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剡录>普读本》

原创:书山花开

一、借《剡录普读本》

暑假无事,翻看各朝嵊县志(万历、康熙、乾隆、道光、民国等县志)的复印本或pdf消闲。忽然想起《剡录》,因为这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嵊县志。

天一阁藏历代方志汇刊第445册

网上只有无标点版《剡录》,幸好曾在孔乙己旧书店买过简体标点本的《剡录》,可惜本子又旧又小,又竖排着,加的原注“跳来跳去”,阅读效果很差。于是想:假如有一个本子又大,竖排简体的,且有注释的《剡录》,该多好啊!

1985年简体竖排标点本《剡录》

没想到,一天偶带女儿去新华书店,闲逛时忽然在书柜的某个角落发现了一本叫《剡录普读本》,本子又大,纸质又好,标点横排简体,又有翻译解释,真正地让人喜出望外。一翻后面,写着“样书”,没有价格。询问营业员,说是非卖品,只看不卖的。

回家晚上网上查,从孔乙己旧书网、淘宝、到亚马逊、当当网,仅有两处显示有该书的信息,且价格不菲,询问客服,答曰已经没货了。

想到是嵊州图书馆出版的,图书馆肯定有。谁知疫情关系,曾办的借书证也不知去了哪里。

第二天怀侥幸心前去,终于看到了嵊州专柜里排着四五本《剡录普读本》,一问,说没有卡,只要绑定借书卡,手机也可以借书的。

可是等我操作时,手机怎么也扫描不进去。管理员说,可能你借的书,是本地专柜里的,——那个柜子里的书是不借的。

一看,有三本,不但没价格,连扫描的条形码也没有。可是《剡录普读本》,是有条形码的。我说:有条形码的,为什么不借呢?!

于是,千辛万苦,终于借到了《剡录普读本》。

2019年出版的《剡录普读本》

二、读《剡录普读本》

借到以后,翻读了几天,慢慢发现了一些问题。下面按页码顺序,稍加说明。

1.“杨”错写成了“扬”。

《<剡录>普读本》p1

很显然,“扬”正确的应是“杨”,杨德祖就是著名的杨修,《三国演义》中“杨修之死”的主角。尽管作为传说,真实性待考证(见上面所引论文),但也不能因此将“杨德祖”改为“扬德祖”吧。

《<剡录>普读本》p2

批注:左边是1985年的《剡录》标点本,很显然,标点有错误,因为“诏从之”是针对越州知州刘述向朝廷提出建议后的答复,不是刘所奏的内容,故不能在引号之内。

上面就是《<剡录>普读本》的内容,对原有的标点作了改正。

2.“俘馘”后没加句号,解释该词也不当。

《左传‧宣公二年》:“囚华元,获乐吕,及甲车四百六十乘,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春秋传》曰:“以为俘聝。”馘,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计数自己所杀之敌。也就是说“俘馘”,是表示这次战事的直接结果:敌人(大部分或许多)不是被俘虏就是被杀。“自是窜伏”是带来的影响,守城战事的胜利,使敌人逃窜躲藏,再也没有原先那样嚣张的气焰,敢夺城掠地了。因此,上面《<剡录>普读本》的那个断句是有问题的,相应的该书那一句解释也不够准确。

3.“间”应为“开”(尽管也看到过“间”的版本,但按意思,后者更好)。

《<剡录>普读本》p3

4.翻译时略去引用内容,意思不准确。

《<剡录>普读本》p8-9

这个翻译(解释)显得很“轻巧”,站在高处所能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呢?撰志者引用名家的话,说像顾恺之所说的“重山叠岭的风景好像互相比美,许多溪水竞相奔流”,以身说法,印证先贤美誉,充满了文化的韵味。翻译者以“一览无余”说明其高,但无法说明高处所见为何,“溪山陈象”就无法落到实处。

5.没有解释出“心丧”。

《<剡录>普读本》p9

心丧是什么样的“丧”呢?事关孝道文化,需要加以说明,最好的的办法是给个注释,即:不穿孝服而心存哀悼,犹如守丧。

6.“器度”解释不正确;“醇酒”解释错误。

《<剡录>普读本》p9-10,p54-55
《世说新语集注》

同一个人,入于两卷(古令长、先贤传),内容前略后详,需要并读。看后传,我们发现谢奕其实是个配角,用以衬托比他年少许多的谢安,用于表现谢安的慈悲和敢言。顺带地也表现了谢奕的心胸。这里令人纠结有两个:一是“器鉴”,是按前一个翻译者说的“有出息”吗?网上查词典,告诉我们的结果是:器鉴,有气魄和见识。

二是“醇酒”,是按翻译者说的“美酒”吗?一看原文,联系语境,我们会发现,作为县令,要惩罚犯法之人,请他喝美酒,一定有问题的,况且,老人喝酒后很痛苦,使得谢安这个七八岁的小孩也心生怜悯,说“老翁可念,何可作此!”老哥你这个惩罚太不人道了!由此可以断定,作为刑罚的一种,罚酒肯定不是享受,而酒必然不是美酒。故事出自于《世说新语》卷一德行篇,《世说新语集注》是这样解释的:醇酒,含酒精度高的酒。

7.解释“百里”不明典故,望文生义。

《<剡录>普读本》p10

百里,是按翻译者说的“百里之外”吗?陶渊明《酬丁柴桑》有一句叫“于惠百里”,姓丁的是柴桑县令,所以陶渊明希望他能够惠及整个县,所以“百里”是县令的代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大率方百里”。

8.将“日哦”错印成“日我”。

《<剡录>普读本》p13
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

“日我”应是“日哦”。韩愈有一篇《蓝田县丞厅壁记》,写的就是县丞,有“对树二松,日哦其间”之句。

9.“耽耽”“翼翼”解释不严谨。

《<剡录>普读本》p17

魏晋程晓《赠傅休奕诗》“赫赫应门,严严朱阙”, 南北朝谢超宗《齐太庙乐歌》“殷殷升奏,严严阶庠”,“严严”都有“威重、庄严的样子”的意思。耽耽和翼翼,出自左思《魏都赋》“翼翼京室,耽耽帝宇”,薛综注:“眈眈,深邃之貌也。”翼翼,庄严雄伟的样子。宋代朱长文有诗《春秋终讲,伏蒙知府谏议临视学舍,宴劳诸生,谨成小诗叙谢》,其中有句“耽耽黉舍尽修严,翼翼公堂骤清廓”,黉舍就是学校,也用“耽耽”“翼翼”加以修饰形容。序,指的是东西墙,《文选》“西厢踟蹰以闲宴,东序重深而奥秘。”

10.多处标点错误;将“梏”错写成“牯”;解释“梏亡”“茅塞”不当。

《<剡录>普读本》p23

标点与翻译,二者不相对应,所以出现了标点的错误。《历代咏剡文选》也收有此篇,《剡录》标点本与《历代咏剡文选》标点相同。

《<剡录>普读本》p23

《历代咏剡文选》也作“揠苗”。《<剡录>普读本》作“牯亡”,民国《嵊县志》作“梏亡”,牯gǔ,公牛。梏gù,古代刑具,即木制的手铐。梏亡,出自于《孟子·告子上》:"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亡,谓因受利欲搅扰而丧失本性。《<剡录>普读本》对此词的解释,应误记为“亡羊补牢”。茅塞,出自于《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茅塞,谓为茅草所堵塞。后人用《孟子》语意以比喻思路闭塞。宋·俞德邻《暇日饮酒辄用靖节先生》有“寸田日敷菑,常恐易茅塞”句,意思是这块心田每天需要耕耘,因为我常常担心它为茅草所堵塞(思路不通)。很明显,诗人是用了孟子“茅塞”这个典故。联系语境,作者连用两个比喻,从两个方面告诫学生,不因受利欲搅扰而丧失本性,也不要不常用脑而思路堵塞。《<剡录>普读本》翻译所说的“羊逃才修围栏、茅草阻塞以为无路”,和实际的情况,或相去甚远。顺便指出前一句“充火然泉达之端”中的“火然泉达”的比喻,也出自《孟子》,见《孟子·公孙丑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11.“罕经”或是“罕轻”之误;“硗薄”解释不当。

《<剡录>普读本》p31

“罕经”,国家图书馆藏清同治9年《剡录》作“罕轻”。下文说“使已纳者不复输,合科者不复过”,主要针对是“税重科滥”,名目繁多,重复纳税,而且再加上“催督罕轻”,催促督促以及相应的处罚严苛,所以“农人艰难”。

硗qiāo薄,指土质贫瘠,土地坚硬不肥沃。“田事硗薄”只是强调的田地土质贫瘠,与“农业收入不稳定”这一解释,有相当的距离。

12.“榛箭”只解释出前一半,将后一个“箭”字忽略过去。

《<剡录>普读本》p43

榛,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而“箭”应该是竹子。该书卷九介绍“箭竹”时特别指出“谢岩、五龙山尤多”,所以书用了“被以”,意思是覆盖,满山都是。所以“榛箭”的解释,应该为:灌木、箭竹。

13.翻译时,将“诔”错写成“谏”。

《<剡录>普读本》p64

“谏”,应是“诔”之误。诔,悼念死者的文章。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铭诔尚实,诗赋欲丽。”诔,文体名。一种哀祭文,是叙述死者生前德行、功业的韵文。此指该文体的韵文。

14.前一文,“建饰”只解释后一字“饰”,忽略更为重要的前一字“建”。

《<剡录>普读本》p71,115-116

前后并读,后者为是,因为“建饰”自然包含修建装饰,不仅仅是“修饰”。

15.“扶匐”解释错误。

《<剡录>普读本》p73

扶匐,就是扶服,同“ 匍匐 ”,意思是伏地爬行。踉跄:走路不稳,跌跌撞撞。显然,前者的解释(“伏地爬行”),更合语境和词义。

16.“止宿”解释错误。

《<剡录>普读本》p75

止宿,停留住宿,意思是留宿。《幽明录》写得更细,“酒酣作乐,刘阮欣怖交并。至暮,令各就一帐宿,女往就之,言声清婉,令人忘忧。”所以,翻译者将“止宿”释作“结束”有误。

三、读后点滴感想

1.既然将此书定位为普及读本,理应大量印刷,明码标价,“飞入寻常百姓家”,但现实是,奇货可居,甚至束之高阁,普通读者难以借到或买到,岂不“名不副实”?

2.如果定位在普及读本,那么,应对广大读者负责,就不应该这么草率:原标点本没错的,该书标点错处较多;同一内容,解释前后不一,释译者水平参差不齐,有几处连初中生都懂的知识释译者居然浑然不知;咏剡诗作为最重要的一部分,却以仁智异见为借口,不作任何的注释,是内容方面比较严重的缺失;地理有沿革,名称有变化,既然要和实在的现实产生关系,就不能没有针对地名等详尽的说明(或说明现况的图片)。

3.我以为翻译《剡录》所有文字没有必要,因为如有一定的注释,理解自然顺畅无碍,翻译徒然增加篇幅。若对诗或文中的地名、人物、典故及相关的情况作些解释或说明,则不仅可以扫清阅读障碍,还能借助古籍的阅读,产生对现实的直接联系,增强爱嵊爱乡之感,使《剡录》发挥更大的价值和作用。

4.既然要普及《剡录》,则需要有更多人的参与。一则古籍断句错误难免,注释翻译更难,“兼听则明”,有助于提高标点和注释的质量,二则参与的过程,本身也是普及的过程。


笔者不揣浅陋,信口而谈,期以抛砖引玉,错误或不当之处,敬请谅解或指正。

(此文已在“今日头条”首发并审核通过)

如有时间,将陆续发布嵊县志的部分标点和注释(将pdf格式竖排繁体转为直排简体字极难,软件识别率之低超乎想象,差不多字字需要电脑键盘输录;将从未作过断句的文本断句,加标点,很难,遇到不理解或不知词义的,几乎让人绝望),届时敬请批评指正。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剡录>普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