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掉懒惰拿起书

这几年靠着樊登读书中海量的听书资源,我确实汲取了不少精神养料,弥补了我精神上严重缺钙的短板,且获益匪浅。我清楚的知道,外表的我没有什么改变,或者说日渐苍老了,但我的内里发生了变化,焕然一新的变化,我乐在其中,且沉醉不知归路。


今天利用上班通勤的时间,听了一门课程《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极感兴趣,也正好契合了keep reading,keep learning——终身学习的理念。

懒惰的背后是恐惧

樊登老师读书无数,阅人无数,很直白的指出为何那么多人过得碌碌无为,或者只是空想却难以行动,都是因为懒惰在作祟。

人的懒惰分肢体的懒惰和心理的懒惰。两种懒惰都要命,只是前者能看得到,后者则废掉人于无形而已。

那些生活的按部就班的人,看似四平八稳,实际上是因为懒惰——懒得去想,所以樊登老师说人生最该克服的阻力就是惯性。

生活中的懒惰随处可见。

比如一遇到堵车就容易产生暴躁心理,这其实就是懒惰的惯性在作妖。为什么要发火呢?能解决实际问题吗?好像不能,但我们就是管不住自己生气,什么都不想自动回到懒惰的窠臼里最省事儿,管制约束住自己发火的坏脾气需要耗费大脑更多的精力,懒惰人的大脑是不愿意如此费心费力的。

比如到了上学的年龄就读书是一种惯性,拿到了文凭之后不再读书也是惯性,少有人去深度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些,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随波逐流多省事儿,别人怎么做我也跟着得了,何苦还要苦尽巴力的去折腾、去深思,太费事儿。

人们喜欢给自己设置惯性的栅栏,这才是阻止我们超凡入圣可能性的罪魁祸首。

人的大脑有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按最省事最简约的方式进入“自动驾驶”模式,这样需要消耗的精力最少,在原始社会才更有可能让自己活下来。于是这种这种模式就被刻入DNA中,如今社会如此发达了,生存基本上不成问题了,要想超越自我,就必须通过有意识的训练,让大脑从自动模式过度进入手动模式,打破惯性模式。

如果能够思考到惯性这问题,这道栅栏可能就消弭于无形了,接着去做——读书、思考、践行,即使做不成伟人,修不了大智慧,也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起码做一个生活的艺术家和高手,这不就是一件极幸福的事吗?

若一味简单的按照别人设定的结构去学习、工作和生活,是无法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的。应该想想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是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自己的知识结构需要自己设计和打造。

埃隆·马斯克说过,不懂就去学。


学习其实不丢人,不学习、不懂还自以为是才最丢人。

《幸福的方法》这本书的作者本沙·哈尔教授说“幸福与状态无关,幸福是一种能力”。

孔子说“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之忧虑自己的为人,不忧虑是否贫穷)。

这些都在告诉我们幸福是一种能力,一种像肌肉一样可以锻炼的能力。

要想幸福就得扔掉懒惰,让脑子积极动起来,多思考。

注重反馈

其实不管是提升自己、教养孩子还是带领团队,核心问题都是尊重和信任。方法都离不开沟通、倾听、反映情感、授权、激励、辅导、反馈等。

一个人生下来不可能天生就适合做某一类人或擅长某一项技能,但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因为学习可以解决许多原本让我们无助的东西。

一个人在家里面对自己的亲人动辄发脾气,就是懒惰的表现,因为懒于学习更有效的方法,正确的做法是认真用心去读书,用学到的知识改变自己,影响最近的人、影响周围的人。

这世界认识自己才是一件最困难的事儿,许多人认为这个世界要比自己强大重要得多,所以几乎都是通过外界的反馈来定义自己,久而久之我们都活成了别人眼中的自己,忘了为何处罚,忘了初心何在。

其实我们应该停下来思考反问自己,这真的就是我吗,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反馈自我才是最高级的反馈,看见自我,悦纳自我,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直一直读下去

没有什么问题是书本解决不了的。

如果想要挣更多的钱,那就去读《指数型组织》、《让大象飞》《哈佛商学院最受欢迎的领导课》、《疯传》、《销售洗脑》等书。

如果想要提升自己的生活智慧,那就去读《幸福的婚姻》、《亲密关系》、《母爱的羁绊》、《叛逆不是孩子的错》等书。

想要提升国学素养,就去读《梁漱溟先生讲孔》、《王阳明哲学》《孟子》、《魏晋风华》等。

樊登老师推荐起书来真的是如数家珍。读的书越多,大脑“用进废退”的原则就越往有益的拿个维度倾斜,我猜樊登老师大脑皮质层中这个区域肯定是“粗壮”的。

书这个东西要一直读下去,一直读到你对生活失去了好奇心。

扔掉懒惰,拿起书。

读起来,读下去。

生命不息,读书不止。

你可能感兴趣的:(扔掉懒惰拿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