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计算简史中的“开拓者”们

曾听过这样一则趣闻,各种现代发明都是懒人智慧的结晶,懒人是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所以,我们得好好感谢这些懒人们,不信你看:

懒得走路的人发明了汽车、火车、飞机;懒得劳动的人发明了播种机、拖拉机、收割机;懒得做家务的人发明了洗衣机、吸尘器、洗碗机……

乍一看确实很有道理,不过科技的发展真的与“懒”有关吗?趣闻终归是趣闻,博诸君一笑是它的使命。真正要说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谁有关的话,有一个词一定不会错,那便是:聪明人,亦或是,开拓者

从古至今,愚人有之,智者有之,堕者有之,勤者有之……他们的说话方式、行事风格或多或少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印记,有的在时代更迭中泯灭,有的在世世代代中流传,甚至每一次的时代发展和技术革新都倚赖于那些留存下来的被我们时常称为“人类智慧的结晶”。

不过要讲完这些“聪明人”的事儿,估计几天几夜都讲不完。结合当下越发深入人心的编程教育,今天,我们就来专程聊聊历史中的计算思维,去看看当年那些解决了历史上的计算问题的聪明人的故事。

说到编程,关于它的一个教育培训机构,猿编程,你一定听过。作为少儿编程品牌,猿编程,致力于通过教授编程知识,着眼于孩子的未来,打造适合他们体系化学习的编程课。让孩子们从编程代码出发,去探索更多的未知世界,并更具创造力和想象力。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学习编程课程,去感知抽象的计算思维。猿编程特别编写了一本介绍计算思维的百科书——《聪明简史》。

本书分为14章,涵盖了从算筹的出现到计算机的发明,再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及量子计算机的展望等诸多内容。全书以生动的语言和纵观古今的视角,帮助孩子构建跨越时空的全局认知,让孩子在计算思维的历史长河中徜徉,让寂静的历史和沉睡的发明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写给孩子的计算简史吧。计算在现如今对我们而言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可是对于我们的先辈来讲,计算其实挺复杂的。不信你看:

在商周时期,也就是距今3000多年前,那时候人们大多用手指、石子、绳结数数。可是这些计数方法太过耗时,为了数更大的数和进行大数的运算,人们发明了算筹。

什么是算筹呢?算筹就是一些长短一致、粗细均匀的小棍,通常用竹子或是木头制成,它采用纵式和横式两种摆放方法来表示数字1-9。你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平平无奇的小棍,它们可是能帮助人们分分钟清点大数据呢。

我们引以为豪的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就是在1500年前利用算筹把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了小数点后7位呢。虽然现在圆周率的数值已到小数点31.4万亿位了,可在当年祖冲之的3.1415926这个推算记录可是保持了大约1000年呢。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发现算筹已不能满足日常计算所需,再加之算筹虽然是一个很厉害的计算工具,但学习起来却并不简单,而且只有达官贵人才请得起老师教授。

于是,一个名叫“算盘”的计算工具,在汉代应运而生。这个由木头和竹子做成的计算工具,材质轻便,构造简单,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只要记下朗朗上口的珠算口诀,就能快速计算,比算筹容易多了呢。

在明代,我国的珠算家程大位完善了珠算口诀,加减乘除一应俱全,大大提升了珠算的计算速度,就连口诀里的“三下五除二”还演化成了一个汉语成语呢。

虽然从最原始的手指、绳结数数来看,算筹的出现到算盘的普及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但是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更加高效、准确的计算,相较于此,算盘实在太过小儿科。

在历经计算尺、加法器、打孔卡制表机的发明后,终于在1945年美国的科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和计算机应当采用二进制表示数字的提议后,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其构想下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

从此,我们进入了计算机时代。随着美国计算机科学家格雷丝·霍珀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编译器后,高级语言的逐步诞生已经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相继问世,地球变成了地球村,互联网链接起了世界各个角落。

如今我们已然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机让很多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书的最后还附了一页“聪明人时间线”,从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到2020年的潘建伟,关于计算史上26位“聪明人”的发明故事,时代更迭不止,这些智者探索不停。

我们坚信在一代又一代“聪明人”的努力下,也许在今天对我们还遥不可及的事,在不久的将来它们就会变为触手可及。时代的发展在继续,这些“聪明人”亦或是“开拓者”的故事也在继续,敬请期待,静候佳音。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计算简史中的“开拓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