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1

《见识》第一章

图片发自App

读作者笔下描绘的莫扎特,让我想到了毛姆的经典著作《月亮与六便士》,专心打磨自己,发现自己内心想做的有意义的事,才能够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思考自己当下要去打磨的事情是什么,而不是只专注于每天的工作、家庭琐事。当然,不能否定工作与家庭仍然会给我们带来幸福感,我们要辩证看待周边的问题,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解决。

影响力是个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的来源之一,就如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到的,自我实现是个人的最大价值。因此,问问自己,在工作中有没有创造出价值,或者若你不喜欢当下的工作,那么有没有在下班后培养自己的专属技能,不会被他人取代。

书中提到,大部分人在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松懈状态,所以我们才有逆袭的可能,或者说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就是默默的耕耘,找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而不是别人强迫给你的生活下定义,你也无需全都接受。你不是机器,完全有自己的支配时间。

社会原本不公,人同样生而不公,这不是我们抱怨的理由,我始终认为,幸福感是源于自身,如果你始终在比较,那么幸福会离你越来越远。不过你仍然可以转变思路来提升自我价值,进而增强幸福感。社会虽不公,但这不妨碍我们努力,一味的抱怨才会阻碍我们前行。

低头前行时,看看周边,看看前方。再低头看看自己的方向是否偏离,及时调整。因为埋头前行,在现在的社会或许不是最佳的通道,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借力同样重要。

生命的确是一条长河,在流淌奔涌时,遇到礁石再正常不过了,即便撞上了也不要和它较真,及时调整,关注自己的流向很重要。

趁年轻投资自己,并且允许自己犯错,但要知错必改。我们本为孩子,而后将为人父,为人母。我们这一生都在做着角色转换,懂得处理转换后的关系才是大智慧。

你可能感兴趣的:(《见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