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材料处理:解读与使用2

第2章 我们的困惑

问题1:对于阅读教材缺乏充分解读,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1)语言点的处理,2)文本信息的处理

一、阅读教学中的语言点处理(以人教版选修6Unit4为例,单元主题是Global warming,阅读的文章为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but does it matter?为例 )

问题2:详细介绍在这一版块中所出现的常态课的备课过程。这样的备课过程有什么缺点?

1)在上常态课的过程中,教师拿到一篇阅读教材时,首先会大致浏览这篇文章讲了什么内容,然后就开始关注每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需要关注的新单词,有没有什么重要短语和句型要讲、要备。

2)缺乏充分的解读与思考,任何一篇文章题材的文章都只是成了语言点和语法知识的集合。

问题3:英语教学的总目标是什么?

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英语教学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

二、阅读教学中的文本信息处理(以选修7 Unit2 Robots中题为Satisfaction guaranteed为例)

问题4:在这一板块中,介绍了哪两种常态课的主要形式?有什么缺点?

1)第1节阅读课是comprehension,这节课中较少或不涉及语言点,主要是关于内容的理解,第2节课则专门开始处理文章中的语言点。2)在教学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尽量缩短阅读理解的时间,将时间用于文中知识点的学习。

对教材缺乏充分解读,常态的阅读理解课"一不小心"就成为"走过场"。

问题5:如何评价课例一和课例二?

课例1中,教师所设置的读前、读中、读后,环节之间联系不紧密,没有连贯的主旨思想,尤其是读的各环节设置都着眼于寻找具体的信息而已,缺乏对文章的深层挖掘和思考。流程中问题的设置似乎只是为了问而问,纯粹只是处理信息,是脱离了文本的信息加工而没有体现文本的内涵。而课例2则是在题材的视角中,聚焦的人物、情节、主题这一主线,在此过程中研究、思考故事的发展及人物情感的变化,以及探讨故事的主题,然后在此基础上续编故事,将所学三要素加以运用,并发挥充分的想象力。这样的设计师的阅读过程不再漫无目的,而是充满了对文本思考和深层探究。如果教师能在解读教材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那么我们的阅读课堂设计及其给学生带来的引导和帮助,都会有较大的提升。

你可能感兴趣的:(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材料处理:解读与使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