行者”,总是会逃避挑战,因为要付出大量的精力投入和辛劳,必定会存在失败的可能,不敢面对失败、不敢挑战自我,因而也就失去了不断磨砺自己的能力的机会。
如今,懂得了“承担即成长”的道理,我建议,每一位教师,不管任教学科是什么,不管是否是班主任老师,我们都要朝着“做一个有领导力的教师”这个目标前进,因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奉献,也是对世界展示自己力量的方式,这是一种真正的自由。自我经历了锤炼而得以成长是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三)做个好教师有多难
魏智渊老师曾做过初中地理老师,后来做了六年的高中语文教师,为了赢得学生,他每天五点半起床,十二点以前不睡觉。他吃透教材,熟到可以无意识地大段大段地背诵。同时,围绕教材,开始大量的准备和阅读。为了讲明白教材中出现的古文、诗词和名人作品,他大量阅读相关的名人传记,名家谈诗词,修辞学等等所有跟教材相关的研究资料和论述。正是这样的海量阅读,让他在课堂上旁征博引,不断地抛出很多新鲜的观点,再与学生的生活、生命建立关联,这样课堂自然就生动起来,这样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学生能不喜欢吗?反观我们自己,如果能像魏智渊老师这样做真正的学习者,不断修炼自己的专业,定然也能做出一番成就来吧!
魏智渊老师的经历非常励志,我仿佛也读到了自己模糊的身影,在任教初期,我也曾通过不断阅读、查找资料、模仿名家等各种方式改善自己的课堂,经历过很多年的学习后,越来越明白自己缺乏什么,也知道应该做些什么。我不曾有如魏智渊老师那样苦练基本功的笃定和坚持,也未曾如魏智渊老师一样涉及到太多的学习领域,比如认知心理学、脑科学、哲学,甚至数理化的理科思维的学习,这些其实是每个老师都应该去了解的,是可以帮助我们自己更好地解读语文学科文本的,我做的还远远不够,缺乏深入耐心长时间的思考研究与实践。
做一个真正的学习者吧,让我们靠近、学习、成为好老师,在痛苦中赢得一切,这是卓越与平庸的分界。
(四)茧子厚了,心才会真正地柔软下来
很佩服魏智渊老师能有这么多爱好,并且能坚持,一年学一个新的东西,挑战自己,这个做法很棒,突破舒适区,或许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人生有无限的可能性,只要有敢于挑战的勇气和行动力,一切皆有可能,就像魏智渊老师能够练好健美操和吉他一样,由开始学习的自卑、恐惧、退缩到后来战胜困难的勇敢、自信和内心的柔软安然。
茧子厚了,不是不灵活了,反而更加敏感,经历艰辛之后反而会越来越容易接纳自己和世界,心态变了,世界也会随之而变。
喜欢魏智渊老师的一句富有哲思和诗意的话:生活在那里,苦难也在那里,勇敢地伸出柔嫩的指尖,去碰那最细的弦,去起泡,去一次次死去活来,磨出茧子,直到生命成为一只世间最美的歌。
(五)严格的老师和粗暴的老师
严格的老师不是粗暴,严格是持续的不妨碍主体性的跟进,并给学生提供各种反馈,以确保任务的完成。严格不仅仅有指导,也包含了必要的强制,甚至惩罚。但严格和粗暴对比,严格是一种能力,粗暴是一种态度;严格是需要很强的专业性的,也需要强烈的责任感,而粗暴是无责任感的简化。
事实上,学生需要教练型的教师,家庭中的孩子需要教练型的父母。反思自己任班主任期间,也曾有过自认为是严格,实则粗暴的行为,还有对放任和自由度的把握上,不够明晰、坚定,有多次,针对学生违反规则的事情选择无限相信学生,可能一时会赢得学生的喜欢,而没有真正的起到教育的作用,现在真正理解了严格的内涵后,不得不对自己曾经的不专业遗憾后悔。
魏智渊老师说,在一切朝向严格的修炼中,都包含了责任、专注、坚忍、自律,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也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之路。
(六)要警惕,读书可能让你变得虚弱
“读书无用论”这个观点肯定是错的,往往说这样的话的人读过几本书,他自以为自己懂了很多,然后不会理论联系实际,于是就把责任推卸给书籍,这是死读书读死书的表现。
“要警惕,读书可能让你变得虚弱”这句话真给人以警示的作用,这也体现了魏智渊老师的专业思维,仔细品读这句话真有道理。读书容易成为一个安全的港湾,期间伴随着逃避、虚弱,会使人幻想着一个乌托邦,自我感觉良好。真正有价值的读书是带着思考,带着对真实生活的思考去阅读,读书本身不是目的,读书是帮助我们思考,启发自己,借助他人的经验丰富自己,让自己成长,然后更好地面对现实。读书多的人才会慢慢体会到这一点,当自己慢慢变得强大了,反而会对外在的世界包容。
现在的教育也出现同样的问题,我们传递给学生的是太多静态的割裂的知识,忽视了对生命生活的触动和融合,所以学生越学习越让生命变得虚弱消沉。作为教师,唯有运用智慧,想方设法让书籍中的知识活起来,学生才能真正的热爱阅读,收获真正的成长。
(七)只有不成熟的人才渴望信任
读这完篇,让我感觉到魏智渊老师简直就是人生导师,不仅教我们如何教学,更多的是教我们如何为人。
选择什么都会有得失,所以最重要的是你选择了后就要信任,信任生活会因为自己的接纳和努力会变得越来越好。生活中太多这样错误的状态了,选择了就后悔,一边抱怨一边继续,这是典型的怨妇思维,我们不要这样的状态。
成熟的人,是有能力爱别人,而不依赖别人爱的人。不是求得别人信任,而是倾听别人的声音,但不因此定义自己,承认自己的不足,努力改变自己,向下扎根,向上开花,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敢信任,是一种勇气。能信任,是一种能力。魏智渊老师认为自己不应该活在别人的期待里,要有自己的人生课题,不要干涉别人的,也不应该让别人干涉,但这不是自私自利,而是真正生活的勇气。
(八)思考人生大问题,不妨利用“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就是强调从问题的最本质的核心出发进行推理思考,不被过去的经验或各种参照系所干扰。魏智渊老师在经历人生重大选择时,问自己:你最深的需要是什么?怎样的选择更能满足你?这样深入灵魂的叩问,魏智渊老师无法忍受生命无意义的停滞重复,他遵从内心真正的渴望,渴望无止境地成长。
无止境地成长,应该成为人类的“第一性原理”。
第二辑“课程的力量”
(一)什么是课程
课程比课堂更重要,课堂只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课堂效率的提升是建立在课程得到深入思考并且已经明确了的前提下。课程即“道”,课程是个动词,是我们设计的一段旅程,从问题的起点开始,到终点解决问题。课程即“人”,人包括老师和学生,学生更重要,老师是帮助者。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教师站在讲台上就是语文,修炼自己的站立课堂的拿手本领是关键。
当课程是动词的时候,我们讨论的关键是“应该设计一个怎样的过程”,侧重于程序性知识,这是我们的重点。当课程是人的时候,我们讨论的关键是“应该构建怎样的经验”,以及“我是谁”,侧重于策略性知识以及自我认知。
如何设计一门课程呢?如同农民种田一样,要有规划,首先想到的是达到什么目标,再去思考怎么实现,然后寻找实现的资源。
模块备课,一是确定教什么,即教学目标和知识清单;二是用什么教,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穷尽模块的习题,类型上和难度上的穷尽;三是怎么教,要有预习单、练习单、教学设计,然后关键点是过关、建模、精彩观念的诞生;四是怎么检测,检测目的是诊断不是判断,要有检测题库,要有试卷分析和对策。
学习的三条基本原则:第一条,学生的前概念一方面是理解新概念的基础,另一方面是理解新概念的障碍,所以理解的学习就是对前概念的更新、修正乃至于颠覆。第二条,要确定核心的事实性知识,要把这些知识放入结构中,以过关方式确保掌握。第三条,元认知,对认知的认知,要在模块学习中让学生掌握全局,知道自己的学习状况。
(二)全人之美高中阶段应该是什么样子
这里要涉及几个根本性问题:首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随着时代发展,现在的社会和过去社会有了很大不同,最关键的就是“不确定”,所以我们的教育目标也应该改变。目前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是着力于培养“自我实现着的自由人”和有终生有用学习力的人。“自我实现着的自由人”就是敢于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实现自我的积极自由的人。而学习力也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核心素养。
其次,怎么理解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争?这里谈的是科学的应试教育和本质的素质教育的区别。应试教育更多是封闭的,是以考纲为学习内容,是短期主义策略;素质教育是开放的,是以课程标准为学习内容,是长期主义策略。其实这两者不矛盾,我们可以在初三之前都是长期策略,初三短期策略,到了高一高二可以长期与短期结合,到了高三就短期策略。
全美之人课程就是把人放在突出的位置,放在教育的中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每一个生命找到他的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一位老师无条件地接纳每一个孩子,成为学生的导师。而作为导师,最难的就是培育自己内在的对一切生命的信任感。所以,我们面对孩子的潜台词就应该是这样的:你充满可能性,为什么要辜负自己?在魏智渊老师看来,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在每个孩子内心深处,植入一种”我能行”的信念。
全人之美背景下的学生发展。重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每个生命找到他的方向,这才是教育。导师的核心任务就是接纳每一个孩子,并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方向。首先要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孩子的各种问题当做对自己的挑衅,而应该理解怜悯;然后要有对一切生命的信任感,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让他找到自己的目标方向,并为之努力。导师也需要管理学生,管理不是“我管你”,而是为学习并遵守游戏规则,捍卫游戏规则。导师要明确哪些地方需要规则,怎样让规则内化为学生的自觉。
全人之美背景下的课程与教学。小学课程应该海量阅读,增加科学实验等。初中一方面应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为知识学习构建丰富的背景。那么高中阶段如何呢?改变课程,对教材补充,增加哲学课程、传记课程、文学经典、政史经典、实验课程与理科经典、电影课程。改变我们处理课程、处理教材、处理知识的方式,从经验走向专业,对知识问题、教学问题、训练问题进行专业研究。我们要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高效的学习需要深度学习,引入研究性学习和审辩式思维。
高中要建构学生真正的概念思维,一方面海量阅读,培养语感;另一方面训练能力。我们要做到既让学生真正形成活的概念思维,又要保证成绩的提高,还要注意目标达成的时间成本,看似很难做到,实则可以,主要在于老师,我们要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改变教学模式,将素质与应试兼顾起来,将长期主义与短期主义兼顾起来。
(三)暮省到底应该怎么做
暮省是事情结束之际对事件或自身的反省,是思考,也是对思考的思考,就是元认知。暮省既是一门课程,又是一种生活方式。
暮省的目标是发展人,不是破案,需要信任和等待。要保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坚持“对灵魂无限爱护,对错误零度宽容”。还要注意区分管理与教育,管理不是惩罚和羞辱,而是针对事件发生进行处理管理。教育则是在事件之中发现部分学生频繁犯错,管理无效的情况进行。这时候就需要调整我们老师的认知,调整我们的情绪反应,然后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帮助他关注他。
要走进学生心里,须做到三点:一要走到问题前面去,二要像谈恋爱一样教书育人,三要把自己当成学生,把学生当成老师。优秀教学不能降格为技术,要有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教育孩子是和孩子一起成长,学会共同生活。
(四)纪律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学生行为问题要放在两个观念格子里,一个叫教育或者叫人格教育,一个叫管理,或者叫行为管理。人格只能教育,行为只能管理。有时候两者要结合。规则需要程序,规定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无论什么规则不能违背原则。编制程序要细化,具体写清楚每一行动步骤,而且要清楚我们管理的是行为不是管理学生。
编程思维背后两条法则: MECE原则(麦肯锡方法),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奥卡姆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思考问题要全面也要抓住关键。立规则。关键问题立规则,潜规则就不需要说明,可以私下解决。课堂管理的黄金规则:上课铃声落下之前,应该做好课前准备。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不打扰他人。沟通时要学会倾听,并采用“同伴声音”。发生冲突时,以非暴力的方式解决冲突。观念要先改,然后就是学习这些方法,最后就是内化成自己的素质能力。
《高手教师》是一本助力教师打破成长瓶颈,实现自我突围走向卓越的书籍。书中生动的教育实践,专业有效可以借鉴,走进它吧!它会成为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好帮手,让我们一起感悟专业教师修炼的道与术,努力朝着“高手教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