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小游戏

如果有一天起床以后,你觉得超级无敌无聊,手边只有手机和一本《科学与发明》,那怎么样能让这一天变得稍微有趣一点儿呢?

好吧,有人说,手机连wifi我就能玩一天,看来只能把时间延长到七天了,什么,玩七天也可以,那只好说,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

于是你把科学史(这是一本科学发明的事件年表,也就是记载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有趣的重要的科学发明。)从头翻到尾,挑有趣的条目看,比如《整形术》居然在1460年就有了,而且是一本德国医师写的,是德国第一本外科书(早期爱美意识的觉醒)。比如首个人工调味品不是油,不是盐,而是香草醛,一个德国化学家在1874年合成的物质。然后你发现,好像一个小时就翻完了,也并没有什么意思。因为这些简单事情的条条罗列,就好像科学一样,看起来死板又教条,哪有微博上的段子有意思呢?那些科学界的人物的“Duang”“Duang”的结果,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在《明朝那些事儿》出现之前,历史的撰写和分析也是比较无趣的,而从《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本开始,那种刻画和描写就好像让读者到了那个时代,在皇帝还是朱重八的时候,在寺庙里敲钟,被资历深的和尚欺负,连化缘去的地方都没什么油水,一看都是别人挑剩下的,然后你就恨的牙痒痒,想:一定要逆袭呀少年,总有一天你会牛逼,然后打看不起你的人的脸。之后由于时局的逼迫,他不得已加入了军队,但在加入之前,也有过复杂的心理斗争,然后你也会觉得:咦,原来逆袭的心路历程,也会如此痛苦和坎坷。到后来他一路过关斩将,靠直觉制定战略,打败了各路boss,拼过决战,坐上皇帝的宝座的时候,你也许会非常有代入感地为他鼓掌.....

咦,这里有一个词,就是代入感,所以究其原因可能就是,那些冷冰冰的毫无过程的结果和纪事,让你毫无代入感,也并不觉得这样枯燥的东西有什么意思。

那么然后呢,知道问题在哪里,那么就可以开脑洞了呀。比如你可以想出一些很奇怪的问题,尝试去书里面找到答案。下面列举一下知乎里面的三个脑洞,和我的答案。

1)这么久的科学史,最帅/最美的科学家到底是谁?(补充:我可不是只看脸,所以,也要厉害的才行)


来一个冷门的,先放图,看科学史的时候,这张图帅了我一脸(好吧,其他照片没有那么帅)伽利尔摩·马可尼

题主要厉害的喽,那就放几个title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实用无线电报通信创始人

企业家,在伦敦有自己的公司叫“马可尼公司”

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100人当中的排名在贝尔(对就是那个发明电话的)和爱迪生(大发明家)之间

2)孟德尔明明是一个传教士,为什么要研究遗传定律?而且居然成功了?

一般的科学史或者中学课本当中对于孟德尔的描述大致是这样的:

在奥地利一个偏僻的修道院的花园里面,哪里有一个修道士,名字叫做格雷戈尔点儿孟德尔。他利用种植豌豆做实验之后得出了重要的基因学结论

然后老师就会有各种讲解:

因为修道院比较闲,因为修道院禁欲,因为....

这些讲解或是为了引起大家学习兴趣或是纯瞎猜

其实深入了解一下孟德尔的早年背景或许可以获得一些“不那么突兀”的结论,他真的是因为当修道士闲得无聊才会去种豌豆,然后偶尔发现了基因学的两大定律吗?

我觉得不是,这种判断基于以下的几点:

第一是源于孟德尔父母的职业和其幼年收到的熏陶。

孟德尔家虽然不富裕,但是父母都是园艺家,外祖父也是园艺工人,于是孟德尔从小玩泥巴,对于植物生长开花结果这些农学和园艺的知识比较感兴趣。

第二是由于孟德尔的职业

大家所知道的可能都是孟德尔是一个修道士,但是1843年他进了修道院之后,同时也在教会办的中学中教书,教的知识是自然科学

其实到这里基本能够回答题主的问题了,就是为什么要研究遗传定律,但我还想补充一点,就是他是怎么从一个玩泥巴的小盆友和一个中学自然科学老师转化为科研小能手的。

他在维也纳大学受到了严格的科学教育和训练

期间他为多普勒当过物理学演示助手,也受到了其他基础科学家的影响

他通过思索认为研究遗传性状恒定的机制更为重要

从维也纳大学回到家乡不久,孟德尔开始了长达八年的豌豆实验。

3)合成药物(比如我们今天吃的阿司匹林)是怎么发明的呢?

就是现在的药物(西药)大都是人工合成的,也就是合成药物。那合成药物之前呢?是天然药物。

举个天然药物的例子:

鸦片被当做镇痛剂使用,但大家都懂的,这玩意儿容易上瘾,不是很靠谱

还有各种根据记载的例子:

比如古埃及人用的桃金娘;

古希腊人和中世纪欧洲人使用的柳树和绣线菊

印第安人使用的桦树

之后出现了合成药物

最早的合成药物是气体:

比如一氧化氮(笑气)有镇痛的功效,乙醚蒸气也有相同的功效,以及后来苏格兰产科医生詹姆斯点儿辛普森发现三氯甲烷的麻醉效果更强

但是这些合成气体也并不靠谱,因为大家只是发现它们的功效,当时对它们的使用剂量不是很care,使用的多了就很容易中毒。

人工合成,规模生产,和结构修饰

首先列几个时间点:

1828年德国的药剂师约翰 毕希纳从柳树中分离了水杨苷

十年后意大利化学家拉费利提纯出了水杨酸

1853年法国化学家查理 格哈特改变结构,合成了乙酰水杨酸(记住这个人就好啦)

但是这些人都并不清楚水杨酸的化学结构,直到

1859年德国化学家科尔贝发现了水杨酸的化学结构,找到了大规模的合成手段,也就是从煤焦油中大规模提取水杨酸,至此,水杨酸得以规模化生产

.......

但是,这里有了个bug

因为水杨酸有一个副作用,就是特别伤胃,于是就职于大名鼎鼎的拜耳公司的德国化学家霍夫曼通过格哈特(所以你们之前记住这个人啦?)提供的配方合成了乙酰水杨酸

1899年拜耳公司就退出了乙酰水杨酸为活性成分的新药阿司匹林。

---------------------------------------------------------------

脑洞暂时开到这里,发现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所以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觉得一样东西(一本书,一个人,甚至是你的生活)很无聊的时候,可能是下面的理由:

1)你自己就是一个没(脑)有(洞)意(太)思(小)的人呐

2)你觉得有意思的东西都是别人研究了以后,强加给你的。

这一条看起来好像比较难理解,那来举个例子。就拿芒果台每周五晚上大家喜闻乐见的爸爸去哪儿来说好了,好多人真的觉得好有意思呀,那么到底是什么有意思呢?

“五颜六色的字幕提示”这些可能是字幕组看了不同角度的视频无数遍之后,发掘出来并放在电视机上的笑点

“八卦诺一和康康和夏天和...”那么这些点儿,是你发现的,还是看了微博上大家有意思的热门讨论被感染的呢

............

所以,如果没有微博,没有字幕,只让你看不同机位的东西记录下来的二十四小时视频资料,那会不会还觉得这么有趣呢?

再退一步,如果都没有前期的选址和游戏设计,只让你看他们的日常生活,那会不会这么有趣呢?

有人会说,生活本来就是无趣的。

那么我想说,找乐子和想象力本来就是在无趣的生活中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呢。

【转载联系作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科学史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