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蚂蚁和西瓜》:蚁族“清明上河图”,培养孩子专注力

《蚂蚁和西瓜》这本书早在布布1岁半的时候就买了,给她重复读了很多次,到现在她还是很喜欢读这本书。作为陪读妈妈,对于这本书我也是常读常新。

书中主要描述了一群蚂蚁搬运西瓜的故事。蚂蚁们遇到一块又大又红的西瓜,团结一致搬运西瓜,先把家里小仓库装满,再美美地饱餐一顿,剩下的西瓜皮,就是天然的滑梯啦,小蚂蚁们玩得不亦乐乎。

读这本书,首先有3处细节比较容易被忽略。

一是封面和封底同时展开,可以拼凑成一幅完整的蚂蚁搬西瓜图,画面取自内页,放在封面上,可以让小朋友预先了解绘本将要讲述的故事情节,达到一个“预告”的效果。

二是前环衬和后环衬上,均匀分布着一只只奋力奔跑的小蚂蚁。只见它们双臂甩开、大步迈开,跑得气喘吁吁,头上的两只触角都甩直了。小蚂蚁们这是要跑到哪里去?它们要干什么?这里又设置了一个悬念,引起小朋友的阅读兴趣。

第三个细节是扉页上,一家人正在野餐。之前我也没注意到这个画面,也不知道这与故事情节有何关联?后来仔细一看,原来他们正在吃西瓜呢!

噢,明白了!正是他们野餐掉下来的西瓜,成了后面故事中的重要道具,这是在告诉我们西瓜的来源呢。正文第一页的画面右下角,就看到一家人起身离去的背影,与扉页画面互相呼应。

所以说,绘本里的细节都很重要。封面、封底、环衬、扉页......这些地方出现的画面,并不是创作者随随便便画成的,都有具体的用意所在,我们在给孩子读书时,不仅要引导孩子仔细观察,自己也要了解创作者的意图哦。

由此也可以得知,在婴幼儿绘本中,“画面语言”非常重要。习惯了阅读文字的成年人,看到文字较少、甚至无字图画时,内心难免无所适从,无法通过观察图画拼凑出完整的故事内容。

但孩子不一样,0-3岁婴幼儿是图像语言接收者,他们习惯看画面上各种生动的人物、动物形象,喜欢看五彩缤纷的配色,即使绘本中没有文字,且他们也不识字,但他们仍然能够从“读图”中收获快乐,这也是读绘本的重要意义。

林美琴老师在著作《绘本有什么了不起》里说道,“如果能通过绘本阅读培养出图感的能力,进而接引对文字的深刻体会,为培养语感做铺垫,以接收到文字的丰富含义,对于阅读的领悟就会更加深刻。”

所以说,孩子经常阅读绘本,更能由图及文,建立起深刻、扎实的阅读基础。

《蚂蚁和西瓜》这本书的页面设计元素非常丰富,或是蚂蚁吃西瓜的情景铺满画面,拉近与阅读者的距离;或是用一个边框,将视觉聚焦于蚂蚁们团结一致搬西瓜的场景;或是把一个页面分割成四个格子,用四个不同的分割画面,呈现蚂蚁想要搬起西瓜却搬不动的连续性,表现了动态的节奏,画面非常生动。

绘本中还有一个画面,展示了蚂蚁家族丰富的“地底世界”,最开始我都是直接翻过的,但仔细观察之下,发现蚂蚁洞穴中细节满满,那是我们不曾见识的神奇世界。

你们看,蚂蚁洞里存储食物,收纳归类做得很好,饼干、糖果、巧克力、草莓等各归其位,左下角还有一个蘑菇种植室,嘿,小小蚂蚁竟然有借助叶片腐烂养殖蘑菇的智慧~

再继续看,画面上方还有一间小小会议室,蚂蚁们正围坐一桌,开着家族大会呢。往右看,还有一个钟表,大概,暗无天日的地底世界,也需要借此感知时间的流逝?旁边一个小洞里,一群工蚁正乒乒乓乓地施工中......

好一幅充满生命活力的蚁穴风物图啊,堪比蚂蚁世界的“清明上河图”了。

读绘本时,可以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糖果在哪里?饼干在哪里?巧克力在哪呢?再仔细看,哪只蚂蚁摔倒了?哪只蚂蚁扛着小铲铲?它们在干嘛呢?

当小朋友怒睁着他们的24K火眼金睛到处寻寻觅觅,当这群人类幼崽全神贯注陶醉于画面中无法自拔,老母亲甚感欣慰,哈哈,这不就是亲子共读的魅力吗!

樱宁:中文系硕士,创业中的半职场妈妈,分享婚姻、育儿点滴,以及读书观影感想。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樱宁的后花园(ID:aixiezuo1)

你可能感兴趣的:(绘本《蚂蚁和西瓜》:蚁族“清明上河图”,培养孩子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