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书今古文之争与政治斗争
上节课讲了《盐铁论》,非常棒的一个政治辩论,那《盐铁论》之争背后的思想角力是什么呢?
汉昭帝八岁登基在位十四年,二十二岁去世,没有留下子嗣,但是朝廷并没有发生全力断层,因为权力事实上一直在霍光手里,而霍光的权力大到可以用太后的名义选立新的皇帝,他选了昌邑王刘贺,也就是考古挖掘而名声大噪的海昏侯,不过没多久,霍光把刘贺给废了,然后从民间找到了流落在外的刘氏后裔刘洵,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
霍光把皇帝立了废,废了立,但在历史记录上,我们却没有看到负面的评论,可见,当时的霍光权利有多大,绝对权力的一部分原因就是他斗倒了桑弘羊。霍光搞了60个人来开批斗大会,用的最主要的就是德与刑之分,德与行的背后,其实是儒家和法家,换句话说,贤良文学明确的以儒家自居,他们批判桑弘羊的做法不是儒家的,而是可怕的法家的。别忘了,汉武帝的政治口号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虽然大家都明白汉武帝是外儒内法,但在轮台之诏之后,汉武帝开始反思,并将儒家的仁政爱民的信念放在了现实的政治政策里了,从这个角度看,盐铁论之争背后的思想角力是儒家和法家的角力,并且以桑弘羊被杀吹响了儒法斗争的终曲,秦朝遗留下来的法家观念与做法,至此,终于从汉朝的主流政治中退场了。
黄老没落,主流退场,儒家的思想逐步提高,成为汉朝的政治指导原则,进而落实为汉朝的行政规范,比如仁政,比如爱民,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关键的角色就是博士。
你以为博士是现代的称号吗?博士制度起源于齐鲁。在当时由于谁也没有把握找到富国强兵的秘诀,所以齐国的国君就养了一堆拥有不同才能的人,这些人就叫做“士”,但是养“士”不会只养一个呀,要养不同才能和专业的,这就是“博”。
这是博士的原始意义,简单来说,就是国家养了五花八门的士,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不治而议论”,不担负实质的行政工作,只需要出主意,给意见就行。鲁国和卫国的博士制度也是这样,但是他们多了一层传统的约束,他们的博士没有那么“博”,作为周的封建古国,他们传承的是王官学以及从王官学中衍生出来的诸子学。而且鲁国的博士制度还有一个特色,就是规定了博士的名额为70个,这应该和孔子有点关系,因为孔子有70弟子,鲁王室很自然的在设立机构时,定额为70人。
秦在统一之前也模仿这些国家建立了博士官制度,焚书事件发生时烧的是民间的书,官方的还是由博士官收藏保留着,至于为什么后来找不见《尚书》的原本,合理的猜测是秦末大乱,加上项羽火烧大批宫殿,使得原来秦官方收藏的文献,也一并消失不见了,而且秦统一六国之后,博士不治而议论的这个作用还存在着。
孙叔通,就是为汉高祖制定朝仪的那个秦朝博士官,《史记》里面有这段记录,秦二世得知陈胜吴广起兵后,将博士官们通通招来问他们的看法,有些博士官认为不必恐慌,叛军只是地方上的问题;另一些博士关就警告说,这是国家危机。结果呢,认为是国家危机的这些博士关都被推出去斩杀了,认为是地方上问题的都被流放了,在这一大群人群中,只有一个人全身而退,那就是孙叔通,他对二世皇帝说:“哎呀,这是小事儿,皇帝根本不必在意。”
可见孙叔通的情商是最高的,他很明显知道二世皇帝想听什么,不想听什么。看看孙叔通后来的做法,他可不认为真的没事,相反,他立马看出来国将不保,所以在秦二世面前逃过一劫后,他立刻就逃出了咸阳城,先投靠项羽,后投靠刘邦。我看到这段记录后,觉得孙叔通太了解人性了,并且会根据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反应,他看出了二世昏庸,咸阳不保,也看出了项羽非成大事之人。他能抓住每一个人的心理。
刘邦带领的几乎是一群草莽之人,而孙叔通曾是秦帝国朝堂上的人,是见过世面的,他将这一干草莽出身的功臣老将们找来,反复演练朝仪 ,第一次按朝一上朝时,把刘邦都直接震撼住了,说了句:“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我今天才知道,原来当皇帝可以这么威风啊!看,这孙叔通多会讨皇帝的欢心。
由于孙叔通的缘故,汉朝的博士重拾“不治而议论”的作用,而且因为孙叔通投靠刘邦时还带了百余名儒生弟子,为了安置这些弟子,西汉就创立了博士可以当老师带弟子的新制度。
汉惠帝时,西汉正式废除了秦的“挟书令”,老百姓家中也可以藏书了,但是由于战国之前的古书几乎都在秦朝焚书的过程中消失了,所以,面对少之又少的原始文件,必须有大量的人来抄写,那会儿可没有复印机,最朝廷不但设立了五经博士,而且只要皇帝对什么书籍感兴趣,就可以新立一个博士,这感觉有点像大学里不同的系,我是《诗经》系的,你是《春秋》系的,她是《尚书》系的。
一直到汉武帝博士制度才有了重大的改变,因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下令设立五经博士,这样做博士制度的性质就慢慢变了,原来是“不治而议论”,也就是顾问,顾得上问,顾上不问。现在的博士可以带弟子了,弟子经过学习后就会掌握一点经学,而儒学又被确立为国家的政治指导原则,那这些人出来后就可以直接当公务员了。于是汉朝规定,经过考试后的博士弟子只要能掌握一部经书的内容,就可以担任官吏了。这下子,博士就获得了巨大的权利,想要当官,先来找有没有博士的关系。
我们知道任何一件事儿,当他有适合发展的空间时,都会以爆发的形式蓬勃起来,甚至朝着极端的方向发展,博士学派的蓬勃自然也就导致了经学热,但经学就那么多,一共就只有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你学我学大家都学,那怎么证明我就掌握的比其他人好呢?这就靠解释了,解释这些经书,也就是将经书读出不同的意思,并将这个意思宣传为最正统的思想,是那个时代博士们最热衷的事儿。
这里有一个前提啊,因为秦始皇的焚书,所以人们找不到古老的原文了,就是找不到秦朝“书同文”之前的文献了,所以不同的人抄录下来的经书,也被称为今文经书,这里面的内容就会有出入,那解释起来就各说个话,五花八门了。
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朝廷的解决方式是设立门派,不同文本的不同解释,每一派都设立一个博士。比如说诗经就有三种学派,那就把诗经的博士从一个增加到三个,最后五经愣是被增加为十二经。十二经还不够,又弄了一套纬书,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专门和经书相对应的。意思是要把两书相配合,才能形成完整的真理。而和纬书相连在一起的还有谶书,这就更夸张了,用各种各样谜语班的文字预言未来。有个成语叫一语成谶。就从这来的。
谶书纬书 ,这都是汉朝的一帮文人搞出来的,这些自由深加工出来的内容和经书的内容越来越远,有的甚至和经书的主张根本就是相反的,在这种情况,就刺激的另外一波人出来“打假”,这也就有有了古文经的抬头。
古文经书就是指秦朝书同文之前的用战国的文字写出来的。由于汉朝已经可以允许民间藏书了,所以这些未被秦始皇烧掉的书,逐渐重新出现。
大家知道秘书这个词的来源吗?它起源于夏,但那个时候工作分工不明确,主要干点杂事儿。到商的时候,秘书负责占卜和保管文书,因为商是鬼神民族嘛。到了西周,史巫分家,史官担任秘书工作。春秋战国,秘书负责起草文书宣布命令,这就和我们现在的秘书工作有点像了。
到了汉朝秘书,除了写公文,还有一项工作,就是将失传的书一本一本的校出来。大家可别小看了这份工作,虽然汉朝离春秋战国不远,可是,由于书同文的原因,当时的人们已经很难一眼就看懂这些书了,所以需要对这些书校验,也称为“秘书”。在这件事上,最有成就的是刘向刘歆父子。逐渐的,随着校验的古书越来越多,人们发现原来的这些古书,和官方博士掌管的很不一样,这些古书被称为古文经学。
古文经学的主张者认为,经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是一句一句记录古代圣人说过的话,既然是圣贤说的,后人就无权改动和增删,所以他们认为,后来加入的纬书和谶书完全是和经书背道而驰的。于是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更符合周朝流传下来的儒家经书,也就是古文经学,发起了对掺杂了太多杂七杂八的东西的今文经学的挑战。
我们为什么花这么多时间来讲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呢,因为只有了解了这个,我们才能够明白,王莽凭什么不费一兵一卒就掌握了这么大的权利,以至于窜了刘氏皇族的皇位。后人批评王莽,说他食古不化,就是说他坚持用古代的思想来打理现代的政权。
王莽是怎么担任摄政王的呢?就是找到了《古文尚书》中周公摄政的记录。他完美的利用了古文经学和历史给予它的真理依据:“看,先贤们就是这样做的,我只是照抄了先贤们的做法而已。”可惜啊,王莽忽略了时代的潮流总是向前发展的这个原理,汉朝怎么可能回到周朝呢?所以王莽用那些荒唐手段制造出来的问题,比它能解决的还要多得多,于是很快,他就垮台了。 王莽创立的政权和他的垮台,后续我们会详细来讲,现在让我们继续回到经学上来。
经学绕不开一个人,那就是董仲舒,董仲舒是广川人 ,不是广州也不是四川哈,是现在河北衡水这个地方。《汉书•董仲舒传》记载,他从小就专门学习《春秋》,汉景帝时就已经进入了朝廷担任博士了,这说明了他学术渊源。他学的是公羊高所撰的《春秋公羊传》。公羊高是齐人,他对《春秋》有一套复杂的说法,在汉初就已经非常流行了。《公羊传》的态度是认定《春秋》是用曲笔写成的,什么是曲笔?就是拐着弯的写,不直接叙述。他的解释是孔子考虑到自己的身份,不便于对大夫诸侯甚至天子进行严厉的批评,所以只能隐晦的表达。
董仲舒自小以《公羊传》做基础的打底知识,长大后,他不但传承了公羊派,还更加以改造和扩张的形式写了一本《春秋繁露》,挖掘《春秋》里面所谓的真意,平断事物的褒贬。总之,最终的目的是以《春秋》断狱,也就是说拿《春秋》的评断系统,用在现实的人事上。
不过,虽说《春秋繁露》传承了《春秋公羊传》,但里面对有些事情的解释还是很不一样的,这里我举一个西狩获麟的故事。
故事说鲁哀公去打猎游玩,鹰视狗吠,人喊马嘶,热闹的不要不要的。这时候同行的一个大夫的家臣就捉住了一头从未见过的兽,经孔子辨认,是麒麟。
这个事儿《公羊传》是这么解释的:第一,这么罕见的神兽,不是被天子猎到的,而是被一个小人物猎到的;第二,这么一个小人物怎么能用“狩”这个事,这个字是天子和贵族专用的。那么这两点加到一块儿,说明当时已经不是一个“仁政”的时代了,所以在后来的记录里,描述孔子“反袂拭面,涕沾袍”,最后还感慨:“吾道穷矣!”我的路到此为止,走不下去了。于是,对现实政治彻底失望的孔子,退而写了《春秋》。
这是《公羊传》的解释。董仲舒可不这么看,他认为麒麟的出现是要告诉世人有了新天命,很显然新天命不是周天子,那是谁能?董仲舒认为天命是给孔子的,可是孔子没有天子的身份啊,所以孔子写了一部《春秋》。换句话说,《春秋》是一部天子的教材,谁按照这个教材执行,谁就承接了孔子的天命。
他这么解释,至少有两点好处,第一,抬高了孔子的地位,孔子由原来受挫的形象一跃而升成为了承受天命,他不是天子却掌握着天子之道;第二,西汉有了合法性的由来。也就是说,按照董仲舒的这个天命交接理论,孔子是让汉跨越了秦,直接继承了周 。这多少有点拍马屁的嫌疑,那大家想想,这个话说出来,皇帝能不高吗?能不大肆宣传吗?而且董仲舒的“天”和周人的“天”比起来更具体了:天就是阴阳、天就是四十更替、天就是五行相克,这套规律管自然也管人事,因此,天人感应的理论应运而生!天人感应产生了,也就标志着阴阳五行和儒家结合成了一种新的思想。
后来,汉武帝重用董仲舒,董仲舒提供给汉武帝最有用的价值,就是用阴阳五行推理解释灾祸异常等。推理灾祸异常,本是王冠学中阴阳家的思想,但董仲舒巧妙的把儒家思想阴阳化了。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套理论让董仲舒加官进爵,也让董仲舒消极受挫。事情是这样的,汉武帝建元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35年,这一年连续发生了两场火灾,烧了祖庙。董仲舒的解释是:这是先祖在警告汉武帝,刘姓宗亲的权利太大了,他们骄傲、奢侈、浪费、贪婪,这样下去,王朝就会有风险,所以祖先以烧祖庙的方式发出了严重的警告。随后,董仲舒还给出了建议,在宗室贵族中找出一个最不像样的,杀一儆百。
可想而见,这句话一出来,董仲舒得罪了多少人啊。这些人能愿意吗?他们当然不愿意了,他们立刻反扑,说如果祖庙烧的是对的,不就是在指责皇帝纵容贵戚吗?最要命的是持反对意见的,还有董中舒的学生吕步舒,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这师徒俩明显没有沟通好,吕布舒痛斥着这个意见,说这个意见实在是太愚蠢了。连自己的弟子都反对,董仲舒的罪名也就成立了。他被判了死罪,还好汉武帝下令赦免:“废为中大夫”!
董仲舒深信他自己创立的天人感应意识形态,他认为世界上没有真正意义的偶然或意外,人能影响自然,自然也能反推人。比如某一年夏天不热,他就会认为这是阳衰阴盛的原因,而男人属阳女人属阴,这就一定是某个地方的女人太过强势。所以现实中,如果哪个女人过于强势,就会被指责是破坏阴阳正常运行的祸根。同理,祖庙也不可能是意外烧起来的,一定有所感应。所以倒霉的董仲舒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也不知道他对自己的这一场差点丧命的灾祸,给予了什么样的感应解释。
常年的风生水起,让董仲舒草率了,他忘记了伴君如伴虎,批评皇帝,你有资格吗?
董仲舒忽略了一点,不是他的影响力大,而是他的思想和文章刚好符合汉武帝的需要。为什么需要?别忘了汉武帝的政治主张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汉朝在政治上一直是黄老当家,而五行阴阳正是道家的东西,董仲舒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从道家思想过渡到儒家思想的桥梁。
举个例子,董仲舒认为政治上的“德”等同于自然的“阳”,而“刑”则等同于“阴”,自然运行是阴阳配合,而且一定是阳上阴下,所以在政治上也应该“德”上“刑”下,杀伐过度就会阴气过重,一旦阴气压过了阳气,气候就会失调,气候失调就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全面的破坏,农业生产被破坏了,国家也就会出现种种严重的问题。
这样重德轻刑的政治主张,应该还算不错,但它也有问题,就是每一个人的看法都不一致,就像烧祖庙这件事,吕步舒的看法明显不同于董仲舒。而且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留下了一个严重的后遗症,就是董仲舒对待儒家经典的态度,实际上是摧毁了原有经典的权威,因为任何人都可以随便的解释,这就造成了后世的今文经学,可以被人各种补充各种改写的乱象。
那么下节课我们就具体来学习一下,董仲舒的新儒学和谶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