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你讨厌的人和事

(图片/Stanhope Alexander Forbes (1857-1947) 英国画家)

导语:

除了厌恶和唾弃,我们是否还能从他们的身上找寻出一些别的东西?……

01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会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喜好。

从最最最开始的喜不喜欢某个口味的牛奶、蔬菜;到后来的喜不喜欢某个小朋友、某门功课;再到后来的喜不喜欢某种观点、处事方式;再到后后来的喜不喜欢某种生活和人生选择……

我们其实一直都走在选择的道路上,而这影响选择的因素往往“喜好”二字便占了大多数。

虽说是“喜好”,但真的只是个兴趣选择吗?

也不尽然。

更多的时候,“喜好”的背后,隐藏了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涵盖了我们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所感,也暗藏了我们对待很多事物的处世哲学。

可以说,随着年龄越大,“喜欢”与“讨厌”所代表的,也越发不是像是否喜欢某样蔬果那样简单 —— 

它们的背后,凝聚的是我们整个理性判断与感性感受的综合结果。

也正因如此,关于“讨厌”这件事,其实细想来便也并不是三言两语即可说清的问题。你也许会直觉性的答一句“看不顺眼”,但,你有没有在坏脾气的背后深层次地再问自己一句:“我为什么会看不顺眼他/她呢?”

正因为缺乏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才会导致很多人对所“厌恶”的事或人只知“发泄”或只能“忍让”,却没能更多力量更具效果的“进行改变”。

而也许,今天的文章就能令你从观点上有所不同,也能给你带来一些新的启发,进而在面对你讨厌的人与事时,除了感性上的抗拒外,还能挖掘出一些新的收获。

02

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是《旧唐书· 魏徵传》中的一句话,可能很多人不记得出处,但多少都听过这段话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意思也很简单,就像照镜子时我们可以知道自己衣服穿得是否整齐一样,历史、他人,都可以成为比照的对象,以其作为参照,就能更容易明白自己所作所为如何,又可能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

“喜欢”与“讨厌”的情绪,最大的危害,就是容易让我们失去了对事物判断的“客观性”。

一个人越是能用“局外人”的观点,去比照、思考式的想问题,这个人就越容易更顺利的评价和解决问题。

但,保持“冷静、客观、中立”的视角又是何其的艰难,而显而易见,个人喜好就会成为一座很难逾越的大山。

我们很容易就会将自己代入情绪之中,进而过度放大了某个我们喜欢或讨厌的部分,而忽略了它在整个人身上,或者整件事上面的客观占比,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因为那就像是在从哈哈镜中看事物,再活灵活现,也是扭曲的光景。如果以此作为判断的依据,可想而知,会出多大的问题。

所以,万事万物皆可是参照,都能从其中挖掘出自己没有看到的部分,就像“你无法用双眼看到自己的全身,却能从镜中窥得自己的样貌”一样,但,它的前提是,你的镜子是平滑的、客观的,而不是一面带有了主观色彩的“哈哈镜”。

03

二、挖局自己“厌恶”的背后是在“厌恶什么”,而不是陷入“为了厌恶而厌恶”的泥潭。

上一条我们说了跨越喜好、客观看待人与事的重要性,那么现在,我们就来挖掘挖掘“喜好”本身。

有多少的人其实是在为了“厌恶”而厌恶呢?

你会觉得这样的提问很奇怪吗?

最典型的就是那些网络“杠精”和“无脑喷子”了。

他们总是会对各种问题持挑衅和反驳的态度,换句话说,就是“你说什么都是有问题的,都是不对的,都是政治、三观皆有问题的”。他们并不关心事实的真相或者客观的道理,从来都是“为反对而反对”,刷足了自己的存在感。

他们将“为了厌恶而厌恶”诠释的淋漓尽致,而追根溯源来深度挖掘的话,会发现,其实这不过就是他们自己本身“毫无观点,但非常渴望刷存在感”的表现。

而一旦揭开这层面纱,你便会发现,这种“厌恶”的判断下,实则是“空无一物”的。

而这样的情绪表现,无疑是毫无意义的。

自古以来,我们之所以进化出“喜好”的表现形式,除了是思维进化的一种表现外,它也有着很多的实用价值。

最起码的说,就会让人自动“趋利避害”,远离自己厌恶的事物,这也是一种“自保”行为的表现。

而客观的讲,假若一个人对外界“事事都反对,个个都厌恶”,那么他/她本身就是在与所有的事物远离,这样的行为除了让自身孤立外,又有什么实用价值呢。

每个人活在这个世上都是需要实实在在的利益与资源的。

倘若一个人不能客观的分析自己的喜好,明白自己的“厌恶”是“因何而厌恶”,那么他/她便无法明白自己“趋利避害”的因由是什么,也便很容易错过该得的“利”、或者走近不该受的“伤害”,也非常容易成为“有心图谋者”利用的棋子和工具。

人啊,还是应该带着脑子的活着才行呐。

04

三、“厌恶”与“喜欢”真的不可逆吗?

答案当然是“可逆的”了。

就像小的时候可能不喜欢吃香菜,也许长大了就喜欢上了;小的时候不喜欢读书学习,长大了就变得求知若渴;之前还互看不顺眼、针锋相对的两个人,也许共同经历一些事之后,就会变得惺惺相惜、相识恨晚…… 这些情况反过来讲也都是可能的。

人不是机器,不是设定了程序就一成不变的事物,即便是机器,也会有软件升级、更新换代的需求。

人更是如此,随着见识、阅历的累积,随着自身观点的改变,很多曾经的喜好与判断也会随之发生改变,那些我们所厌恶的人,所讨厌的事,也许某天就会成为自己懊悔自己曾“青春年少不知事”的切入点。

“喜好”这东西,说白了,不过就是一个综合判断的体现,综合判断都变了,“喜好”又怎么会不变。

当然也并不一定都是往相反方向改变,也经常是程度上的转移,会有“因为看得更明白了,所以更厌恶了”,或者“因为看明白了,所以没那么厌恶了,但也喜欢不起来”的可能。

总而言之,时间就是一段段切片,把每个时期的我们分门别类的保存,没必要非与自己较劲儿,因为感性上的一时无法改变,而忽略了理性判断上的变化,这样吃亏的终归还是自己。

05

四、试着从你讨厌的人身上,从你讨厌的事情中,学到点东西。

人最可悲的,不是战胜不了自己讨厌的人与事,而是被你所讨厌的人或事最终改造成了你自己也讨厌的样子。

这个世上,只要有人存在的时刻,就会有彼此相互间的喜欢或者讨厌,指望某天自己能完全脱离这样的环境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终究是社会性的动物。

既然无法脱离,那就学会适应,如果不想同流合污,那就从中学会辨别与解决之道。

就像有病毒就会有病毒疫苗 ——

疫苗的建立本就取自病毒本身,但它最终却能成为了病毒的克星!

人,也是一样的,究竟会因为一个病毒而被感染成另一个病毒,还是能从中破而后立变为与病毒不同的存在,终究在于自己的选择。

这需要意志力的强韧、不断进取的心性、积极的生活态度、冷静分析的头脑,这几点缺一不可。

06

讨厌、厌恶、乃至憎恶,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部分,可怕的是因此而扭曲了自己。

总会有让我们讨厌的人与事,与其想尽办法隔离,不如想尽办法战胜和从中“谋利”。

这“利”,指的便是厌恶以外的个人成长收获及其所衍生出来的其他收获了。

从对手身上学到东西,这本就是一种难得的本事。而好消息是,只要我们想,人人都可以或多或少的做到这点。

就像我们会在若干年后,对童年时的很多争吵与喜恶一笑置之一样;未来变得更加强大的我们,也终有一天会对当下眼前的困境,及与之相关所所厌恶的人与事重新看待 —— 生活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

关于你讨厌的人和事,你可以选择继续讨厌,也可以选择深度分析、从中学习,怎样,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而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不同的道路,没有好坏之分,如果真若说有什么分别,大概也便只是“性价比”的不同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你讨厌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