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让身边的人快速赚钱。身边的人越来越赚钱,自然咱吸引的人越来越多。当有100个人1000个人围绕着咱转圈时,年赚百万或千万,都可以考虑考虑。
2、
自己不擅长的事儿,别碰。我对龙儿老师说了,你不要做视频,你写文章就行了。要是你做视频的话,你可以讲,但视频后期处理,要习惯性外包出去。或是你讲,视频上过来的流量,都归视频制作与推广人员。自己全才,或从头到尾都吃,一定是最迂腐的想法。
3、
咱做的每一件事儿,都是为了发家致富,这才是正能量。可以做抖音,但不要刷抖音。可以卖课程,但不可以学课程。
物以稀为贵,芸芸众生喜欢做的事儿,我们鼓励他们做。但我们一定要克制克制,再克制。
做的事儿,90%都跟钱无关。咱啊,就被这个社会抛弃了。
最佳商业模式=老板繁殖老板,员工繁殖员工,客户繁殖客户。
4、
我一小时的时间成本是100元。这意味着什么?任何没有意义的饭局或聚会,我都会放弃。
一小时赚100元,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都是非常厉害非常厉害的人了。试看身边有多少一小时可以赚100元的人。结果咱发现,寥寥无几。
5、
全家想一件事儿,全家做一件事儿,改变命运啊出人头地啊都非常快。
为什么地主家庭出身的孩子都很厉害?
他们全家都只考虑一件事儿,怎么发家致富,怎么出人头地。吃喝拉撒睡都有人伺候,他们没必要为这些繁琐的小事儿操心。很多人废掉了,就是被身边的小事儿废掉了。一屋不扫可以发家致富,但天天扫屋子,绝对没机会发家致富。
财富不会平均分配。班里25个男的25个女的。这25个女的,都想让同一个男人日。性资源不会平均分配。至于社会资源,更不会平均分配。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1吃多,1吃10.弱势群体才1吃1,或多吃1.
如果父母没啥出息,所以小孩有出息的概率也不是太大。很多小孩注定是无法超越的。因为赚钱的机会越多,越意味着竞争很激烈。
6、
只有一直赚钱,才知道学什么。要是一直学,甚至连赚钱这事儿都忘了。越是穷人越喜欢歌颂学习,因为学习是逃避现实最励志的理由。凡是听起来励志的东西,一定是骗人的。
把自己赚钱的小绝活,练好它。我们这儿,很多洗车店,不到三个月就关门了。就是走了低价策略,价格低了,服务100%跟不上。价格提上去,服务跟上去,想不赚钱都难。我要开个辅导班,我不会走低价策略。
我说:一个孩子收2万,我们只要10个孩子。这是20万。这20万,我愿分给老师15万。
我对老师的要求是什么?必须211或985,必须是学霸。月薪3000或5000吸引的老师,咱都可以理解为垃圾。90%的老师,咱都可以理解为垃圾,他们只是为了混口饭吃而已,下班了,就是玩了,根本不去打磨自己的事业。
7、
有一种人,他们遇到问题,咨询老大,老大说个123,问题就解决了,他们还是喜欢问:有课程吗?有教程吗?
问题已经帮你解决了,为什么还要听课,还要看教程。我理解不了这种神逻辑。
确实,年赚100万的人,很难理解年收入在10万以上的人想了什么,做了什么。由于代沟无处不在,所以社会阶层流动性越来越小。
老大想年赚千万,要多想想:怎么让身边的员工年赚100万200万。这个问题想明白了,年赚一个亿,也可以考虑考虑。
8、
干不会穷,但学一定会穷。出了校门,主要是跟有结果的人干,而不是跟有结果的人学。因为学可以造假,但干没法造假。
因为订单式学习是对的,所以为这个卖点买单的人寥寥无几。传统的思维依旧还是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现实是什么?先接单,后消化。99%的技校,是不敢对外接单的。
因为学生学,他们意识不到自己是傻逼。当鼓励他们干时,他们会意识到自己是傻逼。
为什么全国没人搞落地培训啊?落地培训,需要干,干是没办法造假的。学嘛,是可以造假的。
教室里,老师问:听懂了吗?一群根本听不懂的沙雕依旧说:听懂了。这就是义务教育。一对一教育,订单式教育,不照顾人的自尊心,所以一直被屌丝排斥。
9、
凡是屌丝排斥的,真正的商人都不卖。屌丝喜欢什么,他们卖什么。与其说现在的文化肤浅,庸俗,不如说现在的一些风气肤浅,庸俗。当下的人性是是什么,文化就是什么。当下文化的显现,就是当下人性的显现。我说:这个月工作了1000多个小时,3亿人听到了,只有一个小孩疑惑:一个月不是720小时吗?马上有沙雕补充:这叫夸张。
觉得不错,有收获,欢迎转发分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