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家庭教育与家庭心理建设论坛暨全国家庭教育学习周Day1回顾

开幕式

开幕式由本届论坛副秘书长、成功之道教育机构执行总裁杨光女士主持。

十二届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原教育部部长助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连宁主任,本届论坛主席、中国心理学会原CEO、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主任梅建教授,本届论坛执行主席、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监事长孙时进教授,资深媒体人郎永淳先生,中华女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张霁教授,教育部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林丹华教授,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副院长张红川教授,江苏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刘伟教授,催眠治疗专家马春树博士,本届论坛秘书长、成功之道教育机构董事长张冉先生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嘉宾合影

李连宁主任、梅建教授、孙时进教授三位嘉宾致辞。李连宁主任从国家颁布《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长远意义出发,强调了家长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了很多家长在教育中的问题,号召家长转变教育理念、学好心理学,培养好国家的下一代。

李连宁主任致辞

梅建教授在致辞中特别提到了家长的教育要回归本质、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不能拔苗助长,作为家长要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

梅建教授致辞

孙时进教授通过远程VCR对本届论坛发出了寄语,相信本届论坛能够探索出一种促进家庭教育的方法,建设出一支高质量的教育从业队伍。

孙时进教授致辞

专家致辞后,“中国好家长公益成长计划”启动仪式正式开始。杨光女士正式宣布,历时13个月研发,超过30个主题、50个小时、240个养育观念与方法的“中国好家长公益成长计划”,现在将免费赠送给家长、老师及心理咨询师朋友们。

这一公益行动,将为《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为广大家庭的教育贡献成功之道的一份力量。李连宁主任、梅建教授、郎永淳先生、张霁先生、张冉先生共同点亮了“中国好家长公益成长计划”。

“中国好家长公益成长计划”启动仪式

主题演讲及专家对话

主题:数智时代的教育-一个大三学生家长的视角

专家:郎永淳资深媒体人,CCTV《新闻联播》原主播

资深媒体人、CCTV《新闻联播》原主播郎永淳先生,在首届全国家庭教育与家庭心理建设论坛暨全国家庭教育学习周中做了《数字时代的教育-一个大三学生家长的视角》的演讲,从家长的视角分享培养孩子的经验。他提到了几个重点:

家长普遍因为孩子入学和教育而焦虑。但家长不要给孩子更多的压力,因为孩子比我们的起点要高,接触的信息更多,本身就有很大的压力;

学习分为被动的学习和主动的学习(讨论、实践等),其中主动学习的平均留存率可达90%,当下尽管学生的学习时间增加了,但学习效果和能力却没有相应的提升;社会焦虑一方面来自外部环境(未富先老),另一方面来自于家庭自身,民族复兴的基础是受教育人口数量和质量,世界高教人口比例平均数为38.0%,中国的仅为20%多;

家长需要多陪伴、包容孩子,和他们交心、做朋友,在飞速变化的时代,要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爱(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进取心、自信心、同理心、赤子心),爱是最好的教育。

郎永淳先生做演讲

主题:构建基于成长型思维的家庭教育新模式

专家:林丹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教育部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教育部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林丹华老师,在首届全国家庭教育与家庭心理建设论坛暨全国家庭教育学习周中做了《 构建基于成长思维的家庭教育新模式》的报告。

她提到,当面教育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境:孩子迷茫、教育内卷、父母对教育目标把握不清,从而出现焦虑、压力等负面情绪。亲子关系和沟通中出现很多问题,家长不仅面对教养压力,还面对自身的学习发展焦虑。家长只有长远的眼光,才能教育好孩子,缓解焦虑。

关于孩子的成长,林老师说决定一个人未来发展的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其中前者占比20%,后者占比80%。在林老师看来,中国学生对失败有恐惧感,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需要让学生对失败有正确的认识,能够在面对失败时保持平和的心态,具备成长型思维:成长型思维是个体通过努力、能力和智力可以发展,这个世界上充满了能帮助我们学习、成长的有趣挑战。而与之相对的是固定型思维,认为能力和智力是与生俱来的。

其中成长型思维更有利于学生成长,具备成长型思维的孩子更具心理弹性,可以使孩子从错误中更好地学习、心理更加健康、自我效能感更高等等。“大脑具有强大的可塑性,并且是终生的,而不是在某个时段大脑变化就停止了。表扬努力比表扬天赋更重要,表扬努力的孩子会更加努力,更专注,成绩也会有更高的提升。

”如何与孩子更好沟通?林丹华提到了赋能式亲子沟通技术,包括:表扬努力;肯定失败;肯定过程;看到希望,聚焦解决。家长的成长思维学习对孩子的成绩有很大的影响。成长型学生、教师、家庭、学校一体化才能更好地教育指导学生。

林丹华教授做演讲

主题:家庭教育中的“认知迷思”

专家:张红川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张红川教授,在首届全国家庭教育与家庭心理建设论坛暨全国家庭教育学习周中做了《 家庭教育中的“认知迷思”》的演讲。

张教授提到,人们仅使用了大脑潜能的10%,这一论断是错误的。家长对孩子未来的焦虑,会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认为这样对孩子的未来是好的。家长希望提升孩子的认知能力,我们应该抛弃这种认知迷思。

大量研究发现,大脑有两个不同的思维系统,一种是认知脑,包括智力、记忆等;一种是社会脑,主要负责理解加工人际关系等。这两种要想有好的发展,需要有足够的锻炼。但是现在学校注重认知脑的培养,不断压缩社会脑的运用时间。

《Science》研究发现,借助“社会脑”,反而可以提升教育效果。如何平衡孩子大脑的发展?家长需要学会退出,如此才能激发孩子的自学能力、动机等。父母不要完全盘旋在孩子身边,学会推动孩子。父母与孩子有效的互动才是教育的最好推动力。父母需要唤醒孩子的动机,表扬的重点需要落在努力上。

张红川教授做演讲

随后,三位嘉宾就家庭教育的话题,分别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郎永淳先生提到,孩子教育的关键,就是要让他建立基本价值观,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对于社会能提供什么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就是潜移默化的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的过程。对于一个人和一个家庭来说,能够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特别重要的。关于最近流行的一些家长持证上岗的说法,他不赞同家长一定要持证上岗,不过他认为家长要去学习一系列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这就需要家长有不断学习的意识。

林丹华老师从家庭互动的角度出发,告诉我们当家庭中有一个人出现问题了,真正有问题的不是这个人本身,而是家庭中人际互动关系出问题了。在这一理念之下,当孩子出了问题时,问题的背后是有根源的,所以家庭中人际关系的改变和调整对家庭中每一个人的健康和发展都非常重要。同时,她强调,家长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对孩子的培养最需要重视的是哪些方面,看到孩子的全面发展,培养孩子爱的能力、自我驱动的能力、提升自我价值。

张红川老师先是从《家庭教育促进法》立法的意义上表示,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把家庭教育从法律层面加以明确,说明我们国家意识到,家庭教育已经必须在国家层面进行明确和引导,这样才能帮助我们下一代,给他们一个更好的明天和未来。

作为一名心理学专家,他发现现在在家庭教育中存在很多我们习以为常、深信不疑的错误见解,而心理学工作者需要把家庭教育的科学理解带给大家,这是为了推进《家庭教育促进法》关键要做的事情。关于家庭教育的根本理念,他表示,家长们不做恶事、不做错事、不做傻事,家长就已经达到了一个理智、客观、科学的育儿标准。

三位专家对谈瞬间

主题:如何迈出心理咨询入门学习第一步

专家:郭勇原海军总医院医学心理科主任,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副会长

郭勇老师在本场讲座中分享了他对心理咨询入门学习的看法。他提到,众所周知,盲人是不可以考取驾照的,这与他是否想成为司机无关,而是关于他作为一个司机,所需必备的能力不合格。反观心理咨询师这份职业,有些能力是先天的,比如说:敏锐的洞察力;作为一个人理解另一个人的理解力;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准确表达给对方的表达能力,等等。这些能力都与心理咨询师的职业水平息息相关。

但是这些职业能力与例子中的盲人司机有所不同。心理咨询师所必备的职业能力,基本都可以通过后天的“科学训练+学习”来进行有效的提升。同样,之前的咨询师证书考试,也被业内称为“心理咨询师的国考”。而现在目前国内在作心理学培训的机构很多,大家怎么挑选呢?

郭勇老师认为,在选课前要认准“三个看”:看教材、看师资、看培训体系。这样能对自己的学习有保证,对自己的成长有所期待。

主题:当元宇宙走进家庭教育

专家:朱廷劭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计算网络心理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最近,元宇宙的概念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这一崭新的事物,是否也会影响教育的发展呢?针对这一热点,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计算网络心理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朱廷劭老师在首届全国家庭教育与家庭心理建设论坛暨全国家庭教育学习周中做了《当元宇宙走进家庭教育》的演讲。

朱老师给大家讲解了什么是元宇宙,“元宇宙就是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融合,强调的是两个世界的融合和交互”。在他看来,通过元宇宙的技术手段,能够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实现因材施教、伴随成长、家校协同等科学的教育理念。朱老师给大家分享了一些生态化识别技术(Ecological Recognition,ER)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元宇宙和心理学的融合都奠定了科学基础。

他特别强调一点,技术本身是一种手段,不是解决问题本身,需要跟业务结合,才能可以更好服务社会。我们也不能滥用技术,而是要通过技术来解决问题。不过,作为心理学界的从业者和研究人员,不能排斥新技术,要借鉴新技术,通过新技术让问题更加容易解决,让社会变得更好。

朱廷劭教授做演讲

主题:帮孩子建立安全感,从构建和谐家庭关系开始

专家:郭勇 原海军总医院医学心理科主任,北京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副会长

原海军总医院医学心理科主任、北京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副会长郭勇,在首届全国家庭教育与家庭心理建设论坛暨全国家庭教育学习周中做了《帮孩子建立安全感,从构建和谐家庭关系开始 》的主题演讲。

他提到,现在社会,人人有压力、人人有焦虑。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呢?家长们也许需要做的是孩子心理的宣传员、观察员、教练员、引导员、咨询员。

郭勇主任告诉我们,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和心理状态,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社会发展、观念改变、人际关系复杂、需求提高、节奏加快等现实因素,如果人们不能意识并积极调节,那么就会产生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

而心理健康包括十条标准: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评估自己的能力,生活理想切合实际,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善于从经验中学习,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对家庭教育来说,家庭关系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呢?我们需要学会:倾听,用心听,而不是用耳朵听,并且要设身处地地感受;学会尊重、接纳他人,允许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别人和自己不一样;温暖;真诚,应实事求是,也不是自我发泄;共情,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去理解,站在对方角度理解;积极关注,能够看到别人的优点、积极、正性的方面;学会语言表达。

而关于语言交流的技巧,在郭勇老师看来,对孩子多进行鼓励,容易构建和谐的关系;态度应该和蔼可亲有温度;多倾听,多共情;适度进行自我开放;不要讲不利于家庭关系的话,比如批评、指责、发牢骚、轻视等之类的话都不能说。

郭勇教授做演讲

主题:圆桌论坛“心理学与《家庭教育促进法》”

专家:

蒋建华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

伍芳辉 北京教育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常务理事

张红川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在“心理学与《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圆桌论坛中,首都师范大学首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蒋建华,北京教育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常务理事伍芳辉,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张红川,给大家呈现了精彩的分享。

张红川教授认为,《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对心理学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研究者要积极面对,回应现实的需求,要把研究成果传递给社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的能力。

伍芳辉教授谈到,心理学工作者在目前需要扩宽服务意识,和家长、学校、社会一起共同做好孩子的成长。而家长最应该关注三个方面:孩子的生命的状态;孩子的人格健全、心理健康;孩子的社会视野。

蒋建华教授从教育领域的专家切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法律颁布之后,现在有了国家支持和社会协同,对做一名好家长提供了方便。在以后,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更加容易触及的渠道来提升教育能力。

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话题上,蒋建华建议,家长要意识到学校教育主要是“教”,而家庭教育的重点是“育”,不要按照家长自己的想法去做,而是要让孩子走向自我发展;伍芳辉提到,家长需要按照自己和孩子的特点去学习,要懂得教育的原理,才能灵活运用;张红川提出父母最重要的一点是把孩子当成人看,要相信他们有自我发展的潜能。

三位专家还就如何对孩子进行有效减负、隔代教育的话题分享了自己独到的观点,专家们的共识是,作为家长,最重要的是重视和孩子关系的建立,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

三位专家对谈瞬间

主题:催眠式养育——怎样做,孩子才会听

专家:马春树 医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后,催眠实战派专家

孩子是听话好,还是有点主见好?医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后、催眠实战派专家马春树老师做客首届全国家庭教育与家庭心理建设论坛导学厅直播间。在“催眠式养育:怎样做,孩子才会听”为主题的直播中,马春树老师表示,想让孩子听话,家长需要做到两步:“家长要学会与焦虑共存”和“家长要正确观察、看到孩子本身状况”。

只有家长将焦点放到孩子身上,才能感受到孩子的情况,做到与孩子的共情能力,理解孩子的需求,这才叫爱。只有家长首先听到孩子说的话,才能做到让孩子听话。另外,马老师强调,虽然催眠能够让孩子听话,但是一定要把握一个度,不要抹杀孩子的决策力。家长只有正确面对自己的焦虑,才能静待孩子的花开。

主题:双减背景下,教育及心理机构创新增长新思路——6S学习策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力

专家:

朱淑玲 6S学习策略指导师项目学术指导,原北京景山学校高级物理教师

韩沛杉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执委,美国正面管教PDA认证家长讲师、学校讲师

郑姣 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高级行业研究员

张雯 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讲授传播6S学习策略课程多年

在首届全国家庭教育与家庭心理建设论坛暨全国家庭教育学习周中,专家们就《双减背景下,教育及心理机构创新增长新思路 — 6s学习策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力》主题进行了圆桌对谈。

6S学习策略指导师项目学术指导,原北京景山学校高级物理教师朱淑玲谈到,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了解很多东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问题表现。学生可以不留作业吗?特级教师研究发现,不留作业反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实际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家长的质疑。

大环境对老师的压力很大,老师对国家双减政策并不抗拒,但也会产生压力。如何短时高效的让学生爱学习呢?通过将6s高效学习策略课题带入学校,很好的解决了学生的学习问题。

6S学习策略包含六大体系,即六大功能:

1.学习目标:明确具体的目标策略。学生学习没有动力,该策略的目的是让今天的学习和未来有联系。目标需要切成小块,更细化具体,如此可达到。

2.快乐学习:充满乐趣的学习策略。可以让学生知道学习之后的成就感和快乐感。

3.学习状态:轻松专注的最佳学习状态。解决无法进入到学习状态的问题;左脑和右脑可以配合使用。

4.激发内在潜能: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的优势,不了解自己。

5.构建良好认知结构:碎片化知识不容易储存在大脑中,良好的认知结构可以将知识形成网络结构。

6.自我调节策略:他人调节(比如老师和家长关注孩子)只关注结果,自我调节可以随时随地监控学习效果并评估,调整自己的学习。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执委,美国正面管教PDA认证家长讲师、学校讲师韩沛杉谈到,孩子的学习变化其实会影响到一生;作为一名家长,深切体会到6S项目很适合家长学习;教培机构、咨询机构可以合伙人的身份来加入6S项目。

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高级行业研究员郑娇谈到,双减之下,机构的很多业务被砍掉。对于心理咨询机构而言,业务也比较单一。事实上,咨询师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不仅仅是心理服务,还可以是成长服务。总结而言,即业务形态的转变。

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讲授传播6S学习策略课程多年的张雯老师谈到,起初希望结合心理学来探索出一套方法,从而解决学生的系列问题。在工作中,有很多因为学习问题而来咨询的学生,而问题背后其实也和家庭教育问题有关;

让孩子看到未来,并且未来是一个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学生就有学习动力。碎片化的知识彼此不能连结,但通过思维导图、记笔记的形式来优化认知结构,则可以提升学习成绩,进而提升后期学习的信心。

最佳学习状态也就是左右脑协调一致的状态。如何解决记忆问题,如何更高效的记忆呢?通过将信息图示化,可以图画的形式储存信息在大脑中,比如思维导图,从而提升记忆的效率。一旦左右脑协调一致,孩子的创造力就会激发出来,提升个人竞争力。

在服务家长和孩子的时候,发现家长对孩子学习问题的认知有局限性。而通过6s学习策略,可以全方面的解决家庭问题、学习、心理、情绪等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比如通过训练营来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对家长也会进行教育指导。

你可能感兴趣的:(首届全国家庭教育与家庭心理建设论坛暨全国家庭教育学习周Day1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