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完整性思维

part one

21天小目标:找到发自内心的平和与自信


part two

个人对于完整性思维的理解,基本等同于全局观。用上帝视角看待自己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去观察,去感受,但跳脱出当时的情绪,要时刻提醒自己一切终将过去,在这里纠缠不清除了自我消耗,并无意义。

完整性思维还能为我们提供新的解决方式,在我们能看到自己的目的却在一个节点上卡住的时候,全力以赴攻克它,还是寻找另一条道路,纠结在一个点的人是不会看到更好的方式的。

又想到国庆的稻城自驾游,一车人的目的地都是稻城亚丁,可提前到来的大雪造成原本拥堵的道路彻底封死。面对这种局面,一个同伴就陷入了这个点里,坚持一条道走到黑,堵一天两天,总能堵到稻城去。因此无视了没有防滑链的小车开雪路的危险,无视了已经开了两天的司机疲劳驾驶的危险,无视了高原地区缺乏食物和保暖装备的危险。另外四个同伴达成一致,我们有幸在回程被堵死之前下山返回了。虽然及时作出了相对正确的抉择,但就我个人而言,也并没有用到完整性思维。我知道我们该返回,我也知道我的目的地依然是稻城,这次提前下雪的意外只不过改变了我去稻城的时间和方式,不是这个国庆,而是明年某个假日;不是耗时费力的自驾游,而是快捷省事的飞过去或者包车。然而我忘了我们这次是一个集体,虽然是临时拼凑的,虽然其他三位同伴也有很多机会,但那个唯一持不同意见的同伴,她也实实在在成了牺牲者。她只给了自己一个选择,而这个选择,因为我们的放弃,成为了泡影。

这件事让我挺介怀,毕竟她是我很重要的朋友。我知道我不该在意她在失落中对我的不满,但我在意她被迫半途而废的沮丧,在意身为朋友却没能给她合适的支持。用完整性思维,怎么开解自己呢?对于我俩的关系,我希望是永远的好朋友,如果真的生出了什么矛盾,断送也罢,但稻城之行实在是个太微不足道的事,我当然不愿意因这种事而留下疙瘩。想了想,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时间一起逛逛街吃吃饭,产生新的连接,让旧事逐渐成为记忆中的一份有趣的谈资,在插科打诨中接受她的批判,在玩笑中告诉她期待下次商量一个更好的出游计划。

你可能感兴趣的:(3.1 完整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