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计划持续难产中,怎么破?

元旦假期,孔老师就带着我们几个弟子一起做新年计划的培训。然而,一周快过去了,我的新年计划还在难产中----拖延一周,似乎还不算严重。

最近在长投学堂学习理财,昨天听完了开课前必读书目《穷爸爸富爸爸》并做了思维导图。回想一下,这本书我至少在十年前就听说过,被强烈推荐过,然而十年过去了,这期间我买过少说50本书,但是我就是没有买这本十年后依然畅销依然被强烈安利的书。。。。。。我陷入思考:如果十年前我就去看了这本书,我的人生会有什么不同?(有点后悔的小苗头,打住)为什么我不去买这本书?为什么这件事能拖延十年?

今天,我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理论上来分析一下拖延的原因以及如何战胜拖延。


认知层级

《教父》中说: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从上面这句广为流传的话中,我们应该明白:人生而平等,但认知差异却是客观存在的。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普通人看到现象,聪明人看到逻辑。。。

热闹和门道,现象和逻辑就是认知层级的区别。

网上有认知层级的四层论,五层论,七层论和九层论。。。

我综合了几种认知的五层分级,如下图所示:(个人理解综合的,可能有些层级不能完全对应)

信息从五感感受而来,知识是从信息中总结出来的对我们有用的信息。(何为有用?见PS)

智慧是系统化的知识,是知识的底层逻辑,是知识背后的本质。思想是对本质的思考。

PS:李笑来说:所谓“知识”,指的是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而且从长期来看,更有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也就是说所谓“知识”最终只不过是一些信息,然而他们也不是任何信息,而是“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且“更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结果”的信息。所以说知识是从所有信息中提取的、具有以上两大特点的信息。



对照了一下,目前我刚刚可能达到实践派。过去读过的书,自以为知道的道理,都在理论派层级。为什么懂了那么多道理,还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没有去践行。认知不引起行动上的改变,道理再正确也没有用。

回到拖延的问题上,拖延去做某事的原因,在认知层面上的问题有:

1、不知道自己需要:就像《穷爸爸富爸爸》那本书,我迟迟不买是因为我以为自己不需要。理财的书有啥好看的,我又没财可理?理财都是有钱人的事儿。。。首先对这本书的认知有问题,其次对理财的认知也有问题

2、不认为它重要:关于新年计划,很早前就看到说有目标有计划的人生比没有计划和目标的人生会成功很多。道理认可,也知道,但是没有真的去践行,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这就引导另外一个问题了,为什么知了不去行?因为知和行之间还需要有一个“信”。这个话题明天再继续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年计划持续难产中,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