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同行,不介路远

图片发自App

「江苏高考作文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所以人“与你同行,不介路远”

人类的行为会愈来愈趋向于自己的同频者。不只是意见态度的表达与交流也是日常生活里的所现,要懂得筛选身边的人,要抱有良好的审美取向,要打理好自己所在环境,就是为了在同气相求的大环境下,你更大概率能碰到积极正面的同频者,持盈保泰,向禄临马。

因高考原因,夜晚难得的空旷寂静,看到某妞已睡的深沉,而我丝豪没有睡意,耳机带上,泡上一杯咖啡,又开始我的懵逼模式,望着窗外车来车往,星星点点闪烁着的霓虹灯,有风一吹,乍凉。

互联互通的发展,自由度强,信息交流速度快,信息又共享,这几天我怀揣着热腾停滞在明友圈。

人是活在七情六欲之中的,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反应,好心情和坏心情能喧染整个人的思维。即便是心地善良,如果理性缺乏,也会充满偏见而偏离轨道。

羁绊与矛盾,更多的是因生活中的三观不同,因为情绪的力量远远大于理性的力量,如果理性不能去掌控情绪,那么情绪就会来掌控你。

人生学无止境,在人际关系的处理方面,每个人都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那么,面对这些似是而非,我们该如何是好?看看孔子是怎么做的。

一天,孔子驾车出行,子贡陪同。

为什么是子贡陪同?我以前的文章也说过,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兼保镖。这个人不但有学问,而且武功造诣也极高。

话说拉车的马儿在他们休息的时候,吃了路边农夫的庄稼,于是农夫把马扣下了。

虽然古代驾个马车就像现在开个法拉利一样威风,但那时的百姓可不是势利眼,不会因为你有权有势就怕了你,因为当时的社会关系还是比较纯粹的。

于是学生子贡找到农夫理论,一通之乎者也的大道理,而且最后还赔了不是。但是,农夫还是不为所动,就要个说法。于是,子贡满头大汗败下阵来,连钱都不敢掏。

古代文化人眼里,没得到对方的原谅就掏钱,是极为不尊重的,也会被冠以仗势欺人的帽子。

农夫要个说法,那钱是说法吗?不是,那时的说法就是说法,只是子贡的说法他听不懂。

孔子看了一眼气馁的子贡,微微一笑,让马夫去处理,结果马夫三言两语就搞定了。

马夫说了什么?“子不耕于东海,予不游西海也,吾马安得不犯子之稼?”

我们不妨拿现在的大白话揣测一番“老哥,咱都在一个国家生活,您重地,我驭马,难免会相见,见面谁能保证马不吃苗呢?你跟一匹马生什么气,它一个畜生懂什么道理,连我这个整日与它作伴的人,都得拿鞭子抽它它才走,你一个陌生人,它怎么知道你的庄稼不能吃呢?”

一句“别跟畜生置气”,农夫半点脾气没有了,哈哈大笑把马还给了马夫,而且还夸赞孔子是圣人,连手下马夫说话都这么好听~

于是孔子对子贡说:以你的学问去对话一个农夫,就像用贡品祭祀野兽,用琴谈音乐给鸟儿听,他们是不会理解的。

人生天地间,总有一些定律真言,买了几只苹果,放在那儿忘了吃,改天一看,有好有坏,你把坏的部分挖掉,吃好的部分,吃着吃着会越吃越难吃,然后好的苹果你根本没碰,几天一过好的也会变坏了,买的时候苹果那么贵,你大失所望,人生亦如此。

所以,每个人的偏好和心理暗示都跟心绪有关,真的不要太过执念,没必要和任何人计较,想做到平易近人,没必要挨个去言传身教,在自己的圈子里做好,让思想传承就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你同行,不介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