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娜儿|导图卡片4⃣️19:系统思维(20200828)

 系统思维是用框架来系统思考与表达的思维方式

系统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认识论: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并且系统的整体不等于其局部的简单相加——不仅要考虑系统的构成元素,更要考虑元素之间的联系。

“框架”是系统思维的核心组成部分。系统思维的特点主要是整体性、结构性、立体性、综合性、动态性。整体性、结构性、立体性和综合性,都是基于“框架”产生的,而动态性则是通过框架构成元素之间联系的动态变化来体现。系统思维就是选择、改善或构建“框架”,以更快速、更全面、更深入地系统思考和表达的思维方式。我们将这个概念简化:系统思维就是用“框架”来系统思考和表达的思维方式。将系统思维简化为以“框架”为核心的思考,在保留系统思维整体性、结构性、立体性、综合性精髓的基础上,极大地简化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


框架有以下三个来源。

(1)从已有框架中选择。

人类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针对万事万物的系统积累了丰富的认知框架(各种理论模型、思考工具),如用于宏观环境分析的PEST模型、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杜邦分析法、制定目标的SMART原则等。在思考和表达的时候,你可以优先选择人类已有的优秀框架,不重新发明车轮,从而有效地提高思考和表达的速度及效果。

(2)基于已有框架改善。

受限于客观环境和人类发展水平,任何理论模型其实都是对事物系统的近似模拟,都有其应用前提和一定的局限,甚至有的理论模型本身就是错误的。人类的发展就是在对前人成果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实现的。例如,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一度被奉为物理学的真理,但后来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明了它只不过是物体在低速运动条件下的近似规律;当公认相对论是真理的时候,量子力学又证明了广义相对论在微观领域的缺陷(如相对论无法解释原子、量子运动规律,这部分运动规律要靠量子力学理论来解释),但同时量子力学也有缺陷,它无法解释宏观领域的物体运动规律。

既然人类已有框架都有其应用前提和局限,因此一旦应用情境与所用框架的应用前提不一致,或人类的发展证明该框架错误时,你就需要对已有框架加以改善后再使用。但还是要记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改善已有框架大多数时候好于重新发明车轮,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发现超越前人的框架,而且在人类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的趋势下,你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成本全新发现事物系统的框架。

(3)全新构建框架。

全新构建框架是一个创造性活动,挑战相对较大。虽然我反复建议你尽量避免重新发明车轮,但当你碰到以下两种情况时,就不得不全新创建框架。

暂时没有合适的框架适用于你想思考和表达的对象;

有合适的框架,但是你尚不知道或未能想到。

待优化的卡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刘娜儿|导图卡片4⃣️19:系统思维(20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