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就是看五年,想三年,认认真真做好一两年!

文/林应科

说起雷军的名言,90%的人会想到他的“飞猪论”——台风来的时候,猪都会飞

但是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的雷军在北大演讲时说过的一句话: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看五年以后的事情,想三年,认认真真做好一两年。

其实,个人认为,雷军的这句话就是超浓缩版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个人能给五年后的自己画一个“自画像”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能想好三年内的梦想实现路径,并且每天充满激情地为实现三年规划而努力奔跑,两年如一日地坚持在某个领域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细分领域的专家,那么我觉得这个规划就是相当成功的。

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多年,我们经常看到的职业发展规划如下:

第一年:积累基础,了解工作基本操作方法和流程;

第二年:独当一面,能够负责部分工作的独立开展;

第三年:全盘负责,能够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全部能够独立承担责任;

第四年:深化发展,在自己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自己的专业技能,争取做得更加专业;

第五年:一专多能,争取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提升自己的其他职业素养,如团队管理能力、员工培养能力、战略制定能力,等等,成为一个专业化的人才。

乍一看,这个规划做得非常完美,没毛病啊!

其实,深入去想一想,什么是“积累基础”?什么是“独当一面”?什么是“全盘负责”?什么叫“深化发展”?什么叫“一专多能”?

衡量的标准的呢?职位呢?待遇呢?五年内自己的生活目标与投资理财目标呢?具体的计划呢?个人的SWOT分析和职业兴趣的分析呢?发生偏差或意外状况时的备选方案呢?

脱离人生目标去谈职业目标是没有意义的!脱离财务目标去谈职业目标也是飞机上放鞭炮——空想罢了!

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个五年(23-27岁)是单身自由期,职业目标是25-30岁之间成为专业经理、部门经理或专业工程师,往管理路线发展的人至少要做到主管以上,财务目标是赚够30W的购房首付款(不要告诉我,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30W不够首付款,如果另一半的积蓄也有30W左右的话,应该足够了,不足部分想办法去融资啊)。若考虑学历进一步提升,则学费的预算在8W-10W才可以搞定。当然,部分全职的硕士毕业生,可能才初入社会,职场刚起步,更要争分夺秒,用三年左右时间达成经理或技术骨干的职业目标。
大学毕业后的第二个五年(28-32岁)是家庭组建期,结婚,生儿育女,女生要尽可能做到不长久脱离职场,不与社会脱节。职业目标:成为资深经理或高级技术专家、创业;财务目标:攒够彩礼钱、奶粉钱和孩子读幼儿园的钱,至少存够30W吧。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体能和智力的最巅峰时期,让自己的职业发展、事业发展呈现迅猛的发展势头。撕掉社会给年轻人贴上的“月光族”、“隐性贫困人口”和“六个钱包”的标签。
大学毕业后的第三个五年(33-37岁)是家庭成长期,这个时候大孩读幼儿园了,二宝还在喂奶吧。退一步来说,哪怕只生一娃,经济压力也不小。毕业十年,身边很多都是比自己小的职场小伙伴了。职业目标:冲刺总监等中高管职位,甚至总经理、副总裁级别的职位,否则就不是不进则退,而是不进则汰了。创业也是一个选择项。这时购车、改善住房需求、孩子的兴趣班费用逐渐增多,投资理财的需求旺盛,购置商业保险也成了必选项,保守估计五年下来积蓄不少于60W吧。
大学毕业后的的第四个五年(38-42岁)是家庭成长期,四十不惑的年纪,压力山大的年纪。孩子上上小学了,父母年老了。职业目标:CXO,成为自由职业者,创业。财务目标:供房供车供保险,最好滚出3套房以上,收入目标100W年薪以上,最好有股权、分红,有投资性收入。

42岁以后的若干个五年,这里不一一赘述了。还是回到1-3年的成长路径吧。

我们要思考的不是“如何好好工作去赚更多钱”的问题,而是“想赚到目标金额要用上哪些资源和渠道”的问题,后者让我们更懂得比较自身长板、短板,用好优势资源去赚钱。

工作是赚钱的渠道之一,而非唯一。如果你认真的评估了自身条件,并认为目前最合适自己积累本金的方式就是工作,更出色的工作,那就坚定的先在工作上努力。

但是务必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自己的职场核心竞争力:

(1)衡量你的时间价值,提高溢价能力

同类型岗位,别人一天工作8小时月薪过万还每年加薪,而你一天10小时月薪只有5千?

根据经验,在一家公司呆了1年还没加薪的苗头,你就得开始好好反思:为什么别人每天8小时值1万,自己每天10小时只值5千?是老板太操蛋还是自己太low?

如果是自己的工作溢价太低,那就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两方面着手,想办法提高“单位时间价值”。

(2)增加不可替代性,提高议价能力

优秀的人,总有其特殊之处让老板觉得没有这个人,是公司的损失,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缺了你,公司会少赚钱或浪费更多资源。

做企业要赚钱天经地义,做优秀员工,能凭本事帮公司赚更多的钱,和公司议价提高福利待遇也是合情合理。

(3)寻找自己的护城河,建立竞争壁垒

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权威,成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个人超级IP,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体系与知识技能体系,寻找风口乃至创造风口,引领趋势,成为风口浪尖的弄潮儿。

公司有商业模式,个人也要建立自己的商业模式,并且建立个人的BSC平衡计分卡以及OKR(年度目标及关键产出)。只有这样,才能真真正正活在当下,充分利用好眼前一到两年的时间。

这样的职业规划或事业规划才是有迹可循,才是革命性的自我颠覆与更新。能力跃迁,岗位跃迁,收入才可能倍增。

在谈到创业的话题时,京东创始人刘强东说过,创业要想取得成功,关键就一句话:只要你能够解决一个问题,那么你的项目就一定会成功

同样地,如果职场人士认真思考并解决一个问题,比如品牌、融资、营销、技术、人才等任何一个问题,做到A或A+的水平,那就不愁职业危机或事业危机,永远勇立潮头,成为商海弄潮儿。

总而言之,看五年,想三年,做好眼前一两年,就是最好的职业规划和对自己负责的人生态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业规划就是看五年,想三年,认认真真做好一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