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第一节:文学怎么起源的?
2.第二节:
3.第三节:先秦文学的特点和地位是什么?
~~~~~~~~~~~~~~~~~~~
第一章 上古神话
第一节:
1.上古神话的涵义:本质上说,是原始人类基于生存需要和幼稚思维,对于自然、自身和社会想象出来的种种呈现和描述。
2.神话怎么产生?时代?
上古神话产生于史前时代
思维而言,是基于“万物有灵观”。
现实而言,是基于原始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3.上古神话的传播方式?
(1)仪式表演,图像刻画,口头讲述。
(2)没有专门的著作记录,今见的是后代的史传。
著作有提及多的有:《山海经》《楚辞•天问》《淮南子》
零散记录的有:《诗经》《左传》等
(3)《山海经》记录较多上古神话的著作。
第二节 了解神话人物和相关事迹
一:女娲创生和再生神话?
女娲创生:创世和造人。
再生:炼石补天
二:
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自然力人格化)
三:射日,治水,---人与自然的英雄神话
四:黄帝,蚩尤的战争文化
第三节:
1.上古神话的主导精神?
首先,在人与自然的神话主题中,大多凸显人的作为和主动精神。
其次,神话人物而言,不论是自然神、天神还是被神话的人间人物,都被赋予了救苦救难的神圣使命。
再次,在面对困境、灾难、
挫败时,坚韧不屈的精神被张扬。
最后,“鲧禹治水”,在与自然抗争中前仆后继、生生不息的世代相承精神。
2.上古神话的艺术特征?
1.诗性思维,
2.超现实为特征的浪漫主义文学范畴,
首先它赋予自然予生命,赋予天界以人境,赋予人神以幻变,从而创造了种种离奇形象和境界。
其次,是它夸张描写的大胆和无羁。
3.上古神话的文学影响?
首先,神话素材、典故及原型被借用和化用,以构造新的神异和离奇
其次,神话天然神奇的想象和自然形成的拟人夸张被后世借鉴,以有意进行幻化夸诞的全新创作。
~~~~~~~~~~~~~~~~~~~
第二章 殷商西周的书面散文
第一节 甲骨文和铜器铭文
1.最早成系统的文字文字材料
甲骨文和铜器铭文
2.殷商西周的书面散文形制和典籍?
(1)祭主庙号的标识,《毛公鼎》
(2)记述事件,采用韵文形式
《虢季子白盘》
第二节 《周易》中的“卦爻辞”
1.成书——殷末周初
2.人——周人所作
3.表现的文学意味?
第三节《尚书》中的殷周之文
1.殷商西周真正形成文章形制的是?
《尚书》中的殷商之文。
2.中国第一部散文总集:《尚书》
3.《尚书》的价值:涉及尧舜及夏商周三代史实的记述文字,可以看到上古时代一些重大事的历史情况和看到西周时期的政治思想和观念意识。
4.《尚书》记述的偏重和文学特点:
偏重:记言和叙事,记言多。
文学特点:
1.现场誓师,训诫的记载,人物说辞语气逼真,富于现场感。
2.所记人物说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开始讲究说理艺术。
3.用比喻说事颇为贴切生动。
4.注意使用历史事实,并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
~~~~~~~~~~~~~~~~~~~
第三章 《诗经》
第一节 《诗经》的结集与流传
1.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2.《诗经》分为哪三部分的音乐分类?《风》《雅》《颂》
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和情感
1.《诗经》中典型的祭祖诗是?《周颂》,歌曲配合舞蹈,主要抒发感戴之情。
2.《大雅》中有周族“史诗”之称的是?《生民》《公刘》
《緜mian》《皇矣》《大明》
3.农事牧猎诗,典礼宴饮诗,怨刺诗和讽刺诗,战争徭役诗,思妇诗,《国风》中的婚的婚恋诗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特征
1.《诗经》的基本创作方法是什么?写实,即朴素实在的抒写现实人生。
2.为啥说诗言志。《诗经》中表现情志心理之诗占比重。
3.《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4.结合《诗经》的艺术特点,思考它与音乐的关系?
1-篇章整齐,回环往复,富于音乐之美。
2-用韵形式丰富多变而有则,总体呈现顿挫和谐的音乐格调。
3-《诗经》多用重言和双声叠韵联绵词,在声音上给人以纯真悦耳和婉转铿锵的美感。
第四节 《诗经》的文学地位和影响
1-《诗经》的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作为诗歌之祖,且兼经学与文学的双重“身份”。
2-影响1-《诗经》所歌所咏,成为后代创作各种题材之“祖”。
2-情感表达中的独特构思,多被借鉴和化用。
3-其诗句诗思诗境,常作为典故被用于全新的创作。
4-其对篇章,韵律的有序追求,在后代辞赋,五七言及格律诗那里得到回响。
第四章 《左传》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散文
时代:先秦散文到春秋战国之际
类别:诸子散文(议论说理)
历史散文(记述描写)《左传》《国语》《晏子春秋》《战国策》
第一节 《左传》
1-《左传》全名是?《左氏春秋》
2-《左氏出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一部系统的编年体史著。
3-《左氏春秋》记述了什么?该书详细记述了春秋时代发生于周王朝及各诸侯国的一系列事变。
4-《左传》的叙事艺术是什么?
1-对史料的有机熔铸和它的叙事结构。(叙事手段:全视,倒序,插叙,补序,预序,伏笔,照应等)
2-不止限于史述之笔,而是对某些典型事件及其发展过程充分展开进行描写,为读者呈现具体、生动的情节、形象、场景和画面。
3-有些描写已经超出史著实录,间涉虚构,几近创作。
5-《左传》的语言?
语言省简、精准,善于抓住事物特征和最富表现力的对话、动作进行刻画。
第二节 《国语》《琐语》《穆天子传》《晏子春秋》
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1-《琐语》和《穆天子传》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共同性:均是叙述史实和人物活动的历史散文著作。
差异性:一为“语”,一为“记”,都有各自的特点。
《琐语》是一部记述历史人物轶闻趣事为主要内容的国别体杂史著作。大多篇幅不长,但全部为叙事体,有故事,有人物对话、表情等描写。
《穆天子传》专记周穆王巡游之事,体式似史官随身作记。
2.
(1)《国语》的文学表现?
分国记事,杂记西周中期到战国时期初年,八国人物、事迹及言论,是第一部国别史著作。
(2)地位影响?
1-第一部国别体史料著作,为后面的《琐语》《战国策》等同类著作所取法。
3.1-《晏子春秋》的文学性质?
一部专记晏子言论行事的故事汇编。
3.2-晏子故事的艺术特点?
重在拟言,用晏子事迹模拟说辞,说辞太多长篇大论,书面语言色彩较浓。
第三节 《战国策》
1-《战国策》的文学表现形式?
1-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述战国时策士说客活动及辞说为主要内容,记事各自成篇,实为历史故事汇编。
2-《战国策》的语言艺术?
艺术特点:人物说辞的妙绝和魅力。
说话艺术特点:善言巧譬,话锋机敏睿智,也使言谈形象生动。
具体表现:对话的攻,感,解,喻各个方面。
1-攻是工于进言,设法克服人君、贵卿的漠视、拒听或逆反,使对方能听或听进说理分析。
2-微言相感,针对对方特殊心理,以漫不经意之语点到要害,要其自忖(cun三)自悟。
3-巧说妙解,或巧在咬文,巧在心计。
3-成书时间与命名人?
不出于一人,但最后编次成书命名的是——西汉刘向
4-《战国策》的叙述描写特点?记述具体完整,情节曲折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