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混迹IT职场系列]一、转正的那些事儿

 

 讲起转正,是每个IT人进入职场后要面对的第一关,只有越过这第一关卡才能更加顺利玩弄职场或被职场玩弄或互相玩弄。

 很多人觉得转正只需自身努力即可,譬如有句话叫做 “只要功夫深,铁针磨成棒”。其实不然,职场和踢足球一样是一个团队活,要想顺利成为其中一员甚至是核心人员那就要学会和团队一起努力、和团队一起成长,在这个纷争烦扰的年代,混的一般往往等于没混。

 

案例一、一个人的战斗

  小A是新入职的程序员,之前在一家软件公司从业一年后跳槽到一家规模稍大的公司。

  不过接下来面临的是一个转正的考验,考验期是一到三个月。其实很多员工都会在1-2个月内提前转正,除非是能力实在太一般的人。

  公司同期入职的新员工有3个,分别是销售、编辑和程序员,其中小A是后者。在企划部的新人培训中,小A第一次看到了其他两位并腹做战的兄弟们。

 

  小A的工作比较单一,全权负责其中一个子频道网站的开发,前任开发人员辞职时连根羽毛都没留下来,于是小A只能通过连续加班加点来熟悉代码和二次开发,整天除了埋头代码就是整理文档,任何公司活动包括企划部安排的务虚讲座都不参加。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负责的网站二次开发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在当月考核中得了优,如果下一个考核依然是优即可实现华丽的转正。

     不过第二个月出问题了,项目经理告诉小A,他很想这个月再给他一个"优"因为他的代码写的值这个价,只不过项目经理的评分只占50%的比重,企划部给他打了一个”中“,原因是企划部认为小A”对企业文化认可度不高“。

    最终结果是销售和编辑提前转正了。小A 被告知仍然需要三个月的考核期。

 

点评:

 1、不要把全世界都抛弃只剩自己一个人,一个人的战斗太累而且功半事倍。

 2、在职场中必须要搞清楚你的顶头上司是否掌握你的生杀大权,如果否,则一定要寻找到这个人或者机构。

 

 

案例二、兄弟情

   小A、小B、小C是同学也是同期进入公司的试用期员工,也是学校推荐的佼佼者,三个人均为java方向的程序员。

  三个人很兴奋,那晚三人在大排档把酒言欢,喝到兴奋时当即表示要荣辱与共、生死相随,不求同日转正只求同日被辞退。

三个人很努力,项目互相帮助、出现技术问题一起解决、有责任三人一起背黑锅。

    半个月后,部门经理通知他们,这次转正公司只需一位正式员工,这也意味着有两个人会被ctrl+delete。

    那晚,三个人没有在一起吃饭。

  几天后。

    小A告诉小B如果有一个要被刷掉,他愿意把机会让给小B,小B感动的泪涕同喷。

    小B和小C吃饭时,小C告诉小B既然已经到了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就公开公正透明的竞争一把,万一有人出局大家以后也会互相帮助。小B当时很想把饭盆扣在小C头上。

    三个人于是出现出各种不同的状态:小A稍有松懈,代码工作没有以前这么积极而是混迹于其他部门产品的了解和同事人际关系中;小B愈发努力主动经常加班,  他唯一的目标就是超过小C,甚至晚上做梦出现了掐死小C的场景;小C努力的更加变态,甚至通宵加班写代码。

   两个月过去了,到了试用期员工的考核期,结果出人意料。小A被调入公司最核心的产品部门,小B和小C同时转正,只不过职位都是技术部最最底层的开发人员。

 

  点评:

   1、职场中没有兄弟情。如果出现利益冲突,荣辱与共这四个字是不存在的。

   2、保持良好的正向竞争心态是很重要的。案例中小A属于无心插柳柳成荫型

   3、职场和赌场是一样的,真正的赢家永远是庄家。有时为了考核和考验你们,会放出一些故意让你们产生竞争行为的决定。

  4、公司真正喜欢的”团队融洽“并不是希望看到各种一小撮员工独自成为一个小集体,这对公司决策的贯彻执行没有什么好处。

  5、认清形势,对公司的每一个决策都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不要只从字面上理解,要真正学会理解这些决策背后的含义,这对转正后升迁尤为重要

 

 案例三:编辑部的故事

    小A是一个女编辑,刚进入公司编辑部。部门同事很多并且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网站某个子频道的内容编辑,这些小组都受命于部门的副总编。

   小A的试用期工作是分别辅助三个小组完成内容审核工作,这里的审核其实就是审核错别字,内容方向上的把关与她无关。同时其他一些工作就是帮各组跑跑腿,往副总编办公室送送资料。

    小A很努力,工作自然完成的非常到位,有时还会添上自己的美文美句,得到各组的极大好评。

     一段时间后,A组组长张姐大为赞赏小A的工作认真负责,小A那天感觉如同夏天喝完冷饮般的爽。

    一段时间后,B组组长吴姐建议小A转正后留在她的组里发展,小A那天第一次感觉自己的前景一片光芒。

    C组的组长刘哥同时也向小A伸出橄榄枝。

 

   不过到了向副总编述职,并进行新员工考核时发生了让小A无比尴尬的事。

    张姐私下找小A谈心,暗示小A在向副总编辑汇报时表明B组的稿子”相对最粗糙“,譬如体现在”从小A个人角度“认为B组的稿子错别字最多。

    吴姐的暗示和张姐很类似,也是希望小A汇报时黑A组一把。

   刘哥的暗示更加简单,暗示小A在汇报时只说”最向往的是转正后去C组工作“。

    小A纠结了,迷茫了,接连几天都没睡好觉,黑眼圈浓了一圈,不过却可以省去了平时上班化妆的步骤。

  当小A战战兢兢去副总编那汇报时,她最后奔溃了,和盘托出了汇报前三位组长找她暗示的话。

  副总编火冒三丈。当即向三位组长了解情况。

   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

  1、张姐表示小A工作能力很差,从来没有获得该组认可,更不可能找她暗示什么。

  2、吴姐和张姐的话 竟然雷同,并把小A的工作能力贬低数倍。

  3、张哥还算嘴下留情,只是说”并不希望小A留在C组,去其他组都可以“

 

   副总编告诉小A,查无此事,建议小A好好反省,需要再试用三个月。

    小A和小伙伴们彻底惊呆了。

 

点评:

1、试用期是职场“站队”的最尴尬时期,此时如果不站队各个“派别”都会排斥你,如果你站队你就必须说一些“自己不喜欢的话”。

    2、副总编其实是“敲山震虎”,不代表他并不了解三个组在互相 死磕。从他规定试用期员工必须向他述职这个规定就可以看出。

 

本期练习题,如果你是上面的编辑小A ,你会怎么做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