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像、神庙与失落的文明》读书笔记15

卡瑟伍德

第二篇 - 政治

《逃离象牙塔》

从这一章开始,就是卡瑟伍德的专属篇章了。虽然斯蒂芬斯的游记里,没有提到卡瑟伍德,但他同样是这段旅途中至关重要的人物,没有他绘制的精彩图案,这段探险史和考古学家都会有很大的损失。偏偏他又是个非常低调的人,连绘制的画都只给自己留下了一个模糊的身影,与背景里的玛雅遗址融为一体。

这是从他绘画中扣出来的一个淡淡的身影,这是他现存的唯一图像了

他是伦敦人,出身中上阶层,从记录中看,他的祖父曾经是药剂师,后来成为海关收税人员,和现在的社会阶层理解也不会相差太多。他的叔叔有从事钟表匠的,有从事铅字铸造师的,有成为教师的,基本上都是需要一定学识和高级技能的人才。说到铅字铸造,这个话题可以延伸出很多,从字体的发展史到各种印刷故事(英国曾经有一本圣经因为印刷错误,把thou shalt not commit adultery印刷成了thou shalt commit adultery,不允许通奸变成允许),但我们先按下不表。

这一批圣经当然被批量销毁了,现存于世不过寥寥

至于卡瑟伍德的父亲,成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员,还迎娶了贵族的女儿,给卡瑟伍德创造了一个舒适的童年生活环境——跟斯蒂芬斯有些类似,生活富裕,但大环境下都多多少少受到了英美和欧洲当时战争的影响。

在跟随建筑测量师学习时,卡瑟伍德对绘画产生了兴趣。他的这段经历让我想起了差不多同时代的另一位风景绘画大师(当然他的成就远不仅如此),威廉 透纳的成长经历。

私心放一张这位我非常喜欢的画家的自画像,当然了,他把自己画帅了……

作为当时的英国美术生,对罗马遗址和意大利艺术了然于胸是基本功,但因为法国当时占领了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图,想去实地考察成为了奢侈的梦想(拿破仑这家伙挺造孽的……美术生可不能惹随便毛呀,想想后世不就出现了奥地利那位)。

这条路直到拿破仑兵败才得以重新开启。

当年英国一大批人都涌向了意大利,包括著名的诗人济慈(这是什么明星荟萃的年代?谁没爱过他的《夜莺颂》,谁没希望《明亮的星》是写给自己的呢?)、拜伦、雪莱。而卡瑟伍德与济慈有个共同好友,他俩被介绍认识的可能性非常高。

不过当济慈因为肺痨在意大利离世,政府处于对“英国痨病”的恐惧,烧掉了他房间里的一切。

你可能感兴趣的:(《石像、神庙与失落的文明》读书笔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