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短篇《我在北京奋斗那些年》

1993年春,莫大年踏上了开往北京的一班绿皮火车。此时市场经济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展开。架不住从北京回来的老乡蛊惑。莫大年卖了家里的一头牛,凑够路费和生活费。告别父母第一次离开家乡,彼时他22岁。

他坚信老乡说的话,在北京大街上卖茶叶蛋也比在家累死累活种地挣得多,还娶不上媳妇。

可毕竟是孤身一人去北京,心里难免不了犯嘀咕,大年曾劝说发小建军一起同去。被热恋中的建军义正言辞拒绝了,自己都快娶上媳妇了,谁还跟你去北京耍。

是的,谁会跟自己一个单身汉去北京闯荡,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可是现成的,不比那舒服?再说人建军家世代木匠,十里八乡都有活找他家,不愁吃喝,哪像自己,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没别的选择。

初来北京,莫大年租住在南三环洋桥附近一个城中村里,距离天安门不足十公里,骑个28大杠用不了一个小时就能到祖国的心房观看升国旗。

初春的北京还有些干冷,大年每天早晨起床就是去早市上寻摸,看看那些摆摊的个体户都卖些什么。

看了半天,觉得还是卖茶叶蛋最适合自己,小本经营,成本低,好制作,弄一锅卤水就往上招呼。

说干就干,没两天,大年就加入了集市上的"倒蛋部队",五分钱进的一个鸡蛋,一转手卖三毛。一天卖个几十块,一个月就千八百,果真是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每月除去生活费和房租,还能剩个大几百子,邮寄给老家的爹妈一些,剩下就攒着娶媳妇了。

大年就这样,每天晚上做着娶媳妇的美梦,白天去卖茶叶蛋,感觉浑身有用不完的力气。嘿嘿,过两年建军就得羡慕自己了。

只是好景不长,集市上最近卖茶叶蛋的越来越多,从原来的两三个,现在已经七八个了。有人卖的不但好吃,还更便宜。

大年的生意开始萧条起来,每天都剩下很多,他只能带回去当晚餐或者早餐吃掉。

大年心里怒骂,他娘的,这是咋回事?全北京卖茶叶蛋的都来洋桥早市了?

俗话说的好,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限的,大年印证了这点。他没有继续留在早市和其他商贩打价格战,而是辗转了阵地。

城中村的大路口是上班族每天早上必过的地方,从这里上主路坐公交车,辗转北京各个地方上班。

大年心想,肯定早上很多人没吃早餐,就着急忙慌赶公交车去了。自己就在这卖。

大早上的,吃上两个热乎的茶叶蛋,可比空着肚子强多了。

果然不出大年所料,路口的人流虽然不如早市多,但仅此他一家,生意虽然赶不上最开始,但也好了很多。

年底,大年大包小包的回家,带了很多东西给父母,老母亲哭着道:"我儿真是有出息了。"

也是这一年,建军结婚了,大年随了个大礼给多年的好哥们,引得后生们一阵羡慕。

临走时老母亲叮嘱,今天过年一定带个儿媳妇回来,大年笑着答应上了火车。

第二年建军生了个大胖小子,大年依旧孑然一身,这可急坏了老母亲,虽然嘴上不说,但大年从她的叹息声中感受的出来,看来是得找个媳妇了。

1995年,洋桥的城中村拆迁,大年不得已阔别这卖了两年茶叶蛋的地方,另觅他处。

听房东大爷说,他们家这租出去的大院都拆,在四环外给了五套房。丫挺的本来不想挪窝儿,看在这五套房的面子上就算了。

离开洋桥,大年住进了二环的胡同儿里,并没立马重操旧业,而是熟悉熟悉环境,歇了几天,毕竟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吗!这两年卖茶叶蛋也是赞下一些钱的。

只是过了几天,他真慌了,这个地方不像以前的洋桥,茶叶蛋不好卖,一天也卖不出去几个,这里的人早上更习惯喝豆汁吃炒肝。

大年辗转了几个地方都不行,自此大年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做生意不只看能力,也讲究运势运气啊。

虽然事业受阻,但大年也在此收获了爱情,姑娘叫秀娟,是个川妹子,人白净勤快,每天早上路过胡同儿口都能看到推车叫卖的大年。一来二去两人便熟络起来。

秀娟看大年踏实肯干,又生的高高壮壮的,对他感觉一直很不错,后面的事也就水到渠成了。

成家后,秀娟劝说大年,找一份工作,一个大男人,天天卖茶叶蛋将来能有什么出息。

大年心想也是,现在卖茶叶蛋比之前差多了,现在自己有了家,各种开销都多了起来,不能再这么下去。

当时北京的各种基建已经热火朝天的展开,大年便去了工地。虽然辛苦,但是养家不成问题。

在工地上干了半年多,结识了工友老张,老张家在内蒙古,听说家里还养来了不少羊,妥妥的有产阶级,踏实的地主不当,非要来北京闯荡。这不在工地上抡起大锤了。

老张对大年说:"兄弟我看你也不是心肝情愿给人打工的,不如咱俩一起干?"

大年说:"能干啥啊,现在茶叶蛋都不好卖了!"

老张笑着说:"瞧你这点出息,这辈子就跟蛋干上了?"

"跟我一块卖羊肉啊!我住的地方叫新发地,是北京最大的农贸市场,现在搞市场经济,大家手里都开始富裕了,对肉类的需求有增不减我跟你说,一定赚钱!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草原红"。

大年心想也是,这打工什么时候能是个头儿啊,不如博一把,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晚上回去大年就跟秀娟说了,没想到秀娟很支持。就这样老张和大年东拼西凑两万多把生意搞了起来。

可即便是90年代遍地黄金,对于缺乏经验的人来说,生意也不是那么好干。

转眼间到年底了,俩人一合计这不但没挣钱还亏了点。看来这个年是过不好了,也不知怎么跟秀娟交代啊。

大年灰头土脸的回到家,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退伙的事儿。

秀娟一看大年表情不对,便上前询问,大年合盘托出告诉了秀娟。

秀娟一听白眼一番道:"你个瓜娃子,大男人肚里能盛五碗干饭,我看你肚里就能盛个茶叶蛋,这么点挫折就打退堂鼓,做大生意能跟那卖茶叶蛋一样?哪有上去就赚钱的。"

"可是过年的钱都没有了,都在公司账上,老张说这钱不能动。"大年急忙回复秀娟。

"这不还有我呢吗?我又不是不上班,一年下来也攒个四五千。还能让你过不好年了,真是!"

大年听了秀娟的一番话,很是感动,这老婆真是没白娶。

过年回家,大年带着秀娟去建军串门,看到建军一家红光满面,娃都会叫人了。

窗外的炮声此起彼伏,女人们在屋里逗孩子,大年和建军在院子里抽烟聊天。

建军:"今年活儿干的不错,打算过完年去买个农用车,到时十里八乡跑起来更方便了。"

"你今年咋样?兄弟!"

"我...我..."大年只感觉一肚子酸楚,不好开口。

婚后的建军发福明显,这是日子过得红火的表现啊,好日子养人。

再看看自己,每天起早贪黑的跑业务,不但没挣着钱,还瘦了。还得靠老婆养着。

无奈路是自己选的,跪着也得爬完。

又过了一年多,大年和老张终于挺过了黎明前的黑暗,他们的生意爆发式增长,一步跨入小康生活,苦尽甘来。这一年大年也迎来了自己的女儿。

那是1998年底,可谓家庭事业双丰收,此时他们还租住在当时的胡同儿里。

这天房东大姐找到大年,看他最近生意做的不错,便问想不想买房子,自己家里急着用钱,想把房子卖了。

两套房都在三环里,大的12万,小的9万。

说实话,大年其实一开始是有些犹豫的,因为自己还想回老家把老家的房子从新翻盖小楼的,一是地方大,住着也舒服,二来在老乡面前也有面子。

在北京花个十来万买一套小楼房,怎么感觉都有些不值。还不如买辆夏利开开。

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老张,没成想老张立马买下了那套9万的,并劝大年,买了吧,给老婆孩子一个稳定的环境。

大年本来想要那套9万的,想着少花点钱,现在没得选了。房子大点,孩子跑得开,他这样安慰着自己。

2003年,公司业务进一步发展,已经成为新发地规模较大的供应商之一。老张和大年也已升级成为大总和张总。

十年过去了,大年在北京早已经扎根,自己的事业家庭都在这,只有每年过年时候,才会回一趟老家,看看父母。父母年龄大了,聚少离多,大年觉得这样不行,便花费几十万,在四环外买了一栋别墅,把父母接过来共享天伦之乐。

2017年9月,女儿已经考上一所北京的重点大学。此时建军打来电话祝贺,寒暄过后,建军颤抖着声音说:"孩子不争气,哪都没考上,打算去北京打工,你帮忙照看着点,当年我目光短浅,没和你一块来大城市打拼,现如今,孩子又得走一遍老路。"

挂断电话,大年坐在办公室里,看着财务报表,五味杂陈。

现如今他的两套房子市值已过几千万,赶上公司前十年的利润,一个中等公司,在赚钱的情况下,从头开始也要十年才能买得起这两套房子。

想到这,大年总有一种被戏耍的感觉,要是他当年没听老张的劝告,买下那套房呢?

是啊,时代好像总是有一张无形的大手,在在操控着我们每一个人。无论你是老板,还是打工族,都要无时无刻见证这个世界的荒诞之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实短篇《我在北京奋斗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