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董照见|乌托邦的魔法药水

这个时候是周日凌晨3点,我怀孕快六个月。周六早上8点第一个电话会议开启了一天,然后是和合伙人的见面,然后是主持了一场三小时的私董会,然后是参加雷励的十年聚会。丰富的一天,以至于丰富到夜不能寐。把毛姆的《刀锋》读了将近一半,还是没有睡着,反而越读越兴奋,然后开始感慨:生命是有厚度的,以此来看,那个关于我们平均寿命从密度角度展开相当于过去人的六倍是很有道理的。这么长的生命,不做点离经叛道的事情简直对不住自己,以及给我生命以厚度的人和事。这个时候折损一些些健康,以私董会为切口,黑夜为背景应该可以窥见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吧!

青色的魔法药水

现实固然很凶猛,理想的魅力也毫不逊色。如果说现实生活是水,理想就是染色剂,具有魔力。它可以搅合出五光十色,甚至酸甜苦辣,抑或是包罗万象的气味。今天的私董会主题是关于“自组织社群运营”的,案主和其他15位伙伴一起为了孩子成长成立了“大小共学”的校外学习社群。组建这样一个“自组织”社群也是我的理想之一,我称它为乌托邦魔法药水。我想这个这款药水是青色的,因为这样的社群需要具备“青色特质”,即追求身心完整、自主管理以及不断进化。这次的私董会上,透过伙伴们彼此的真诚提问和回答,我有幸作为主持人对自己的同款药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本款药水药效还没有得到充分验证,请谨慎使用

以青色为代表的乌托邦魔法药水每个人的使用方式都不一样,相比于私董会中的案主切切实实的建立了线下社团每周活动来看,我在使用上要谨慎的多。我在运营的这个“教育创新”为议题的自组织社群差不多从酝酿到中间的各种调整,至今有近2年的时间。我说不清楚到底产生了什么价值,甚至说不清楚目标是产生什么价值。所以,与我,这款乌托邦的魔法药水,药效不明。我能够说清楚的是,我们如何使用它以及产生的各类作用及副作用。

一滴一滴的使用本款药水,在使用中观察

在使用这款药水的过程中,我们社群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经历了数次的改名字。社群的命名从活动的名字到产品的名字,到后来机构的名字,再到后来是跟机构有关的产品名字等。每一次改都觉得:哇,离那个真相又近了一点,改了之后好很多。每次改动没有说出来的是,哇,原来前面又走了很多的弯路。这个社群是从朋友圈招呼大家来做贡献智慧的志愿者,一起为一家公益机构面临的一个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开始。起初的10场参与者反馈还可以,但是因为投入时间很大(每次议题都不一样,参与者都不一样,流程都不一样),传播又很难突破,更别提没敢收钱。

这个时候改名字,意味着做了新一轮的价值的阐述及定位。在这个定位里面,我越来越多的从一个设计者&协作者&召集者……退出来,专注在教育创新这一个议题,充分发挥协作优势来建设社群。名字的故事折射出的是我们一步步试错的经历,而试错是关于核心价值、核心角色、价值边界的。

这是一款需要协作来完成的魔法游戏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回应的。在社群的运营理念上我美其名曰“青色”,但我开始以为这意味着我们在意并且践行自主、开放、包容、民主……所有的支持人里面最最支持我的我的表妹,教育公益小白,非专业出生,刚刚毕业。出于对家人的爱,她非常的关心我,希望能够在这个社群上帮到我。这个姑娘在点对点通过微信销售英语在线课程上业绩做的相当不错,而且确实喜欢跟人打交道。她进入群之后,担任小助手,就经常转发一些心灵鸡汤、出行贴士以及不能戳中要点的回应别人的观点来活跃气氛。几乎她的每一条回应,我都能看到“问题”,这些问题成了我心里的刺。我的那瓶“乌托邦魔法药水”根本无法溶解刺。我开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让她看到刺的存在,聪明的姑娘终于不在群里说“自作聪明”的话了。

可是到现在我才觉得,可能她是我妹妹,所以我的理想和现实碰撞了,我以为自己在践行那些美好的理想标准,实际上我对“正确”有固化的认知。而我所说的,“协作者身份促进大家在教育创新领域的成长”多大程度上能站得住脚?现实的我心里装着的不是现实的用户,而是理想中的用户,我有多少层面上愿意为现实的用户去服务呢?那现实中的我是如何服务的呢?

我们的社群主要有2个功能:发出需求,共同响应,通常是从信息层面和视角打开角度;分享活动和一些观点,鼓励大家去做反思和应用。这两个功能基本上都是通过我的示范,然后群成员中的一部分逐渐清楚并且使用这两项功能。如果称这两项功能为整个社群的游戏规则的话,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是我。

我是不是将我的兴趣爱好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或者说大家的需求?如果不是,那是什么呢?

对于乌托邦信念的反思

我尝试运用私董会的方式对自己进行发问,这些问题主要来自于这次私董会的照见。问题例如:我的动力源泉是什么?我和社群里的人是什么关系?从这些关系里面彼此的收获是什么?我的愿景是什么……我尝试找问题的起点,找到的却是我的这些可能可以被挑战的信念。

乌托邦遭遇现实,就会破碎。如果不去碰现实,理想就不会破碎。呈现的通俗版本就是,如果把兴趣当工作就会毁掉一个兴趣。那么怎么样在现实世界里伪造一个“乌托邦”变成了我的工作。可是,伪造乌托邦的过程中我对乌托邦有了更深度的认识。就像一个假公主,也可以因为训练而感应到豌豆的存在一样,我被训练的更敏锐了,我受不了不是仅仅是伪造了。而我可以去挑战真实吗?

明明是人就无利不起早的人,却非干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我自己相信,这个世界上价值有很多种,有很多种都是超越世俗价值的,这些更高的价值通常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达成,需要超越现在的觉察能力才能看见,需要一些经历做支撑才会显现等。可是,这些认知是建立在个体认知上,也就是说,作为独行侠我是可以接受的。一旦我要跟其他人相处,在群体里面做贡献,这些超越性的价值就无法彰显其光彩,反而被我自己蒙上了“委屈”的面罩。我真的有勇气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带领自己和一个群体去看见超越性的价值吗?

第三个,影响我的信念,我可以称它为耐心资本,通俗说就是不指望短期获益而投入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我以为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个体和群体的资源库里,是稀缺资源。我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但是盯着的是稀缺性。在这个越来越快速的社会里,这个资本投在哪里都需要慎重慎重再慎重。精神生活、能力提升,家庭经营甚至社交都需要耐心资本。我投了一些在社群上,这样的决策对吗?往往反反复复的斟酌就已经让我的耐心消耗不小。我是否愿意扩大耐心资本在个人资源的比率?我能否平衡好“高回报活动”和耐心资本的关系,决策本身怎么更耐心呢?

最后,为什么我这么渴望这样一瓶乌托邦药水呢?我可以制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私董照见|乌托邦的魔法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