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上瘾(深度剖析)

你是否也会如此:看手机停不下来,刷视频刷到天亮,购物节买到剁手,一天不打两把游戏就坐立不安……

恭喜你,你这是上瘾了!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对一些事情或者东西上瘾,并且很难通过理智停下来。那究竟是什么让人上瘾呢?我们又该如何逃离上瘾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记得我儿子刚满两个月的某一天,他突然发出爆炸般的哭声,我看他尿不湿干爽,想到他刚刚吃过奶,便把他竖直了拍,以为他是要打嗝,不对,他还是拼命哭。

我着急了,赶紧检查他身上是不是有伤,他却更起劲四肢踢腾着尖叫,但身体上并无异样。我只好抱着他在房间里来回走动,依然没用。

经过大约20分钟的挣扎,我实在精疲力尽了,索性将大哭大喊的儿子放在床上。伸手打开手机里的音乐软件,愤怒地冲他喊“叫你哭,叫你哭”此时,手机里传出了欢快而兴奋的旋律,你猜怎么着,儿子骤然停止了哭喊。带着满脸的泪水,咧嘴笑了。

在学习生理心理学的时候,我又想到这件事,突然明白了过来,两个月的孩子当然不懂得欣赏音乐。他当时的哭喊,很可能是因为中枢神经某个部位,有暂时性的无规则冲动发放。当强烈而和谐的音乐突然出现,打断了这个电生理现象。使得孩子转怒为喜了。

试想,当时若不是我刚刚喂过他,看到他那样哭喊,第一反应应该是:他饿了,会把奶瓶再一次塞进他嘴里,孩子也会停止哭喊。因为那个年龄的小孩,最大冲动当然是:吃。由于孩子并没有其他病痛和问题,吃奶引起的冲动,也能停止他脑子里的无规则神经冲动。但是,原本精神因素——音乐,可以解决的问题,让牛奶——这个物化主题给取代了。

让然,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我们还会不断地误解他们。一两岁的小孩子哭着要妈妈的注意力和情感安抚。但是妈妈正着做饭,顺手抓几块饼干给他,也能停止他的哭声。妈妈便以为孩子是真的饿了,要吃的。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用各种“东西”打发孩子的精神需求。

久而久之,长到十几岁的孩子,有情感需求的时候,也会习惯性地向家长要东西,使得家长很伤心,不明白孩子怎么会如此“追求物质、缺少感情”。

人在成年之后,这种企图用物质解决精神需求的做法,成为比较固定的心理模式。 L先生买什么牌子的汽车,穿什么牌子的衣服,主要考虑的是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希望别人尊重自己。

尊重本来是精神需求,他企图用物质的方式来实现,并不容易。在高档车子、高档衣服里的L先生由于“精神不够档次”,一开口说话就露馅了,结果还是得不到尊重,于是他又换了一部更加昂贵的车子,你认为L先生能换来自己想要的尊重吗?


这其中还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一、替代品往往不能解决原本的需求。渴了需要喝水,你给他一只大蛋糕还是解决不了他口渴的问题,人的精神需求不能由物质来满足。

二、物质需求是负反馈反应,或者说是有止境的需求。无论你怎么渴,喝上三大碗水,你也不会想要再喝了,困得要命的人,睡上个一天一夜也就睡不着了。可精神需求却不同,常常呈现出正的反馈状态,

迷恋足球的人越看越要看,爱打麻将的人越打越上瘾,爱上网或者是玩电子游戏的人就更没个够了,在网吧猝死的新闻也时常见诸报端。

明白了上面两条规律,我们应该知道,如果用物质去填充精神需求,不但不可能满足精神需求,而且会带来身体和行为的疾病,是很危险的。这就是为什么那些贪官污吏们已经有了几辈子都用不完的钱财,还在冒着杀头的危险拼命地去非法敛财,因为他们是企图用钱财填充自己病态的心理需求,这种不为他们自身觉察的心理需求常常是正反馈的,无节制的,如同强迫症一样。

越来越多的现代人,身不由己地走上了各式各样自取毁灭之路,都是因为他们不能辨别自己的心理需求,使用物质作为替代品去填充的结果,吸毒便是其中的极端例子。

目前在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青少年吸毒已经非常普遍,吸毒的原因是精神苦闷,但是毒品这个物化产品怎么可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呢!

那么为什么人们不去设法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呢?为精神需求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

但是精神需求产生的强烈欲望,迫使我们行动,于是我们按照古老的动物本能,习惯性地寻求物质,企图用习惯的方式得到满足,结果当然是满足不了精神欲望,于是再寻找……陷入怪圈。

但,亲爱的你,要知道,走出怪圈的唯一办法,是识别我们隐藏在潜意识里的心理需求,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所以,如果你也有一些上瘾性行为,不妨思考下,你到底想让它替代什么样的精神需求?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为什么会上瘾(深度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