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底线是不违反刑法

记得2002年左右,当时我们也是血气方刚的年轻小伙子,单位领导考虑比较周全,专门请大咖给我们一千多人上了一堂法制教育课。上课的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对当时年轻的我来说很震撼,记忆犹新!不过,虽说我终生难忘,感觉说到心里了,但是终究年轻理解不深领悟不透。当时老师说的这句话是“做人的底线是不违法”。

作为年轻人来讲,被教诲的比较多的就是 “做事先做人、好好做人”,也确实是,我们在职场上打拼、在江湖上活,做事先做人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础。但是究竟怎样才能好好做人,做人的底线究竟是什么?其实我们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往往大多数人都是云里雾里、不清楚的。自从学习法律之后,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认为“做人的底线是不违反刑法”。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分为合法行为、侵权行为、违法行为、犯罪行为等,犯罪行为就是违反刑法的行为。触犯法律的是行为,受到处罚的都是实施行为的人。

2019年的4、5月份,我接触到2个案件,一位是工作了6、7年的年轻人,卷入了他们公司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5月份,一个刚毕业1年的女生,无端的被卷入了他们公司的诈骗案件中,按道理说,大学毕业生都是高素质人才,在上海也是想着好好工作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结果为什么都出乎自己的意料呢?从一些案例中可以判断,其实我们普通人、尤其是青年人对做人的底线有时真的是不清楚的。


为什么青年人对做人底线不清楚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创新和犯罪其实是一线之隔。按照国家法律文书公开大数据统计,2012年以来,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金融诈骗罪等在2013年到2017年是逐年增多的趋势,这个时间段也符合我们国家提倡的大众创业万中创新时期,例如在互联网金融创新这个时代,成就了一些人但坑害了更多的人。

第二个原因是存在侥幸心理。有些年轻人一心想赚快钱,殊不知,我们国家也和世界各国一样,赚快钱的办法都写在刑法当中,这句话是真的。

第三个原因是自己不懂法不知法。参加工作之后,因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无法判断工作的单位是不是在从事犯罪活动。

主要的原因是这三点。对未来的年轻人来讲,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在工作中引起重视。

一是学点法律来防身,分清概念找准底线。简单讲,侵权行为可能涉及赔钱,这是民事责任;违法行为可能涉及被罚款或最重行政拘留15日,例如违章停车这类就是违法行为,要承担行政责任;犯罪行为可能失去自由失去生命,这是刑事责任。所以我们青年人要学习这几个概念,决定好自己的底线在哪里。

第二点是要坚持正念。坚持从基础开始,不赚快钱,对于赚快钱的人来说,刑法总有一款罪名适合他。

第三点对于创新者来讲,想办法做到合规,用正念、诚信去经营,处理好创新和犯罪的界限。

第四点对于新进职场的青年来说,加入公司之后要多个心眼,看看公司业务有没有需要政府许可经营的,如果有就要看一看公司有没有牌照,有没有行政许可证,只要有拍照被卷入刑事犯罪的概率就下降很多。

总之,我们青年人刚踏入社会,真的很需要清楚“做人的底线究竟是什么”!怎么做?既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又能够顺利的实现自己的梦想、过上幸福的生活呢!我的建议就是坚持“做人的底线是不违反刑法”,否则刑法第十修正案之后,469个罪名,总有一款适合你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人的底线是不违反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