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追忆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祭奠亡人的日子――清明节。


为了让亡故的亲人早点拿着冥币,为自己和在阴间的亲人添置一些换季的衣物,很多后人都是提前一周去坟墓祭奠。

当然,提前上坟也有错峰的原因。毕竟,在兰州,公墓区大多在郊外的山上,交通相对比较闭塞,山比较狭窄,一到清明节,总会出现交通堵塞,甚至瘫痪的情况。最近这些年,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大多数农村,也流行提前一周上坟的习俗了。

上周末打电话,母亲告诉我,与大伯二叔一家约好了要给亲人去上坟。

说实话,我们家埋葬老祖宗的坟地,因土地早已被政府征用作为他用,经过多年的后,大概只有父辈还记得坟头大致的方向,而我们后代,大多已不知道具体的地方了。所以,旧坟年轻的我们一般都不去,只有父辈代劳。或许,这是不孝,是忘本,更多的却也是无奈。

现在距离我们最亲近的亡人要数爷爷和大伯了,每至清明节前的一周,爷爷的子孙后代们会相约,去在爷爷和大伯的坟头添几锹新土,算是为亡故的亲人翻修屋舍。大概,乡下人一直认为,泥土可以为逝者保鲜,让逝者在阴间继续长寿吧。


坟头自然是有讲究的,谁家坟头上绿草如茵,花树繁茂,就代表着这个家族后继有人,家丁兴旺,日子红火。谁家的坟头如果塌陷破败,上坟人少,没有太多欢声笑语,则代表着这家的后人不给力,用兰州话说,不赞劲。

唯一不同的是,新坟有人哭,老坟有人笑。

在农村上坟,很多时候,人声鼎沸的墓地,恍如春游,亦如赶集的市集。只因,家族的人大多会带着好吃好喝的去,在祭奠完亲人后,大家会在坟头的空地上找个地方,席地而坐,开一次踏青的春宴趴。

大家吃吃喝喝,说说笑笑,似乎没有悲伤。毕竟,亲人已逝,活着的人活得好才是亡人最大的心愿。


我猜想,这种祭奠亲人的方式,一来是为了联络活着的人之间的感情,毕竟大家都很忙,难得聚在一起;二来是为了告慰亡人,后辈们关系很融洽,请在阴间的逝者们放心;三来大家都会有虚荣之心,吃吃喝喝,开开心心的样子,存在一种向村里其他家族的人炫耀的心理。

清明节是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这大概也是因为,清明节是春节过后第一个可以有借口让活着的亲人团聚的节日吧。


佛家讲念念清明,时时当下。是啊,在经历着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当下,希望每个活着的人,能做到:时时当下,归于本心;活得清明,立于当下。

――2020年4月4日清晨(清明节)

你可能感兴趣的:(清明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