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偶得

        谈赏石,离不开三个要素:即天然、审美与中国文化。

        首先,从客观物质上来讲赏石是一种自然界的石头(岩石矿物的集合体),是由物质在地壳深处结晶、元素交换、挤压变形后形成的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矿物集合体,在地表环境中受到搬运、侵蚀与风化作用的结果,这期间的化学物质交换过程、地质环境变迁过程、地质营力累积作用之微妙与复杂,非仅有几千年历史的人类所能全然解释与认识。

        赏石可贵,概因其出自天成,是大自然的设计,并且,它和珠宝玉石、矿产资源一样,都是非可再生资源,每一块赏石,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这本身的魅力与难度非人为艺术品可相比较。如果你有机会看一看显微镜下的微观矿物晶体、非晶体集合体所组成的奇妙世界,并读懂元素在微观的排列结构框架与宏观的岩石矿物所呈现的惊人映照,便会更觉其中的乐趣。至于几百万、几千万、几亿、几十亿年来地质作用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多么漫长与难得,更是无以言状的。

图片发自App

      其次,赏石是指人们认为具有观赏性的石头,离不开主体对客体的审美,也离不开对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理解。一块璞石,经审美再创造与搭配经营布置后,方能将其大格局突显出来,不落俗框,成为艺术品,别是一番学问与智巧。

        对赏石的审美标准,往往不以美丑之论,却有雅俗之分。关于欣赏标准,古有“瘦、皱、透、漏、丑”,今有“形、质、色、纹、韵”之说法。并且,古时赏石以造型石为主,其瘦也并非现在意义上的胖瘦,而是指没有多余的、影响整体气韵的部分,在适宜。对此,明末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曾细细列举:此通于彼,彼通于此,若有道路可行,所谓透也;石上有眼,四面玲珑,所谓漏也;壁立当空,孤峙无倚,所谓瘦也。然透、瘦二字在宜然,漏则不应太甚。若处处有眼,则似窑内烧成之瓦器,有尺寸在其中,一隙不容偶闭者矣。塞极而通,偶然一见,使与石性相符:瘦小之山,全要顶宽麓窄;石眼忌圆;石纹石色,取其相同;石性,则不可不依,拂其性而用之,非但不耐观,且难持久。

        可见,赏石的审美不在于其规整性,在于意趣、表现性,也许是一种“丑”。而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美学理论不断刷新,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赏石的审美标准必然在提取传统精华之上,朝向更多元、多学科交叉方向发展。如果赏石的标准是唯一的、规范的、不再变化的,赏石,以及其它各类艺术门类,便都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图片发自App

        另外,赏石的审美,往往与对书画艺术的理解相通,与对中国艺术的取境、意境的理解密不可分,也与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不谋而合。

        石与书法,从有文字以来就有诸多联系,如摩崖刻石、碑刻、篆刻等等,但具有书法意向的观赏石,则是非人工介入而形成的存在,更需要观者对书法这一艺术形式有所了解。书法以线条的组合、变化来表现文字之美,是具象与抽象的统一,历来被人们誉为“有情的图画,无声的乐章”。“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同样,人们常常以石悟道,一方石的气象、格局、气韵,大约相当于其神采,有异曲同工之妙罢。

      石与相历来也是密不可分的,人们看到一块石头,往往是先见其相,再受到诸多的启发想象,进而把赏石当成出自自然、天工之手的艺术品。“然造物鬼神之技,亦有工拙雅俗之分,以主人去取为去取。”眼见为心相,每个人由于阅历与知识结构的不同,观看的角度会有所不同,所引发的联想也会不同。对于某个石面意象的理解,是对观者形象思维的考验,拿画面石与画石来说,需对石上画面的构图表现主题、意境韵味先有成局,而后才敢着手加工,如选取不当,其成品效果就可能大打折扣。

        再次,赏石自古是中国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爱物,君子常以玉之温润比喻德行,家中有石为安,亦有苏东坡供石、米元章拜石之佳话,可见赏石与文化向来密不可分。可以说,赏石若没有了思想文化内涵和意境美,就成了敛财的一种工具,徒然只剩物质躯壳和展出形式而已,满足不了人的情感需求,无法起到养正、提升修养的作用,更无法形成赏石文化。


图片发自App

        因此,笔者以为,独一无二、天然是赏石的物质特性,传统文化是赏石的血脉与土壤,而审美则是赏石的发源与发展的动力,这三种要素共同诠释赏石,方能真正开启新时代赏石界的大格局、大气象、大境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赏石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