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笔录(续一)


21、仰望星空

  我记得2010年北京的高考作文就是有关星空的,于是也想写一篇仰望星空的文章,可是当我坐在电脑旁时,却不知道从何处写起了。

        小的时候,我常常在夜里仰望星空,那时小兴安岭的星空是很美的,也很神奇。我记得有许多诗人描写过星空,其中最有名的诗人还算是郭沫若了,据说他是文曲星下凡,曾写过一首《天上的街市》。“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我想那隔河的牛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那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也有一位诗人叫寒烟,他曾写道:“你抑制不住地抬头/仿佛要从星空这浩瀚的词典里/查找自己的出处/ 一颗星突然明亮得像一颗钉子/将你垂直地钉在那儿/就这样被命名,被点亮 ”还有一位诗人,他的笔名叫西北,他的《哈尔盖仰望星空》写的很好。“有一种神秘你无法驾驭/你只能充当旁观者的角色/ 听屏那神秘的力量/ 从遥远的地方发出信号/ 射出来,穿透你的心。” 能够让无数诗人去描写的事物一定是很美很神奇的,比如爱情,比如自由,比如星空。

        其实,星空不仅在我之上,也在我的心。我想起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星空我们是可以每日可见的,只要没有雾霾,而崇高的道德,我们是否能够每日可见?


22、说毅力

  今天与一位高中同学聊天,她说最佩服我有毅力,这让我感到汗颜,于是就用郑板桥一首题图诗回复,并说:“这就是毅力吧。”这首题图诗是《石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准确地说,毅力是意志力,是一种品质,是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而自觉克服困难、努力实现的一种品质。这种品质不只是人有,狼也有,所以有人说要有狼性,人们也评论华为是一个有狼性的企业。毅力,也是一种“心理忍耐力”,是为了达到预定目标的“持久力",一个人要把学习、工作、事业搞好,就不能不有“这个力”、“这个劲”。

        我们常说坚持不懈、百折不挠,这里面都含有毅力。如果通过成语我们还不能准确地理解毅力这个概念,那么可以试着通过下面这句话去认识它。

        其实,看一个人有没有毅力,首先要看这个人敢不敢自信、会不会专注、是不是果断、能不能自制和可不可以忍受挫折,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毅力。

        荀子在《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鲁迅先生也说:“要在文化上有成绩,则非韧不可。”尽管我自己脚踏凡尘,但还想做一个有“文化的人”,所以,没有一点毅力是绝对不成的。


23、读书有感

        前几日,我又重读《古文观止》,此书为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一部文章总集,共十二卷,其中收选先秦迄明代散文、拼文222篇,并按年代先后排列。此书所选文章多为代表性的名文佳作,现传世近三百年,一直被人们所爱。

        那天晚上,我读了贾谊的《过秦论》后,便立即想到中学时也学过杜牧的《阿房宫赋》和苏洵的《六国论》,能入当年中学课本之中,必是名篇佳作,然苏洵的《六国论》却未选入《古文观止》之中,而其子苏辙写的《六国论》赫然列在书里,读后,深感观点立意要比其父高远,很有些战国策士之遗风。

        读书到了此处,我的学习仍欲罢不能,因自己很多年来已养成了一个读书习惯,就是喜欢以点带面、顺藤摸瓜,讲究一收拾就是一箩筐。于是便在百度上搜寻,又知苏辙之兄苏东坡也曾写过《六国论》,读后,感觉此文确实不及其父其弟,无论立意,还是气势,都已输了,这难怪苏东坡的这篇《六国论》从来没有人谈起,即使有人搞三篇《六国论》的比较研究,也不会选苏东坡的,而是将明代李桢的《六国论》列入进来,除非谈四篇比较。

      读宋词时,我就是如此,每读一首喜欢的词,便按词牌寻它个百十首,然后通通读了,便已分清词的三六九等,好词要多读、精读,而劣词则要弃之、忘之。记得当年高中时学习数学,我也是采用类似之法,家中所有课外数学题集皆列于书桌之上,每解一道题,便查阅所有题集,寻遍所能寻到的类似之题而解之,这样不但做到了十几本书同时读了,还达到理解题型于心的目的,渐渐地,那十几本数学书也就化作了几十张纸,纸上只记一些数学要点,纵你试题千变万化,我自能够快速解之。这便是书越读越薄的道理。

        这套《古文观止》是38年前父亲送给我的,当年正读初三,我后来喜欢读文言文,就是与它有关。现在,此书上册的装订线早已经断裂,也是因为多年翻阅的缘故,这让我想起“韦编三绝”的典故。看来读书还是要有读破的精神,尽管现在手机屏要比纸张耐磨,但这个精神却是不能丢的。


24、问自己

  我曾经写过《我的天问》,在这篇文章中,我对自己提出三问,一是“天命反侧,何罚何佑?”二是“环理天下,夫何索求?”三是“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天命从来反覆无常,何者受惩何者得佑?这我不知道,只知世存因果,善报与恶报,都是自作自受。足迹环绕天下,有些什么要求愿望?从小到大,一个愿望接着一个愿望,幼年时想带兵打仗,少年时想上大学,青年时想平天下,壮年时想把家的日子过的好一些,中年时想清淡过一生,现如今则是想能做点就做点,像个路边街灯,给路过我的人照一点亮,尽管这微弱的光照不了多远。无论愿望大与小,有一点是做到了,从小到大,都是有了愿望就会去努力求之。迷迷蒙蒙的社会现象,怎么才能够识别认清?对此,我也是一直不断提高学识,想透过自己的高度近视镜片去辨识一二。“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说句实话,认知社会,真的是求佛不如求己。

        我一直想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样才能把问题想清楚,根本的问题才能得到了解决。不断问自己如何看待生与死,如果不把生和死认知清楚,那么其它的问题解决就没有了根基。对于死,我一直看的很淡,长寿与否都不是最重要,当你把死看淡了,也就有了敢于直面生活的果敢和勇气,做事就不会瞻前顾后。我喜欢果敢这个词,通过这个词也理解了为什么缅甸的汉族把自己这一民族称为果敢族。面对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没有置死地而后生的果敢勇气是万万不能的,人活一口气,做为一个中国人要有这种果敢,中华民族能够几千年立于世,正因为这个民族总是不缺少果敢之人群。

        我也常问自己如何看待人生,人生就是旅途,在这个旅途中,有的人坐上一趟列车,从始发站直接到终点就结束了,而有的人,不断从一个终点到另一个终点,甚至中途下车,换乘另一辆列车,去了另一个目的地。人生旅途的终点站都是死亡,坐飞机,坐高铁,坐普客,这只是方式,重要的是你在旅途中看到什么、认知到什么,徒步旅行的背包客未必就心苦,坐飞机头等仓的未必就幸福。

        我一直还问自己的也有舍与得、进与退、实与空、满与缺、给与取,无论问自己什么,我现在越来越不爱繁华与热闹。


25、杂说幸福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你儿时偎依在妈妈怀里的温馨;幸福,是你刻苦努力获得的成功;幸福,是你抚摸年幼儿女的慈爱;幸福,是爱人与你携手同行的时光。我努力地回想幸福,也许,还有许多。

        东汉的许慎在《说文》中说:“幸,吉而免凶也。”“福,佑也。”古文中二字连用,则谓祈望得福。那么什么又是福呢?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其中,富贵是有钱有势;寿考是指长寿,如此说来,升官发财又享有高寿就是福了,能够得到这些就是幸福。但如今做到富贵寿考齐备太难了,君不见升官发财者也常抑郁,或跳楼,或跳河,或饮弹,这真是今不如昔,富贵易得,寿考难求。

      福字是一神一口一片田,这是最基本的,一个人的幸福首先要有立足之地,其次要有饭吃,第三还要心中有一个信仰,让灵魂有所归属,这一点也很重要,否则,你即使有田有地有饭吃,心里不平,也是不幸福的。如此看来,中国人还是蛮聪明的,福字是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造字之时,古人就讲究物质与精神的统一,道出了幸福的基本条件。这个基本条件就是:幸福应当建立在一定温饱和必要生存安全保障之上,如果没有这些要素存在,幸福则无从谈起。

        如今对幸福有新的解释,所谓的幸福,是指一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喜悦快乐与稳定的心理状态。在这个定义里,首先幸福是一种心理状态,其次它是一种喜悦快乐的,第三它是相对长期稳定的。一时的喜悦快乐不能算作幸福,那只是快感,快感不是真正的幸福,无论它是肉体的,还是精神的。

        说到了需求的满足,我们就会想到马斯洛的五大层次需求理论,那么以此推理,幸福也是有层次的,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就有不同层次的幸福。所以有人将幸福划分为四个维度,即满足、快乐、投入、意义。没有意义的行为,人不可能投入太多,不投入太多,你就得不到满足和快乐,进而你也不会得到幸福。由此展开,一个人要获得幸福,就必须要投入,无论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并且这个行为是你心中认为有意义的。

        对于幸福,我更愿意把它当作动词来看,也就是将幸字当作祈望,因为幸福本身就是一个人的主观感受,只是它与客观的因素密切相关。我记得央视曾在大街之上问普罗众生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幸福吗?”其实,幸福就是一个谜,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但有一点可以明确,你需求的简单,幸福也就来的简单一些。


26、紧握今日

  今日又要过去了,一个人的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今日从自己的手中流逝,犹如捧在双手里的清水,从指缝间渐渐地流掉,那一掬水已越来越少了。

        上中学的时候,我就曾背过明代文嘉写的《今日诗》,“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始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几百年过去了,“努力请从今日始”仍然可以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

        我在山西朔州有一群小伙伴,之所以称他们是我的小伙伴,是因为他们都比我小二十来岁,可以算是晚辈,但是我却一直称他们为我的小伙伴。这是一群不断进取的年青人,他们在工作、创业的同时,每日里都坚持读书、写读书心得,并有组织地开展了每天三件事活动,这种通过不断学习实现自我超越的精神和作为深深地打动了我。记得有人说:“一件事坚持做一万天,你不成为专家都难!”我坚信他们的人生会有成功的精彩。

        其实,时间之中是没有过去和未来的,在嘀嘀嗒嗒的钟表声中,只有现在这个现实的时间,一个现在消失,另一个现在出现,逝去的现在不可追回,而要走过来的现在又不是都能够紧握,如果你能紧握在手的现在都不去有效地使用,那么真的是浪费生命了。

        短暂的人生是一条项链,有的人戴的是金项链、珍珠项链,那条项链的每一环都是金子般、珍珠般的今日。我不想戴一条铁链或者一个绳圈死去,所以,在今日即将消失的时候,我要紧握一下今日的双手。


27、说格物

  国庆节前,我曾对我的小兄弟说,你们要善于格物,格物能够致知,可以把格物当作一种学习方式去做。那么,什么是格物呢?

        “格”,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是树木的长枝条,所以从“木”“各”声,并由此派生出许多字义,一是“到”、“至”之意,二是因“到”、“至”而“感通”,三是“纠正”,四是“穷究”,而“穷究”之义即是“格物”之本义,格物也就是“穷究事物的道理”,故有格物致知这个成语。

        格物是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我们常说儒家思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这句话是不全面的,在这里少说了“正心、诚意、致知、格物”这四项内容。《礼记•大学》中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里的格物是儒家道德修养过程中的最底层逻辑,通过格物达到致知的目的,再使人能够逐步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道德水平,从而进一步去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把格物致知当作一种认识论来进行讨论是始于宋代的程颐,他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格物即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主要途径是读书讨论和应事接物,具体做法“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程颐的这个从逐渐积累到豁然贯通的学习、修养方法,在认识论中还是有其合理性的,也比较符合从量变到质变的哲学原理,我们常说的“书要越读越薄”也是这个道理。

  南宋的朱熹在程颐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认识论及其方法。他认为:知在我,理在物,这我、物之别就是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之别,而连结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具体方法就是“格物致知”。因此,朱熹训格字为至、为尽。至者,谓究至事物之理;尽者,有穷尽之意。他训物为事,其范围极广,既包括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亦包括心理现象和道德行为规范。他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上至无极、太极,下至一草一木,其中皆有道理,都应该去格。“穷理须穷究得尽,得其皮肤是表也,见得深奥是里也”。一个人必须经过这样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能够达到对理的真正感知和认识。为此中国历史上还出现一个著名典故,这个典故就是“守仁格竹”。明朝有一个王守仁,年青时就想做一个圣贤,他苦读朱熹的书,知道理存万物之中,必须格物穷理才行。于是王守仁就开始“格”自己家的竹子,没日没夜的“格”,不吃不喝的“格”,雷打不动的“格”,每天呆呆的看着这个有“理”的竹子,终于格到第七天,他被“格”倒了,一病不起,差一点挂掉,为此,他开始疑问:“朱圣人的话是对的吗?”这就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后来这个王守仁跑到贵州龙场,在那里悟出道来,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著名典故一一龙场悟道。两个典故的主人公王守仁就是后来的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王阳明,他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后人称其为王文成公。 王阳明虽然没有格明白竹子,但通过对世事和个人遭遇的感悟而创建了新的认识论,提出了知行合一说,这也算是一个格物致知的案例吧,只不过所格之物是个人经历的世事和遭遇。

        说到这里,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格物致知,那么对于我们这些不是大儒的凡夫俗子来说,在工作中,在学习中,也要善于运用格物这种认知方式,习惯于格物,更能使我们拓展思维,获得新的思想和观念,并能寻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或方法,从而达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对此,我是有切身体会的。比如,高中时学立体几何,发现许多问题都是最终变成平面几何去解决,于是我就用当年的排球术语去描述这种现象为“交换场地”,要想尽办法,甚至去创建一个新的辅助平面,也要把已知条件弄到一个平面上去,使复杂的立体问题变成简单的平面问题。为此,我在工作中养成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这就是尽可能把复杂问题变成几个相关联的简单问题去有序解决,要有化繁为简的本事。再比如,通过清代皇家围猎这个历史活动,我认识到“不是所有围起来的动物都是你的猎物,有的是你的猎物,有的则不是。这正如市场中不是所有适合的人群都是你的顾客,有的是,有的则不是,你要学会选择放弃,把精力集中在你真正顾客的身上。”我也曾经格过古老生物"水母”,亿万年中这个物种能够存在下来,就是因为它们能够适应环境的改变而不断进化自己的细胞结构,所以一个组织要善于因势而变才行,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前几天,我又去格手机、电脑的CPU,通过CPU的发展史,格出了随着组织多核运作的发展,组织架构不但要扁平化,还要有灵活的调度性和互换性。

        总之,我认为,格物有利于学习,格物有利于思考,格物更有利于去解决问题。格物致知这种认识论不仅仅有益于道德修养,也有益社会实践。


28、我不是一天到晚游泳的鱼

  叔本华说生存是空虚的,他认为现实唯一的生存方式就是“刹那的现在”。对此,我不太赞同。在“时”与“时”之中,虽然有万物的变化和个体的一切努力终归于空,但是过去,以及过去的过去,都会化作生存的意志,在我们的记忆中恒永不灭。

        我记得张雨生曾经面对盛着金鱼的鱼缸唱过《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在这首歌中有“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啊鱼不停游,一天到晚想你的人啊爱不停休”的歌词。尽管这首歌很好听,它也一直用不停游泳的鱼来比拟思念爱人的自己,但是,张雨生面对着金鱼去唱这首歌是不太正确的,因为科学研究告诉我们,金鱼的记忆只有7秒! 7秒之后,它就不记得过去的事情了,眼前所有的一切都会变成新的。所以,当你站在小小的鱼缸前面,能够很快发现金鱼永远不会感觉到无聊,7秒一过,它曾经游过的地方,都会变成新的天地。

        金鱼是永远活在新鲜之中的,它虽然有7秒的过去,而过去的过去,却只能存在于观赏者的记忆之中。这正如那首《鱼与飞鸟》的诗一样,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在鱼与飞鸟之间,而是在人的心爱里。不管诗人究竟是泰戈尔,还是张小娴,面对美妙的诗句和凄美的爱情,对于我来说,都已经不重要了。

        其实,我也很想自己是一条金鱼,7秒一过,就可以什么都能够忘记,曾经的烦恼,曾经的不快,包括曾经的幸福,都会烟消云散,而摆在自己眼前的,永远是“刹那的现在”。可是,我不是一天到晚游泳的鱼,也不是哲人叔本华,所以,我无法忘记自己的过去,以及过去的过去,因为它们都已化作了爱,留存在我的心里。


29、说坚持

  前几天与一位小兄弟视频,我对他说:“要想成功,需要有坚持的决心,没有坚持,就不会有所得。”

        对于坚持,要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方向正确,如果方向错了,那么停住脚步也是前进,否则,就南辕北辙了。

        坚持需要智慧,因为智慧是坚持的眼睛,你要用它看清所走的路,并且还要不断去校正前进的方向。当前后无路的时候,智慧告诉你,还有左右可以去走,总之,天下没有绝人的路。

        坚持需要耐性,没有耐性,就无从谈起坚持。坚持中的耐性是宽广的胸怀,没有宽广的胸怀,苦涩与忧伤都无处安身,在坚持之中不可能没有苦涩和忧伤。

        世上的成功可以没有幸运,但不能没有坚持,因为坚持是内心灵魂的坚守,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灵魂,他只能是行尸走肉,即使其有所成功,也不值得人们去称道。


30、说命运

  记得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曾说过一句话: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 生活这样美好,活它一辈子吧!” 我国文学家矛盾也说过: “命运,不过是失败者无聊的自慰,不过是懦怯者的解嘲。人们的前途只能靠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努力来决定。”正因为命运不能由人们自己的意志来主宰,所以,砥砺前行之人才会对命运有这样不屈的心语。

        有民谚说:“古今功禄自天成,何必辛劳苦谋为。黄金运来无佳色,时来顽铁也生辉。”尽管有猪站在风口也能飞上天空的时候,但是,对此我是不太赞成的,因为这是一个人的心灵在向命运缴械投降。李汝珍在《镜花缘》第六回中说: “尽人事,以听天命。”我觉得这也许更有些道理,必竟还有天道酬勤。所以,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善于和命运结伴前行。

        在与命运结伴同行之时,一个人的追求,除了有外在的方向,还有内在的方向,无论哪一个方向,都是需要趋向达到两者平衡的状态,如果失衡,就难免不平、焦虑、无聊,甚至于痛苦。人生总是在不断地追寻和调整生活的状态趋近平衡,无论是外在的、有形的状态,还是内在的、无形的状态,都是如此。

        其实,一个人的生活状态系统只是无限趋于平衡,因为平衡仅是理想,永远都达不到。故此,一个人需要修心养性,应该不断用内在的圆融去调整外在追求的天秤配重,规避失衡,以免在前行的路上跌得头破血流、死去活来。

      “要扼住命运的喉咙”是一个人内心对追求的调节,而“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更是如此。


31、从理科状元流浪街头的故事中所想到的

        我曾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新闻,讲的是一名理科状元大学毕业后流浪街头的故事,主人公的名字叫刘宁。2006年,刘宁以近650分的高分,成为四川凉山某县的理科状元,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大学毕业后,刘宁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于是就开始沉迷网络,四处流浪,当老父亲千里迢迢寻找到他时,他正在一个网吧里打着电子游戏。这位昔日让父亲感到无比自豪的孩子,此刻却是一个头发蓬乱、脸色苍白、夜晚常常露宿街头的流浪汉。

        当记者采访刘宁时,他有几句话很能引发人们的思索,现摘录在此:

        “从小学到中学,我的成绩一直很不错。考进中科大的时候,我带着万分之一的希望,希望可能像爱因斯坦、霍金一样影响整个世界。但进入大学之后,和同学们比起来我也只是平凡普通的一员,而且感觉自己也没有天才的聪慧和疯狂。”

      “让我像大多数同学一样,找个工作、结婚生子、挣钱养家,我觉得很无聊、很没意思。”

      “如果在战争年代,我是不是会更有价值、更有作为?就好像在游戏里带领伙伴们过关斩将,会得到他们的认同。”

        我自己上学的时候也有梦想,也曾梦想着自己将来成为一名科学家,或者在社会上有影响的人物。那时候也谈理想,也读讨论理想的书或者文章,即使参加工作许多年以后,我的心中还是充满着一些梦想。我想每个人年青的时候都会有梦想的,无论是否贴近现实,梦想总会留存在心里。有人说,一个人能走多远,不是看他的双脚,而是要看他的志向;一个人能跑多快,也不是看他的双脚,而是要看他的素质。其实,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成功,并不是看他是否成为什么家,或者多么富有,而是好好活着,没有虚度光阴。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着差距,但是,无论怎样,有一点我总是要弄清楚的,此时自己脚下立足之地,是高山还是平地,是海边的礁石还是山峰的悬崖,如果你不清楚双脚立足之所,而去谈脚踏实地,那么也就是空谈了。

        此时,我还想到了一个概念是角色。人生就是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扮演的一个或者几个角色,当你呱呱落地之时,你的哭声就是自己出场的锣鼓,在那锣鼓声中,无论你能否成为“名角”,你的戏剧已经开始上演。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把你的戏演好、演到位,没有培训学习,没有苦练雕琢,是万万做不到的! 无论你在演何种角色,都是如此。记得我在大学的时候曾读过一本书,这本书的书名是《人的社会化》。一个人的成长就是一个社会化过程,而影响这个社会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家庭、学校、社区、单位、同伴、宣传媒体、社会规范等。如果把刘宁作为一个已经初步社会化的角色,再把他的那三句话作为三块长条小镜子,然后像我们小的时候那样,以此做成一个万花筒,那么,从中我们会看到一些什么呢?

        一粒沙也会拥有一个世界,一朵花也会盛开一座天堂,我们为什么不能从一个个平凡之中看到伟大呢!狮子有狮子的角色,羚羊有羚羊的角色,在这茫茫的大千世界中,总有一个角色适合于你。凡人自有凡人的快乐和感动,如今我们的社会,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凡人的社会化,而不是什么成龙成凤的精英社会化。

        也就是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科教片,片名是《黑洞之迷》,在这个片子里就有刘宁曾经仰慕的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霍金的影像。在英国剑桥大学里,霍金的轮椅车在校园中行走,没有人跟随,没有人围观,他和平常人一样穿行于幽静之中。据说平日的霍金就是这样生活,在剑桥人的眼中,霍金不是残疾人,他只是一个学者,是剑桥的骄傲,也是剑桥的一个行者。霍金在当今科学史上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但他也是一个凡人,与人打赌,输了的时候,同样会给人家订上一年的《花花公子》。同样的,刘宁曾经仰慕的另一位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他在关于运动物质中电磁现象的论文中提出狭义相对论的时候,也仅仅是瑞士伯尔尼专利局的一名小职员。

        我记得科学家钱学森在去世前曾有一个世纪之问——为什么中国不能产生伟大的科学家?其实,伟大产生于平凡,在一个处处追求成龙成凤的社会化时代,又是否能够存在生长伟大科学家的沃土?


32、从格物的角度来谈学习方面的两点认知

  我们常说“格物致知”,我也曾对自己的小伙伴们说:“要善于格物,把格物当作一种学习方式。”既然我这样说了,那么就以身作则,就从格物的角度来谈两点学习方面的自我认知。

        首先我们格“热力学第二定律”吧。学文科的可能不知道这个定律,学理科的应该知道,如果学理科的不知道,那么当年一定没有好好学习。凡事当年学过的知识都是有用的,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为我所用,不是所学的物理知识就用在研究物理上,也不是所学的化学知识就用在研究化学上。同样的,不是所学的哲学知识就用在研究哲学上,也不是所学的历史知识就用在研究历史上。我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转换或拓展,这样你就会获得新的认知,这也是格物的一个方式或途径。我就曾经通过格计算机的CP∪,为我小伙伴设计他的事业未来组织发展架构,这也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

        那么"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什么?这个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个定律,克劳修斯表述为: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开尔文表述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熵增原理:不可逆热力过程中熵的微增量总是大于零。在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混乱度(即“熵”)不会减小。读了这些定义还不明白的话,那么我就说一句大白话,这就是说:对于一个孤立的系统,不持续输入能量都是死路一条。比如,如果一个炉子里不添加柴火、一个人不吃饭、一块绿洲没有雨水,那么这些孤立的系统会逐渐坍塌,最后变成了一种稳定的低活跃状态,即灰烬、死亡、沙漠。因为所有系统都有一种自毁趋势,往“熄灭”或者“圆寂”方向发展,这个趋势就叫“熵增”。为了维持系统,需要持续输入的能量,这股能量我们就叫“负熵流”,柴火、食物、雨水都是负熵流。阳光对于地球来说也是负熵流,如果太阳熄灭了,地球也完了,因为负熵源没了,地球生态系统也就自毁了。你不吃饭,你就废了,因为饭就是你的能量输入,是你的“负熵流”。同样的,知识的获得也是你认知系统的负熵流,如果没有持续地学习和思考,你的认知系统就不能迭代更新,最后不仅仅是止步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落后于时代发展,并不断做出错误的选择或决定。在这里,专用名词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领会这种“变low的趋势”。我们常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其实,前半句说的是趋势,后半句说的是一种“非常态”。当我们跟趋势较劲的时候,需要额外添加志意力和精力才行。为什么你看抖音不知不觉一小时就过去了?为什么背一段英语小短文一个小时就跟受酷刑似的?这就是因为前者是顺应变low的趋势,后者却是“逆趋势”的,逆趋势的时候,你基本上都会感到不舒服。

        这种持续输入的能量,还有另一种状态,叫信息,一个系统里不能持续输入信息,也会变成灰烬。如果一个人不再能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不再去接受新挑战,以为自己懂了或者以为自己懂不了,不再持续学习和改进,依赖已有的知识存量,那么终会像炉子里的火焰一样,最后熄灭成灰,也就是自毁前程。所以,一个人要想有个好前程,就要走上坡路,要敢于面对外部的挑战,要去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只有持续输入的系统或者个人才在世间有活路。通过格“热力学第二定律”,我们知道“为什么要持续不断地学习”的道理所在。

        第二个我要格的是“涌现”效应。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会使用抽水马桶,在冲水的时候你会看到出现一个漩涡,单个水分子是没有漩涡这个属性的,但是聚集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有了。这种漩涡现象在桥下的河流中、飞流的瀑布下面也会出现,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涌现”效应。上世纪90年代,在“复杂适应系统”(即CAS)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霍兰完成了《涌现一一从混沌到有序》一书,书中将“涌现”作为一门跨学科、具有普适性的科学理论进行初步系统论述。霍兰认为涌现是普遍现象,发生于很多看似不相关的学科领域,比如种子生长、受精卵发育、蚁群活动、神经网络活动、棋类搏弈、因特网运行、全球经济系统运行等都具有涌现特征,都展现出系统性和“简单生成复杂”。我们举蚁群活动这个例子。一只蚂蚁,它没什么脑子,没有欲望,没有计划,但如果是很多蚂蚁聚集在一起,它们就变得相当聪明了。一个蚁群可以组成一个复杂的结构,你看一看蚂蚁洞穴就知道了,它们分工协作,有的负责真菌农场,有的会照料“牲畜”,还有的会发动战争。我们不禁想问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何什么都不懂、没有脑子的笨蚂蚁聚集在一起后却能做出如此聪明且分工明确的事呢?这就是典型的涌现现象,个体的群集出现一个集体特征,而每一个个体却没有。霍兰说:“ 涌现现象是以相互作用为中心的,它比单个行为的简单累加要复杂得多。” 涌现性告诉我们一旦把系统整体分解成为它的组成部分,这些特性就不复存在了。系统科学把这种整体才具有,孤立部分及其总合不具有的性质称为整体涌现性,涌现性就是组成成分按照系统结构方式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制约而激发出来,是一种组分之间的相干效应,即结构效应。

        通过了解涌现效应,我们在学习上会得到什么认知呢?王国维曾经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在学习上,突然有了“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突破性进展,那是因为他的突破是在他的积累上“涌现”出来的,是规模的产物。知识越多,涌现效应越明显。

        我经常对自己的属下说,每天挤出一点时间读书吧,哪怕半个小时也行。我们每天强迫自己看几页书,开卷有益,只要坐在书桌前能够翻开书,学习的问题就解决了90%。实际上说是看几页,一旦坐在书桌前打开了书,一二十页也就读下来了,坚持每天读,用不了多少天,一本书就读完了,然后有了读书的兴趣,一本又一本,你获得的知识点不断累积,在累积之中,有的知识点就会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不断地迭代之中,形成了自己的知识树,构架起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比如,我想写宋词,那么我就去读宋词,读了一万多首宋词,发现真正好的词没有多少,从中选出自己认为可以深度研究和学习的一千八百多宋词,并给它们从高到低一一打分,在这个累积学习宋词的过程中,掌握了宋词的特点和要求,并不断自己动手去写,写出来的词也多少带些宋代人的味道来。这也是“涌现”学习法,用哲学的术语说,就是量变到一定程度会达到质变,因为你将一首一首单个的词用某种规则或特性串联起来,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宋词这个文学形式的认知,并将这些认知运用到写词这个实践之中。在学习中,没有一定量的积累,哪里会有什么认知的提升?这世上,任何知识的学习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如果有捷径,那么它也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今天我在这里示范一下格物,其实,获得认知,除了读书,还有格物,格物也能致知。


33、说精诚

  我小时候就知道李广的一个故事。有一次,李广去冥山南麓打猎,忽然发现草丛中蹲伏着一只猛虎,他急忙弯弓搭箭,全神贯注,用尽气力,一箭射去。他以为老虎一定中箭身亡,于是走近,仔细一看,没料到被射中的竟是一块形状很像老虎的石头,箭头箭尾都已深入石头之中。李广很惊讶,他不相信自己有这么大的力气,于是又试了几次,可是,一连几箭都没有射进石头。人们对这件事疑惑不解,就去请教学者杨雄,杨雄答道:“如果诚心实意,即使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感动的。”因为“李广射虎”这个故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一成语也便流传下来。

        那么何谓精诚?《庄子·渔父》中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如此看来,诚是有度之分的,诚到精的程度就是“真”字。要想“金石为开”,则诚至“真”时才行。

        我曾在外企工作过十六年,期间三次被老板选做“空降兵”。对于从事企业管理的人来说,“企业空降兵”是最危险的职业,据统计,这个职业“阵亡”率高达90%!而我却三次都取得了成功,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做人做事要真诚。汉朝人刘向在《新序·杂事四》中说:“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在这里提到的熊渠是春秋时期的楚国国君,有一次,他夜间赶路,忽见不远处趴着一只老虎,急忙射出一箭,跑过去一看,却是巨石,那箭镞连同箭杆、箭翎竟钻进石头拔不出来了。这个故事和李广射石如出一辙,但时间却早了700来年。这两个故事都在讲述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事必须要集中精力,要有必胜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成功。所以,我每次出征时都会在心底鼓励自己:“太平我不来,我来不太平!”

        其实,精诚就是诚心诚意。诚至所达,对人则产生感动力,对事则会柳暗花明,只要你真心诚意去做人去做事,达到精诚的程度,世上还有什么疑难问题不能得到解决。


34、杂说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什么是兴趣?

        在这里,兴与趣皆有愉快之意。若取一字为愉快,又会怎样呢?《说文》曰:“趣,疾也。”此趣从走,取声,本义为急、赶快,通“趋”,意为趋向、奔向,这样兴趣则为愉快的方向。《说文》曰:“兴,起也。”有发动、旺盛之意,这样兴趣就是强化愉快了。

        其实,兴趣是一种人的愉快情绪,它是由于对某种事物的喜好或者关切而产生的,也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兴趣具有普遍性,每个人都拥有兴趣这个心理需求,只是兴趣产生的点或者力度、广度和深度不同罢了。

        如此看来,兴趣是一种人的心理状态,它应当有层次,也有动机。我记得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提出过基本需求层次理论,这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该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类,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传统的五大需求,另外还有两种需要,一个是求知需要,一个是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我认为每个层次的需求都会产生兴趣的愉快心理,只是有生理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来源不同。飞人迈克尔·乔丹酷爱篮球而成为著名球星 ,海涅爱好文学而成为著名作家,丁肇中热爱物理而成为科学家 ,周星驰因为喜欢模仿和演戏而成为喜剧之王,这都是通过兴趣的动机而获得自我实现的案例。但是,我们不能说生理的、物质的兴趣就低俗,因为没有这些“低俗”的兴趣做为最根本的基石,精神上的兴趣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有些道理,它本意是指学习动力的层次不同,学习的效果也会不同,最高层次的学习动力是乐,也就是兴趣。我们将其引申开来,对于一种社会风气或现象的兴衰也是如此。比如腐败,前些年腐败现象不就是通过知之、好之、乐之而蓬勃发展起来的吗?同样的,我们经过打老虎、拍苍蝇,并对洗洗澡、照照镜子而知之、好之、乐之,那么同样也会迎来一个清平的世界。对于社会文明与公德,这个也适用; 对于雾霾,我想也应当适用,大家都对保护环境有兴趣,久而久之,终会有一天会云开雾散。

        英国有一个谚语,“兴趣是不会说谎的。”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社会,兴趣做为一个动机性的需求,如果引导了行为,就终会得到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是有好有坏的,我们应当控制和抑制坏的,鼓励和发展好的。

        现在提的中国梦是一个民族的富强之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幸福之梦,对此,我们都有兴趣。既然如此,我们就应当以兴趣为师,去创新,去奋斗,并共同记住罗素的一句话,“幸福的秘诀是:让你的兴趣尽量的扩大,让你对人、对物的反应,尽量地倾向于友善。”


35、也谈财务自由

  曾在微信中看到小米创始人雷军的一份演讲稿,在演讲中,他说道:“小米,是我40岁在财务自由以后创办的公司。这点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不会为了钱去做什么事情,这个事情是我喜欢的、我满意的。所以小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货真价实。”在这里有一个词,它叫“财务自由”,我是多次听到这个词的。

        社会上有千千万万的人都想有钱,包括我自己。首先我不是屌丝,一个50多岁的人,如果还是屌丝,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就太失败了。如今说自己有钱,则会被人说“对富有理解的太肤浅”,所以有的白领达人说:“我财务自由了!”在他们的字典里,只有达到了财务自由,才是真正的富有!

        财务自由原本是一个理财概念,是指家庭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主动投资,而不是被动工作,此时,你的资产(如房租、银行存款利息、项目投资收益等等,股票收益不算稳定,不算在内)产生的被动收入至少等于或超过你的日常开支,你的投资收入可以覆盖家庭的各项开支,也就是说你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提前退休或者干自己喜欢的工作或事情,是一种让你无需为生活开销而努力为钱工作的状态。如此看来,财务自由也是一种生活状态,但这种状态是用钱来衡量的,它有一个前提,你生活开销所需的钱财不是你努力工作而来的,是一种被动收入。在这个状态下,你也不必为钱而工作。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生活呵!心向往之。

        我有几个朋友比都市的白领达人还富有,都是私营企业主,可是他们还是为挣钱而忧,这又是何种道理?因为企业是他们的家庭资产。他们确实没有李彦宏改变世界那样高尚的想法,而只想着如何多挣钱、如何避免自己的资产受到损失。我想高尚的李彦宏也会去想如何多挣钱的,因为你办的是企业或公司,而企业、公司本身就是一个利益性的组织,从其注册之日起,它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赢利。所以,企业主们要想达到财务自由是比较难的,反而是一些白领达人更容易做到财务自由。从这一点上来说,打工是有好处的,能够活的自在一些。尤其是一些央企的高管们,国有资产是否增值、是否赢利,基本与他们无关,亏损率居高不下又关乎谁娘的事呢?

        谈到这里,好像财务自由只与白领达人、央企高管们有关,其实不然。我们只是看到了财务自由的钱的收入方面,还没有看到到钱的支出方面,因为财务自由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及你的家庭的生活开销。如果你的财务自由生活开销很大,则需要你的被动收入也要很大,否则,你还是处于“不自由”的状态。

        我记得在微信中曾读过一段“心灵鸡汤”,觉得有些道理。微信中一位高僧问几个徒弟:“现在我们烧了一大壶水,可是柴草不多了,很难把水烧开,怎么办呢?”有的徒弟说:“我再去山里找些柴草。”有的徒弟说:“我去山下买些柴草。”还有一个徒弟说:“我去施主那里化缘一些。”高僧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道:“我们为什么不把壶中的水倒掉一些呢?这样也能把水烧开。”舍得,是舍得二字,连在一起就有前后和因果,没有舍,得就谈不上了。同样的,如果我们已有一些被动收入,虽然不高,但生活所求不多,那么开销就不会很大,这样你也同样会财务自由,不见得你非得是白领达人或者央企高管。

        谈了收入与支出后,从单纯的财务角度我们好似理解了“财务自由”的生活,其实不然!这仅仅是解决了经济性的问题,也就是财务自由四个字的前一个词组,即“财务”问题,而“自由”这个词组问题还没有解决。“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这如果是一种财务自由的生活状态,“结庐”的实际问题解决了,我们还要去解决“悠悠”的问题才行。如何解决“悠悠”的问题?其实这很好办,就是去做你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你去种菊采菊也行,你再去结庐玩车也罢,总之你的工作或劳动不再是挣钱养家糊口了,也只有这样,你才真的进入了财务自由的生活状态,而在这个状态里,没有贫富之分,财务自由也不再是白领达人的专有词汇。

        有的时候,我对朋友说自己非常向往山坡放羊的生活,风吹草低见羊群,多悠然呵!其实,这也是一种“财务自由”。


36、说企业

  企业是什么?一个在企业里做了二十多年的管理者今天提出这个问题是不是有点傻?也许你会说:“这还不简单!查一下《辞海》嘛!或者在互联网上百度一下。”是呵,如今是网络时代,有什么问题可以难住我们的。但是,当你查到了企业的解释,你是否就真的理解了企业?

        企业是一种社会组织形态,这是我当年读《组织行为学》获得的概念;企业从其注册成立之日起就注定了它有两个存在的目的,一是向社会提供满意的产品或服务,二是获得利益,二者缺一不可,这是我二十多年前接受质量管理培训时获得的概念。尽管知道这些,我还是要问企业是什么?

        我们知道“企”字是由“人”和“止”组合而成的,《说文》中也说:“企,举踵也。”所谓举踵者,踮起脚后跟而守望也。故我们知道企鹅不是普通的鹅,而是用脚掌站立着的鹅。与企鹅相同,企业也应当是由一群站立守望的人组成的,在这个人群之中,有投资人,有管理者,也有普通职员。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可以守望的“利益”,人们自然就会散去;如果人们不到一个企业中去,这个企业也就永远不会产生可以守望着的“利益”,因此,只有拥有立足守望的人群,企业才有社会存在的意义。所以,也只有值得守望的企业才是人们相互依靠、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才是人们的家园,才是人们实现梦想的舞台。我想,一个好的、有发展的企业应该是这个样子。正如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说的那样,“沃尔玛最成功的地方在于:让全体职工都明白沃尔玛不是山姆·沃尔顿一个人的,它属于每一个辛勤工作的沃尔玛员工。”

        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守望或离开一个企业的权利和自由,当我们选择去守望一家企业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站在了企业这艘在海上航行的船上,这艘船的命运将与我们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企业是船,那么我们就是水手,只有做好自己的工作,与企业同命运,才能够让企业之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这也是我们每个守望之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很喜欢一部纪录片,影片的名字叫作《帝企鹅日记》,2006年,这部纪录片获得了奥斯卡金奖。帝企鹅是一群远离人类视线的种群,它们在极其苛刻的自然环境中坚韧挺拔,成为所有物种的楷模。正如英文版本中摩根·弗里曼所作的旁白一样,“它们也许好似我们人类,却又不像我们人类,在我们眼中,帝企鹅的群体是那么美好,严酷的气候中,它们的行为让我们动容!”

        社会中有许多企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值得人们去守望一生。我相信,只有那些给你展示的舞台和家园感受的企业才值得去守望,如果我们在这样的企业里工作,就应当像帝企鹅一样,用坚韧的意志去立足守望着自己的选择。


37、杂说“士”

        今天读了台湾历史学家许倬云写的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是《历史上的知识分子及未来世界的知识分子》。此文中有一个小题目,这个小题目是:古代的知识分子从“巫”到“士”。题目有“士”,但下文中却不见一个“士"字,只是简单地把知识分子定义为“读书人”,换一句话来说,就是把“士”简单地称为中国的“读书人”。

        “士”的含义真的就这么简单吗?这是我读此文后立即想到的问题,但没有深究下去,恰好在准备动手做晚饭的时候,我看到自己非常崇敬的学哥一一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把自己的微信昵称改为居仁由义。这是一句成语,主要意思是“内心存仁,行事循义。” 此成语的出处在《孟子•尽心上》中,其原文是:“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通读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齐国的王子垫是在问孟子“士”要做什么事,同时也可以看出王子垫与孟子的“士”的概念外延是有差别的,孟子把“士”的概念外延缩小了,标准上升到了儒家的高度,并用这个概念的“士”去统一齐国王子垫的思想认识。这里的“士”在许多资料中也是翻译为“读书人”,对此,我还是心存疑问,于是就用微信请教我的学哥如何理解这段文字中的“士”。学哥给了我一个他的理解:“士指有知识的君子。”他把“士”称为君子,只不过这个君子是有边界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要有知识,也就是说要读过书或听过书。为什么说听过书呢?在古代,有的知识、历史是通过说唱传播的,既使在近现代,有的说书人不认识字,但也能说古论今,这些知识不是读来的,而是口口相传听来的。所以说“读书人”中的这个读字是不能单纯地理解为“看”这一个方式的,其中还有“听”这个方式。从学哥的概念理解中,他的“士”也多少有一点侧重于“读书人”这个大的范畴,是这个大的范畴内的君子部分,对此我还是不太满足,于是就进一步去查阅资料,想搞清楚什么是“士”。

      “士”在上古为掌刑狱之官,在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是卿大夫的家臣。在《管子•小匡》中则把“士”归为四民之一,其中曰:“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管仲生于公元前723年,约死于公元前645年,也就说管仲生活在春秋时代的初期阶段,这里的士应该不是全指读书人,很可能更多的是指卿大夫们的家臣。在春秋末年以后,士才开始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称谓,大约在秦代以后“士农工商”这四民之中的“士”才成知识分子的专属称谓,故《淮南子》说:“是以人不兼官, 官不兼事,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是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 商与商言数。”汉代的《白虎通》说:”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汉书》说:“学以居位曰士。”《后汉书》说:“以才智用者谓之士。” 可见到了汉代,士是专指有知识的才智之人。

        在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如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冯谖客孟尝君、苏秦连横等。孟子是战国时期的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划分是以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的。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三家分晋。战国时期始于公元前475年,止于公元前221年,而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也就是说孟子死后的68年战国时代结束了,如此算来孟子思想完善的时期基本上靠近在战国末期。荆轲刺秦王是公元前227年的事,这与孟子死时相差62年,虽然我不知道荆轲生于何年,但死时总是要大于20岁吧,那么再减去20,有荆轲的时代与有孟子的时代也就相差了40来年,那么这个“士"也可能不仅仅指读书人了。从《孟子》这段文字中,居仁由义也主要谈两个方面,一是内心修养,二是行为准则,这两点带有普遍性,其举例中也有杀无罪之人为不仁也,反过来了说,杀有罪该杀之人不属于不仁。荆轲刺秦王,是认为秦王有罪该杀,故杀其是仁义之举,从这个角度来看,荆轲也是士。在易水边,荆轲就是吟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个诗句诀别而去的,能够吟唱出自己的诗句来,这个壮士绝非是没有知识的死士刺客。在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荆轲》中就写道:“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由此可见,荆轲不但会击剑,而且还是有谋术的读书人。按孟子的士之“居仁由义”的标准,中国历史上第一刺客荆轲也可以称为孟子心目中的“士”,对此,我们也应该记住陕西咸阳荆轲墓上的那幅墓联:“身入狼邦,壮志匹夫生死外;心存燕国,萧寒易水古今流。”

        也正如我的学哥所说:“孟子说尚志的士,不是一般的士。助纣为虐的家臣走狗打手,即便有知识,也不是孟子眼中的士,因为这些人不尚志。”我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学术风气不正的学者,即使身披院士的大衣,高居名校的高位,我们也可以说这类人是读书人,但绝不是士,如果说这类人是中国的士之一,那么就是对士的侮辱,因为这类人根本没有达到“居仁由义”这个士的标准。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在当下,士之志确实是任重而道远,也祝愿我的学哥在他“居仁由义”的弘毅之志下一路走好,也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拥有更多的士子,让中华民族的未来更加充满光明。


38、说批判

        对于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人来说,批判二字是最熟悉不过的了,那个时候,批判常在嘴边。我也曾听父亲讲过,与他同岁的亲外甥——我从未谋面的大表哥,当年是大兴安岭的一个林场场长,在文革初期就被批斗死了,可见当时的批判是很残酷的。

        我曾在十岁的时候读过家里的一本书,是列宁写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白皮红字的单行本,并不太厚,这是一本很严谨的批判,它划清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界限。也许是因为自己小时候就读了这本书吧,思维很早就受到了批判的训练,在读高中时,我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成绩都是非常好的。

        今天回想过去的这些事情时,我开始琢磨批判二字,觉得挺有趣。批判两字合在一起的主要意思是评论、评断,或对所认为错误的思想、言行进行批驳否定。但是,如果将这两个字分开,又会怎样呢?

        批字从手、从比,比亦声。而“比”的本意是“等列”、“个个相同”。“手”与“比”联合起来表示“用手逐个拿取等列的物品”。批,除了是一个量词和口头或文字判定是非、优劣、可否外,还有用手掌打和刮的意思。这样批的引申义,就可解释成用手做同样的一连串动作,比如,用手连续打耳光,用手和笔连续在一系列文件上签字,等等。其实,还有比这更凶猛的解释。《说文》曰:“批,手击也。”《左传·庄十二年》记载:“宋万遇仇牧于门,批而杀之。” 《韵会》则曰:“批通削也。”故《杜甫•房兵曹马诗》有“竹批双耳峻”。 《注》也称:“批谓触击之。”所以《孙膑传》说:“批亢捣虚。”由此可见,文革中死了人是正常的,因为批字本来就是一个凶狠的手段。

        而判字更有意思。判字形声兼会意,从刀,半声,从刀则说明其意义与刀有联系。而“半”是把牛分开,故《说文》曰:“判,分也。”这判字都动刀子了,连牛都不在话下,更何况人乎!文革中文攻武卫、动枪动炮,也是可以理解的,必竟那时已进步到了火器时代。

        批与判都有杀人之手段,一个为手掌,一个为刀子,若武功深厚者,手掌比刀子更狠。其实,这两者都不是最猛的杀器,批判中还有口诛笔伐,这更杀人于无形之中,郑拓、老舍不就是自杀而死了嘛。

        当下,我们虽然可以接受批判,但也要知道批判的身上是有“凶器”的,而能够约束这些“凶器”使用的,只有民主和法制。


39、小议孔子仁政

  前几天,我向学哥请教孟子之仁时,学哥说:“一是像孟子一样,信奉人性善;二是像老子一样: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对于学哥提到的老子认识,我一时不得其解。

        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思想时,一是想了解它、认识它,二是想看一看其中有什么有益的东西能为我所用或者有所启示。也就是说,除了对古代文化思想有阅读这个过程自我体验之外,还有一个古为今用的目的,想要“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

        我是搞企业管理出身的,管理一直是我长期以来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很大动力也是源于管理这个社会实践活动的需求,凡是和这个社会实践活动有关的内容都比较关注。我记得在《礼记·哀公问》中,哀公问孔子为政之道,孔子对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不能爱人,不能有其身;不能有其身,不能安土;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对于这段史记,因为是策论,和治理有关,故此很感兴趣。

        通观孔子给哀公的策论,他是从爱人这一个基点出发的,并逻辑推理回到己身之上。这里的"爱人”是指爱他人,而不是爱自己,通过爱他人而最终达到爱自己的目的。因为是对鲁哀公这治理者说的,所以这爱人就主要含有爱民的意思,通过从爱民这理念出发而达到治理天下,并在这个过程之中完善了自己的道德修养。整体上来说,孔子主张的是推行仁政,这里的爱人就是仁。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个对话,哀公问政孔子,肯定是从自己这点出发的,是为了达到自己治理天下的目的,这是“为己”,算是想要达到“自私之利”。孔子则主张:要达到哀公的“自私之利”,必须要爱他人,要先满足他人的需求,从爱人这个基本点出发,才能够达到真正获得一己之利。孔子曾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这是孔子道德实践的入手处,他在说“己”之时,却把真正的着眼点放在“人”上,要解决“己”的问题,要先解决怎样对待“人”的问题。在治理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不要只想到自己要对人做什么,而要想到这样对人是不是正确的。从儒家思想的角度来看,始终是考虑别人、他人的立场,就是“恕”,而“恕”说到底,就是他人优先,以他人为重,要从他人的需要和处境考虑问题。从这一点上去思考,也许我们就能搞懂了老子的“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明白了老子的话以后,我不禁又想起朱熹在《四书集注•孟子》中说的一段话:“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循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己随之。”这里的人与孔子那段话中的人是不同的,这里人是指自己或者每一个个体的人,朱子评说孟子理论是人性本善的,说孟子认为仁爱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的,但是趋利之心也存在每个人的身上,这就是人的私欲,人的私欲也是普遍存在的,是客观存在,我们不能一叶障目,要承认这个客观存在。

        结合孟子和孔子的观点来说,我们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存人欲,存己欲;灭人欲,灭己欲。”也就是说,一个执政党,必须要首先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发展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精神需求出发,不断提高党的自身建设,保国安民,发展社会经济,才能够达到天下大治。否则,民可载舟,也可覆舟。我想这就是孔子仁政在正反两个方面所给我的启示吧。


40、杂说目标

  做了二十多年的企业管理工作,我对目标这个词是再熟悉不过了,常用目标管理开展工作,但真的要我去单独说目标时,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了。

        从词意上来说,目标是比较简单易懂的一个词,其意指射击、攻击、寻求的对象,或者是想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它可是一个物体,也可是数字、曲线或精神、行为的状态。如果我们发散思维,把目和标分开,也许会更能形象地去理解它。

        目,即眼睛,《内经》称其为"精明"、"命门",是专司视觉的器官。《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说:"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这是对眼睛视觉功能的形象描述。古人曾说:“目、耳、鼻、舌、身、意曰六根,目耳为之二利器,故耳聪目明,谓聪明也。”由此可见目对我们是很重要的。读过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两位高手对决,若能找到对方的命门所在,击之必胜。近几日万科宝能股权大战不就是因为万科股权结构性分散的命门被人击中而引起的吗?从这一点上来说,医学巨著《内经》将目称为命门就更加说明它的重要性了。

        标,则从木、从票,票亦声。"票"意为"掠过"、"轻拂"。"木"与"票"联合起来则是"轻摇的树枝",故标的本义为树梢,所以《说文》曰:“标,木杪末也。”标也可以代表旗帜,总之也是随风飘动的物体,宋代的陶谷在《清异录》中写道:“梁祖自初起,每令左右持大赤旗,缓急之际,用以挥军,祖自目为火龙标。”正因为标是战旗,所以清代时将标列为督抚等所辖绿营兵的编制单位,这相当于现代军队中的团,其官兵称谓标下,统带一标的军官为标统,相当于现在的团长。记得小时候曾看过朝鲜战争的电影《奇袭》,这是真实的战例,在金城战役中,志愿军一支很小的渗透小分队攻击了韩军白虎团的团部,缴获了它的团旗,用现在的军事术语是斩首,并且勇敢的志愿军还顺手斩得“小楼兰”,全歼了美军“555榴炮营”,也缴获了该营的营旗。这是一个很大战绩,至今那面团旗和营旗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收藏着。

        通过“目标分解”,我们也可以这样去理解,目标是用眼睛寻找到的随风飘动的树枝或战旗。在树丛之中或纷飞的战火之中锁定你想要的树枝或战旗,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是一件很不容易办到的事情。这如一个阻击手,如果你不专心,如果你不认真,如果你不勇于担当,是很难击中目标的。记得春秋的旬子曾写过《劝学》,在初中学文言文时也读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名句皆出于《劝学》。在《劝学》中有一句话,记住的人很少,这句话是“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其意思是: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这句话前面还有一句也很重要,“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讲的是: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所以说,一个人要达到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吃苦的精神和专心、认真的态度才行。如果没有这些,你即使智商测试达到130分以上也没有用的,靠小聪明是做不成大事、达不到目标的,只有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勇于担当才行。

        目标管理的方法和理论有很多,这方面的书籍也很多,但是,如果没有认真二字在心中,你知道的再多,都是瞎扯。毛泽东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他也曾在《水调歌头》中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时写道:“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这一个肯字,说出了实现目标的真谛。那么就让我们射出“肯”这支利箭吧,让它去击中远方随风飘动的旗帜!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手笔录(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