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本科举录扯一扯之【明代怎么考试】

黄宗羲在《天一阁藏书记》中的第一个观点——“读书难”的论证,是从大骂科举制度开始的。他写到:

“自科举之学兴,士人抱《兔园》寒陋十数册故书,崛起白屋之下,取富贵而有余。读书者一生之精力,埋没敝纸渝墨之中,相寻于寒苦而不足。每见其人有志读书,类有物以败之,故曰读书难。”

翻译成今天的表达方式如下;

自科举制度建立后,读书人开始沉溺于那十几本毫无思想性的应试教材,一幕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人生活剧持续上演。如此这般,读书人一生的精力,埋没于僵化扭曲、功利十足的精神境界,再无人甘守清寒寂寞,去探索多元、独立的知识。如今的读书人,始于立志求学,终于物欲功利,前赴后继,不胜枚举。所以我说——读书——其实很难。

黄宗羲真的是一个超越自己时代的思想家,他一针见血的指出了科举制度存在的问题。但是当我们用逆向思维去理解黄宗羲这句话的时候,就可以洞察到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科举考试 对传统中国读书人价值观的塑造——是“无远弗届”“深入骨髓”的。

黄宗羲说这段话虽然已经是大清了,但他痛恨的实际上是明代的科举和官僚体系,毕竟明王朝的覆灭是黄宗羲心里永远的痛。而且清代科举制度在整体上也是照搬了明代的基本框架,如出一辙。一般认为,我国科举制度萌芽于隋唐,发展于两宋,成熟于明代,终结于清末。明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可以说是发展到了顶峰,下面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

明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大概可以用“两大阶段”“三级四试”这两个关键词来总结。

一、两大阶段,指的是预备考试阶段、正式考试阶段。

所谓预备考试阶段,通俗点说,你必须获得“童生”资格,才具备报名参加国家正式的三级考试体系的资格。那么这个“童生”资格如何得到呢?是不是凡是儿童就是“童生”呢?当然不是。

童生是一种基础学历,也是考试考出来的。

读书人在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之前,首先要接受由本县知县主持的考试,俗称县试。县试通过后,再接受由知府主持的府试。府试及格的称作“童生”。取得童生身份后,才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由于有的人多年参加县试、府试方才成为童生,或者有的童生多次参加科举的院试都没能通过,所以童生的年龄不一定都小,甚至有白发老人。

而正式考试,就是指已经获得“童生”资格的读书人,才有资格参与到国家组织的高规格进士科的考试中。

二、三级四试,指的是国家级进士科考试的三个级别四次考试,初级为院试、中级为乡试、高级为会试和殿试。

1.初级考试——院试

院试是国家科举考试的最初一级,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主持考试的长官是学政。学政由皇帝任命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六部等官员到各省去任职,任期为三年。学政在任期内,要依次到所管辖的各府、州去主持考试。

院试又分岁试和科试两种。所谓岁试,即俗话所说的童生考秀才,通过岁试,童生就算是“进学”了,成为了国家的学生,称为生员、秀才。这些秀才被分别安排在府学(属于府一级的国家学校)或县学(属于县一级的国家学校)内,虽然他们不一定真的到那里去读书,但是他们在名义上属于这些学校的学生。我们在文献中看到的“府学生”“县学生”就是这么出来的。做了秀才,地位就比普通人高出一等,见了知县可以不必下跪,官府也不能随便对他们动用刑罚,这是有政治待遇的。

秀才的社会地位虽然是终生的,但是并不是想去考乡试就可以去的。要去考更高级别乡试的秀才们,还要参加一种秀才内部的选拔考试——科试,科试通过了,恭喜你,你就不是普通秀才了,你是一个有资格考乡试的秀才了。科试没过,你还有补考机会,叫做补遗留。

与府学、县学这些与学校体系平行的,明代还存在另一套“高级学校”系统——国学(太学),入国学者为国子生,国子生又细分为:府、州、县学生员,贡入国学者,称监生,凡入国学者,可以入官,也可直接参加乡试或会试。王守仁就是以监生身份参加考试的。

2.中级考试——乡试

乡试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三年考试一次,一般在子、卯、午、酉年举行,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闱指考场)。乡试考三场,八月初九日考第一场,十二日考第二场,十五日考第三场。当然也有例外,正统三年顺天府乡试就因为考场发生火灾,第一场推迟到了八月十五,之后的考试也因此顺延。三场考试的具体内容因为跟会试基本一致,故而将在后面的会试里说明。乡试的考场纪律就很讲究了,搜身、封闭考场、糊名、誊录等等后面更高级别考试里面有的手段,乡试都有。

乡试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所以又称乡试榜为“桂榜”。乡试取中的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乡试中举称乙榜,也叫乙科。发榜后要举行宴会,宴请内外帘诸考官以及新科举人。考中了举人,不仅可以参加全国性的会试,就是会试未能取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但是总体上,举人级别在明代而言,只能当到中下级官员,毕竟,更高级的进士有一大堆呢,学历差距摆在那里。

3.高级考试——会试与殿试

会试和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其中会试是带有决定性的考试,而殿试只定名次,不存在淘汰问题,所以归为一个级别是说得过去的。

先来说会试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性考试,因为在会试第二年春天的二月在京师举行,也称“春闺”。会试的主考官,往往是翰林官、六部尚书,甚至是内阁大学士。参加会试的是全国的举人,录取名额少则几十人,多时可达四百余人。会试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叫做会元。会试发榜时,往往正值杏花盛放,所以又称为“杏榜”。

会试和乡试一样,考三场。

第一场,考四书一题,五经一题,每题字数在四百——五百左右,形式上要按照八股文格式写。

第二场,考礼乐论,六百字一篇,还考诏、浩、章、表类的行政体统应用文(类似今天《通知》《请示》等文体)。

第三场,考策论,要求一千字以上,有点今天公务员考试论述题的味道。

与明代会试与前朝最大的区别就是“三色卷”制度,也就是将全国分为南北中三个地区,分别设定录取名额,作为地区平衡的手段,跟今天各省高考录取分数线各不相同的出发点是类似的。但是总体上,会试的录取率还是不高的,以王阳明和唐伯虎都参加的弘治十二年己未科会试为例,参加考试的3500人,中试(以贡士身份进入殿试环节)的仅仅300人。

会试之后还要举行殿试

殿试时间是会试大概一个月后,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答题字数要求一千字以上。程序大概是这样:

考试当天一早,贡士赴朝廷内府应试,皇帝亲自到奉天殿赐考题。考试时间以一天为限,日落前交卷。受卷官将试卷集中后交弥封官进行密封,之后再交掌卷官,再交给读卷官评卷。由于评卷时间非常急,不可能每份试卷都一一阅改,故读卷官只是粗略地把试卷分为三等,俗称为分三甲:

一甲为赐进士及第,这个级别只有三个人,即状元、榜眼、探花;虽然前三甲是有评卷管判分的,但是状元的确定,还是要听主考官皇上的。以王守仁参加的弘治十二年科举考试为例,会试第一是广东人伦文叙,第二是王阳明,唐伯虎取消考试资格(具体后面会细说),到了殿试,宁波人丰熙(丰坊父亲)第一,但是明孝宗见到他是一个瘸子的时候,最终选择了颜值更高的伦文叙……当然这不是正史,《明史》里面可没有这一段。

二甲为赐进士出身,这个级别人数变化很大,最多为151人(正德三年、六年殿试),最少取12人(洪武二十四年殿试)。

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

一、二、三甲的都泛称进士,中了进士,功名也就到了头。有明一代,于洪武四年(1371)首开进士科科举考试,共举行了89榜科举考试(崇祯十三年赐特用榜不计在内),每榜进士人数平均在270人上下,共录取进士24594人。为明王朝培养了大批治国安邦的人才。

你可能感兴趣的:(找本科举录扯一扯之【明代怎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