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由于今年疫情的影响,网上教育着实火了一把。

据艾瑞公司公布的《2020Q1&Q2中国在线教育市场报告》,中国在线教育市场在2020年将达到400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1%。

“好未来”、“新东方”、“作业帮一课”等国内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吸引了资本的目光。仔细观察一下,你可能会发现,这半年中最受关注的是K12领域,即基础教育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次新冠疫情爆发使在线教学几乎成为每一位学生直接、间接获取知识的途径,也首次打破了在线教学与教授知识之间的壁垒,激发了对在线教育不了解的部分群体的需求。这次新冠疫情爆发是对网络教育业的一次大考,是对网络教育前景的一次大检验,目前看来,交出的答卷并不令人失望。

像K12这样的教育平台的崛起,不禁让人思考另一个问题,学校是教学生知识的地方,可在线教育取代了学校的教学功能,那学校的竞争力在哪里?不要忽略了这一点,没有弄清楚这一点,学校很难找到自己的定位,最终只会把学生送到校外辅导机构——影响教学质量。近几年,校外辅导机构层出不穷,这不仅是家长和学生对高考无止境的焦虑,不断“增负”,同时也暴露了学校另一个问题——教学效率无法与校外辅导机构相比。

一个学校有一整套的课程安排,上什么课都要事先计划好,灵活性和自由性都很低。与之相对的是,校外辅导机构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进行不同的课程设置,这实际上是一种去管制化,通过降低制度成本提高效率。在学校体制改革中,贸然进行改革是不可取的,所以从教学功能上来说,与校外辅导机构相比,学校就难以占上风。那学校还有什么功能,是校外辅导机构无法替代的,放大这个功能,赛道打开了,竞争力也上来了。

1 要看看早期大学的做法

在欧洲和世界范围内,博洛尼亚大学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建于1088年,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十一世纪,来自欧洲各地的一批学者,为了摆脱宗教教育的束缚,自发地聚集在博洛尼亚,自由地在街道上讲学交流,共同翻译古罗马法典,并对其进行评论,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气氛。12世纪时,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师带着一群学生四处游学,在博洛尼亚城进行研究和讨论。随后,学术讨论的范围越来越大,学生们自发地组织委员会,聘请教师,在教堂或市场上讲课,他们付给教师工资,并有权对教师罚款或解雇。然而,学生的权利边界后来扩展到全城,甚至在1225年与市民发生冲突。

之后,为了使教学能够持续下去,依内里奥(一位有历史记载的早期学者)的四个学生建议设立一个不受外界影响的场所供教师进行讲学,费德里克一世(当时的皇帝)于1158年颁布法令,规定大学作为研究场所,不受任何权力的影响,享有独立地位,后来经皇帝批准,授予其特许状。授予教师和学生居住权和司法自治权,意味着独立的、有固定的科研教学场所的大学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此时,大学在城市中成为相对独立的职能部门,师生群体成为相对独立的职业和身份。

为什么要谈到大学的前身呢,因为最近在阅读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最后一天》时,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人们普遍认为,“苏格拉底佯装无知法”就是当别人问他问题时,苏格拉底装作不懂,然后一步一步地反驳,再提出自己的想法,希望得到对方的同意。然而,在许多场合,苏格拉底实际上是希望通过讨论,提问题者的思维能力会变得更加严谨一些[1]。要注意“讨论”这个词,再读一遍这个句子,格拉底其实是希望通过讨论,提问题的人的思维能力会变得更加严谨。

看了这句话,我瞬间觉得,学校存在的价值何在,这个问题也许可以用“讨论”来解释,学校最初存在的目的是为持有不同观点的人提供一个讨论的地方。17~18世纪,学校承担义务教育学生的职能直到德语学校发展才正式确立。因此说,讨论是学校本质的功能,义务教育只是从讨论这个本质扩展而来。

2 为什么说“讨论”才是学校存在的价值?

探讨这一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借用尼采的观点来解释它。Nicholas认为世界是由不同视角的活动方式构成的,这是一个视角主义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真实世界”并非柏拉图主义所说的“另一个”世界,而是该世界的一种价值;它不是“最高价值”,因为它掩盖了身体的根本出发点[2]。略微解释一下,尼采认为真实客观世界可能并不存在。对于同一客观事实,不同的视角会得到不同的主观认识。这就是说,不同的人对世界的看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视角决定了客观世界。

作为一名唯物主义者,当然很难接受这种观点。但是,尼采的思考框架却很有趣,他揭示了一个客观事实: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认识世界,得出不同的结论。人们通过交流和讨论,互相补充对世界的认识,从而认识世界,完善自己。

依我看,尼采的视角主义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正是因为了解到每个人的视角都只是视角之一,我们才应该意识到,在我们自己的眼中,真相并非绝对的真相。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真理,不要把自己与别人区分开来,而应该鼓励我们去接受、去倾听、去理解、去学习其他的角度。讨论的意义就在这里,学校为这种意义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场所。

3 未来的学校会怎么样?

以讨论的观点来看,未来的教育会有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在线教育平台将取代学校教学知识的任务,而学校提供讨论场所的功能将无限扩大。也就是,未来的学校不再仅仅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而是学生讨论,教师帮助。

那高考呢?有的人可能有所质疑,如果高考制度不改变,这种教学形式真的能从原本的圜局中走出来吗?答案是可以的。为什么人们号召“研学后教”那么多年了,却没有一个实际的效果,关键在于实施的措施效率太低,没有“老师讲学生听”模式效率高。没有效率,没有好的方法可以实施,总是要回归到原来的教学方法。所以,要大规模地推进“讨论教育”,只有两种方法:提高实施效率,把教学任务外包出去

如何提高讨论教育的效率,关键在于打破学校原有的体制壁垒,降低体制成本。以前,我曾在《学校未来的出路在哪里》一文中写过:未来学校40分钟一堂课的规定将逐渐瓦解,逐渐衍生20分钟课堂、50分钟课堂、90分钟课堂等较为自由的课堂教学体系。在过去标准化教学模式中,很多知识点可以被压缩为40分钟一堂的讲课,但是在教育讨论中,这种标准化课堂体系不起作用,会向去标准化、去规制化方向发展。

将教学任务外包化的方法就是通过在线教育平台,提前将未来一个学期要教学的知识点交给学生,让学生提前学习,有问题随时向教师提问。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己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这可能吗?学生有可能承受得住吗?我最近看到了商丘市第三高级中学种新超副校长的演讲《草根学校是如何完成逆袭的》,对我启发很大。种新超老师举了个例子:他们学校的一位语文老师没有按照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方式来教授学生如何写好议论文,而是换成了辩论赛的方式,提前给予学生辩题,然后让不同立场的学生自由搜集观点,课上发言讨论。工作全部交给学生完成,老师只是作为幕后军师,帮学生审讲稿、答疑惑。有效果吗?两周后,这老师带的两个班月考成绩是年级的前两名,进步很显著。

因此,老师们不愿意“简政放权”是怕学生干不好,干不对,但实际上,这一代的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空前的强大,只不过是没有合适的方法加以引导,没有发挥出来而已。学校的主人到底是谁,不是校长,也不是老师,而是每一位学生[3]。

最后我想与你分享李希贵校长的两句话,他是北京十一学校联盟总校校长,出版过许多本有关教育的畅销书,在教育领域享有盛名。他说:任何一所学校,你只要在学校里推广一种教学模式,我敢说无一例外地就会严重违背教学规律,这是一个不能商量的事情。但是,我们确定某一种改革的方向,引领各个学科朝着某一个方向,按照自己学科的特点去改革,重视哪些元素,提供哪些工具方法,这都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规定一堂课讲多少分钟,必须用什么学案,那就肯定违背规律了[4]。

在我们看来,其实学校和教育无非就干这么一件事:帮助孩子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认识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通过学会选择和放弃,来真正明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人生目标,在这个过程里边装配动力、边安上刹车。有了这样的过程之后,我相信一个孩子在学校里学多少东西这事儿反而没那么重要,因为学习会是他一生的事儿。

李希贵校长的两句话,希望这两句话对你有所启发。

[1]《Socrates' last days》,Plato,上海译文出版社

[2]《尼采的视角主义》,朱彦明,复旦大学出版社

[3]《草根学校是如何完成逆袭的》,种新超

[4]《把成功设计成危机:对话李希贵校长——校长的权力观》,李斌​​​​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校存在的价值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