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第20篇日更文章
时隔数年,我重读了《简单的逻辑学》,有收获,也有遗憾。
这本豆瓣评分7.4分、仅156页的小书,编辑称之“大隐隐于世”;著名行为学家孙路弘做序,认为“全民注意素质,消除社会现象中的逻辑紊乱症候群“,可从这本书开始。
两人都对本书推崇备至。
其实,本书正如作者丹尼斯·麦克伦尼所言,是“现实应用指南“,给逻辑学的门外汉,介绍逻辑学的基本原理。
对于读者来说,它更像一个逻辑学入门读本。
01
逻辑学源于古希腊,由亚里斯多德发起,后成为西方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历史上,少有逻辑学的影子,或许战国墨家、名家隐约有些萌芽,但后来也没有得到发展。
作为中国读者,平时多少会用到逻辑学原理,比如数学计算。但是,谈及对这门学科的了解,许多人就会两眼一抹黑,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从定义上看,逻辑学是一门关于思维的学科,帮助人实现清晰、高效地思考,研究的对象是真相。
比如,一个逻辑学家虽未亲眼见到,就可从一滴水推断出“尼亚加拉大瀑布”存在的可能性。
不夸张的说,掌握了逻辑学这门手艺,你就是“福尔摩斯”,通过对方的言行,就可推知他试图隐藏的信息。正如一句成语所言,“窥一管而知全豹”。
现在,有一个成为推理高手的机会,已摆在你的面前,虽然只是入门篇,也值得你一看究竟。
本书分为五章:
第1章学习逻辑学的思想准备,本章介绍了思想框架,大致按照“事实-观念-语言-真相“的线索,读过之后,会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
第2章逻辑学的基本原理;第3章论证:逻辑学的语言。这两章分别介绍了逻辑思维的原理、形式,是本书的重点章节。
第4章非逻辑思维的根源;第5章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分别介绍非逻辑思维的根源、主要形式,其中第5章28种非逻辑形式,让人眼界大开。
全书层次分明,简明扼要,章下又设许多小节,多的则千余字,少的仅有百余字。
我前后读了8个小时,便读完了。整体上,对逻辑学有了粗浅的了解,但有些意犹未尽,对逻辑学也产生了浓厚兴趣。
02
本书的几大优点:
(1)简单易懂。
不管有没有基础,都能理解书中的内容,书里举的例子都很简单。
(2)观点深刻。
一些观点对日常工作、沟通、写作等都很有帮助,值得你记在本子上。
比如:
“许多错误的产生源于我们注意力不够集中,尤其是在面对相似的情景时。”
“语言和观念的匹配度越高,沟通就越清晰、越有效。”
“为了使论证正确有力,我们必须关注其事实(内容)和形式(结构)。
作者的话语具有化繁为简的神奇魔力,好句子在书中随处可见。只要你吃透一句,就会大有收获。
(3)条理清晰。
相对于专业的逻辑学书籍,本书简洁明了,提纲挈领,将逻辑学的理论框架,都一一列出。
例如谈及逻辑学的基本原理时:分别对同一律、持中律、充足理由律和矛盾律进行了简述,并举了例子,让读者一下子就明白了基本原理。
(4)辩手的好教材。
我们对辩论赛都不陌生,如果你欣赏辩手的风采,也想过把瘾。那么不要错过本书后面的章节,关于非逻辑思维的要点,都将成为你的有力武器。
03
凡事都有两面,本书除了优点,还有一些缺点。
(1)个别内容太过于简单。
比如“稻草人谬误”,在书的封页提出来了,具体内容却写得云里雾里。对于没有基础的人来说,根本不明白何为“稻草人谬误”。
(2)本书内容属于“传统逻辑“一类,逻辑学中的非主流。
内容比较传统,与当前流行的“现代逻辑”比,显得落伍和非主流。但作为新人来说,从传统逻辑入手,也算是一个合理的途径。
想要全面了解逻辑学的读者,最好再阅读专业一点的书籍。
(3)推荐序的水平,实在不敢恭维。
看过本书的许多人,最诟病的一点,就是推荐序《学点逻辑》。
孙路弘开篇就给“80后”扣了一顶大帽子,“几乎所有的失误都与逻辑有关”。
作为一名80后,可否恳求孙老师明确一下:A.这些失误都是什么?B.根据这些失误,推知的原因是什么?C.这些原因都与逻辑是什么关系?
前提不明确,你就得出了这个结论,真心看不懂。
还有这段:
“所有与素质有关的恶劣、低俗和浅薄,其本质原因都与逻辑有关,是缺乏逻辑的基本知识,缺乏运用逻辑的基本能力,缺乏逻辑的思维方式的表现。”
我就想问一句,素质什么时候跟逻辑有关系了。
素质高就代表有逻辑,素质低就代表没逻辑?
04
本书比较适合非专业人士阅读,难度低,易上手,可轻松了解逻辑学的一些内容。
作为培养兴趣的入门书籍,还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想通过本书,全面掌握逻辑学,显然是一种奢望。如果你想成为“福尔摩斯”一样的推理高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小结:
逻辑学是发现真相、开启智慧的学科,构成了语言学、科学、历史、数学等学科的基础。
逻辑学又是一门艺术。
正如编辑所言,逻辑之艺术是人类生活中行动与思考的核心所在。
所谓瑕不掩瑜,这本书还是值得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