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致远】好老师是如何炼出来的

【书香致远】好老师是如何炼出来的

——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

文‖张爱敏

读完常生龙老师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是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捷径,是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必经之路。好老师就是这样炼出来的。

在第一辑“教学即创造”中,我们跟着常老师读《做一个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找到了让学生喜欢的诀窍:蹲下来,让自己变成孩子,遵循教育的规律,时刻以身示范;追随夏昆老师的《教室里的电影院》,我们体悟到“教学是一场充满未知的探险之旅,用电影做媒介,构建学习共同体,是挑战,也是机遇。就这样,教育的美好在此演绎,师生彼此赋能,彼此成全,彼此成就”;沿着《我是一支爱写作的铅笔》中写作工作坊的路径,我们发现其实每一位教师都是美好课程的设计师,当我们调动一切资源时,会发现其实“方法总比困难多”“为师之爱就是谱写教育的传奇”;在迈考特的《教书匠》中我们发现“迈考特就是世界上最好老师的典范”,他积极主动去探索教学的奥妙,他创设出稀奇古怪地教学情境,与学生一起探究,一起成长。正是如此,学生越来越活跃,越来越自由,越来越自信……

总之,当我们历经课堂上的行云流水的酣畅,遭遇磕磕绊绊的沮丧,以及最终达成目标的欢心和愧对无解的烦恼,从而不断激励自己远离舒适区,激发创造潜能,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也能在陪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更好的体悟教育的价值和使命。

在第二辑“教育即生活”中,我们读《别让童年在信息时代消逝》,探寻童年的秘密,重新发现童年:实施道德重建,积极探索教育转型的途径,尊重学生个性,进行沉浸式学习,让学生爱上学习;在《要善于讲故事》中,我们触摸到故事的温度、高度与力度,它可以滋养想象力,具有疗愈之功能;读《解开爱和理解的密码》,我们再次感受《非暴力沟通》的奇迹,倾听比表达更重要,要学会与自己握手言和;《名师成长之路》再次告诫我们,名师成长没有捷径,唯有阅读,反思与实践,神清气闲之中,物我相忘之时,才能抵达成师生的精神栖息地,让教学生涯也充满激情。

总之,教育即生活,教育必须融入儿童的生活。社会的生活中,才能发挥更好的效益。要永远爱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儿童最为珍贵的品质,这是建立在儿童具有丰富的自我生活的基础之上的。因为有了好奇心,儿童就会对周边的事物、大千世界产生太久的欲望。而社会生活则为他们的持续探索提供各类基础。

在第三辑“教育即社会”中,我们反思“为什么学校是一个让学生变笨的地方”,《孩子为何失败》中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警醒学校和教师要谨慎判断自己工作的性质和价值,要最大限度地在思想、言语和行动上给学生自由,要善于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要通过“模仿力、规划力与诠释力”三项指标来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教给学生最有用本领,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各种能力;特别是读《海伦娜的奇迹》中《老师,你会不会回来》《美国最好的中学是怎样的》《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点燃孩子的学习激情》《夏山学校》《窗边的小豆豆》等书中,我们捕捉到学校最美的模样,教师最美的姿态,生活最好的教育。

正如常老师所言“学校要为社会培育人才,学校自身就必须是一种社会,要具备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学生在校园里过的生活,应该与真正的社会生活是一致的。在这样的状况下,学生才能更容易获得直接的社会经验,更敏锐的体察社会的需要和价值取向,通过体验式的学习,实现书本知识向生活实践的迁移。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本领”。

在第四辑“理论即支点”中,我们澄清了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孩子的自我发展,要认识儿童,懂得儿童的秘密,要在儿童敏感期构建秩序感,进行创造性工作;要跟着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叶圣陶等先生学做好老师,读懂了学生,就做对了教育;要善于研究教材,读懂课标,构建课程体系,站稳课堂……修炼心智,在专业学术、综合统筹、开拓创新、尊重包容、责任道德等方面提升自己,占领未来教育制高点,从而不断获得巅峰体验,感受教育实践活动的各种乐趣。

在第五辑“变革即未来”中,常老师以具体案例告诫当下的教师,我们正身处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教学大变革时代。智能设备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改变着教师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对教师教的方式以及学生学的方式,也是一种颠覆。教师只有对此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激发自我革命的内驱力。能够成为这场教育变革的亲历者、参与者和实践者,是一件令人非常自豪的事情。

总之,一间教室,就是一个世界。教师的视界,学生的世界。无论身在繁华都市,还是乡村边疆,足不出户,依然可以阅尽天下事。阅读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也是造就名师的最佳途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香致远】好老师是如何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