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当闺蜜约我们一起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我读到此处,看到阅读进度36%,实在看不进去了。就我目前能够记忆的点,潦草写下几笔。。。

        前篇大量的篇幅在回忆女主的儿童时期,回忆的顺序片段时而年龄大些,时而镜头年龄小些,时间线穿插的有点乱。对于几个兄弟,我对于外文名字的不敏感,以至于到此我还分不清他的兄弟们,哪些还在山上,有几个离家出走了。

        其次对于外国乡村的描写,山脊及用具,晦涩难懂,可能有部分是翻译不连贯的原因吧,总之,我脑中很难产生乡村山雪草地房屋唯美的画面感,或是房屋里面简陋,器具陈旧的和谐感。

    再来,对于父母的描写,女主用了大量篇幅,我想她是为了铺垫她的成长过程,为什么一直到十五岁才去上学,这大部分原因是父亲的疯狂,父亲对于自己宗教信仰的偏执,也是对于人类没有文化及宗教信仰狂热执着的人群描写的一个缩影,她父亲就是这样一个无知的,前篇他认定世界末日的到来,带着全家收藏存储屋子到深山老林中就可见一斑。不让孩子们和现实社会接触,一旦家人们受伤,都依赖与母亲那点不多的医学常识来处理。以至母亲后来的肌肉力量学,就想中国乡村的神学,来解决一系列病症甚至是一切未知事务。

      再来说说母亲,母亲开始未嫁给父亲时,是多么闪亮动人,嫁给父亲以后,自主的能力很多被父亲限制住了,很多事情跟随了父亲决断,哪怕是那些无知,愚昧的很对抉择,母亲从草药还是香草师到后来助产师,到脑损伤后的职业改变,看到全篇36%,我还不能知道她后来,跳转看了后面几段文字说母亲成了企业家,我想如果母亲不是嫁给了父亲,她的一生也许会更加的洒脱,苦难少些,但没有苦难也就没有后来的辉煌吧。一切的相辅相成,因果自然。

    而我们的女主,没有这样的成长家庭环境,父母的偏执,兄弟中有矛盾反抗斗争的胜利者,为她埋下后来她想走出一片天地的种子,而心中这颗新芽不断成长,最终引导她向父母说出她想上学,哪怕小时候父母经常说外面的社会是邪恶的,列举邻居家被外界政府罪恶杀害的故事阴霾在记忆深处,她想出走。渴望外面那个童年里被描述为恐怖世界的圈子。她的渴望与父亲的冲突斗争和几个哥哥一样,虽然我没看到她十五岁的成功出走,她一定是思想在不断成长变化,刚开始是外婆还奶奶,想带她走,她的茫然无错与犹豫,到后来自己主动想逃离,我不知道逃离这两个字是否贴切,反正这是她的变化。

      女主后来取得博士学位,我觉得在我们常人认知里她是成功的,抱歉我看到文章三分之一也不知作者写的年代,她十五岁上学到取得博士学位的巨大反差,构成了这本书的矛盾冲突点。所谓喜剧的冲突,才好看。  也许人的压迫狠了些,最后的成果才会更加突出。好比弹簧,你越被压缩,你弹跳的越高。就好比人生一直一帆风顺,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只有经历过风雨,你才能在暴风雨后见到彩虹,而你见到 的一霎那,一切的风雨变得那么值得,有价值,因为没有他们前期的制约因素,何来后期的炫美天空。

      所以我读到这本书,三分之一,看不下去固然有文字铺垫的长,也有自己耐心的短,但此时即是我阅读这本后的感觉。成长环境你不能决定,但后天努力在你自己手中,最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由你自己说的算,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