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题破解方法是神恶魔?阅读理解,阅读是为了理解。

语文满分答题法——阅读题答题方法篇


【导读】只有明确了方法,才能在内在成长上安心下功夫。语文三部曲《语文到底学什么》《语文到底怎么学》和《语文满分答题法》,这是第三篇。


本文约7000字,阅读需要约12分钟。提纲如下:

一、对语文考试的三大误会

二、语文满分的理论可能性

三、基础部分是硬功夫

四、阅读题答题方法

1、阅读题答题方法

2、阅读答题的两大误区

3、阅读答题提升的三个阶段

4、不同文本的特点与策略

一、对语文考试的三大误会

1、不同的人读了同一篇文章产生不同的理解,却被要求答出统一的答案,科学么?

大部分人会说,不科学。因为大部分人都没考好,更没搞清楚原因。这时候如果有人反问一句,语文好的同学总能做对,怎么解释?人们就清醒一点了。说这个语文好的同学不是人,是神?显然更不科学。

换个问法,十个人听一堂课,听完后发考题,问老师强调的三个重点是什么,答出来的结果一样吗?一样。因为问的是老师强调的三个重点,不是你认为的三个重点。不同的人听课,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实会觉得重点不同。但如果问的是从老师角度想强调的三个重点,结果就一样。这是以己度人和换位思考的差别。

每个人都是从以己度人过来的。小时候以自我为中心,不管别人怎么想,我怎么想最重要。长大了才懂得要换位思考,慢慢具备理解他人的能力。有些高深的人和观点,在理解能力不足时,即便换位思考也理解不了,就需要自我提升。

换位思考需要平静的心和相对高的境界。越是复杂高深的思想,理解起来越需要心静和境界。心静看心乱一目了然,心乱看心静神秘莫测。高境界看低境界一目了然,低境界看高境界云山雾罩。有些时候不是答案不对,是有人看不懂答案。心理素质和境界的提升,是理解力提升的关键。

阅读题为了保持答案的统一和选拔的公正,问题几乎全是“根据文意回答问题”。一两道开放题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也要言之成理。



2、高考阅读题作者来做只得了两分,这样的命题科学吗?


仿佛是很不科学,但不像上次那么肯定了,觉得该追问点什么了。作者只得了两分,如果你得了四分,有的同学得了六分,正常吗?很正常。那我们是否可以说你的水平是作者的两倍,同学的水平是作者的六倍呢?你又不敢承认,因为自己和作者明显有差距。这中间到底是什么导致你比作者水平差还得分高呢?

事出必有因。细思之下你发现了,是你做题比作者多,答题能力比作者强。比不过的,是写作能力。所以,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是两码事。你问一个作者,开头为什么写下雨?作者说,当时在下雨。如果鉴赏的话,就有交代背景、渲染气氛、为下文做铺垫之类的作用。作者在自然而然地创作,因其过人的写作功底,文章自然而然地符合文学审美要求,否则就是拙劣的作者了。你可以想象,当时在下雨,可也有一头驴在雨中奔跑,作者没有写进来,为什么?选材要紧密围绕中心,那头驴在奔跑和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没关系,所以不会进入作者的文章。心中注意什么才会写什么,入不了心的人事物景,是不会在文中呈现的,此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鉴赏有固定的评价视角和审美标准,创作则重在关注如何思路清晰、剪裁恰当、突出中心。评价对象的不同,会导致你比作者强又不敢承认的情况。我相信,把作者请过来我训练两天,做题能力肯定很强。

有人说答题最重要的是琢磨命题人意图。我问,那作者意图呢?这俩意图是不是一样的?同学就懵了。不一样?不一样怎么做题?一样?可老师总强调命题人意图。这个误会源于对作者文本本意和考题考查意图的混淆。如果命题人不理解作者本意,题是没法出的。不基于作者本意而命题,题是没法做的。至于考题,无非是借助局部或整体考察你对字词句段篇的理解能力。命题人意图显而易见,就是看你能否理解文本。同学们按照题干要求写出对问题的分析即可。

试题难真的难在命题人意图无法揣摩吗?显然不是,难在自己水平差不敢面对。命题人意图的神秘莫测不过是借口。


3、我在考场四十分钟写出一篇作文,老师批阅用了十几秒,这样阅卷科学么?

到这里,你不敢轻易说不科学了。

这个问题很简单。看人看多了,一看就知道人好不好;吃东西吃多了,一看就知道东西好不好吃。这里有个经验成熟度的问题。如果碰上比较稀奇或优秀的人,必须要多观察才能下判断;如果遇上没吃过的或特别好的,也得细品尝多品尝才能下判断。作文批阅同理。一篇作文批阅需要的时间是由这篇作文的优秀程度决定的。大众脸的作文,一看开头甚至卷面就知道是多少分。越是优秀的文章,越需要斟酌分数。老师不自觉地读完了,再斟酌文章的优缺点,考虑是一类上、一类中还是一类下。当然,搞怪的零分作文,大家传着看看图个乐,花费时间多不是因为打分有争议。

声称命题不科学判卷不科学的,基本都是语文不入门的。这些人宁愿承认题有问题也不愿承认一个事实:我的水平有问题,别人水平比我高。害怕真相而自欺的人,基本没法进步。因为他找不到真正的问题在哪里。

相当一部分同学因为这种误导,觉得语文不科学,失去了学习斗志,本质上是被制造和传播这些谣言的人害了。

阅读命题很科学,作文评分也很科学。理解了这些,消除了抵触情绪,方能敞开心扉畅游浩瀚的语文世界。


二、语文满分的理论可能性


语文有满分答题法,具体操作时难于面面俱到,故理论上可以满分,实际上极难出现。实际考试中,部分同学经过训练可以阅读满分或写作满分。我期待着两个满分同时发生的那一天。

数学考满分的,再考一次,可能还是满分。语文即便满分了,再考一次,还是满分的概率,微茫之极。语文的满分除却实力,更多由运气决定。但实力决定了成绩波动的范围,在什么范围内波动,是我们能把握的。所以,语文学习的追求,不在满分,在满分级实力。


三、基础部分是硬功夫

字词语法文常,无论如何变化命题形式,目的都是考查基础积累和基本功。基础不雄厚,对阅读和写作有釜底抽薪之效,务必重视。至于通过类比排除法、命题心理揣摩法把题做对,看起来占点便宜,实际上降低了对基础知识的重视,灭掉了阅读写作的底气,此类答题伎俩有不如无。

可惜此等聒噪之法招摇过市。仅仅因为偶尔的情况下仿佛没实力也能多得两分的微小概率,众多同学耗费巨大精力,毁心灭志,贻误青春。其实,这种类比排除、命题心理揣摩,稍微有点常识的人一想便通,大可不必那么当回事。如果不是特别绝望的人,不会抓着这点碎屑当救命稻草。

基础差的,参考薛金星主编的《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主要谈阅读和写作。


四、阅读题答题方法


1、阅读题答题方法

阅读部分有古诗词、文言文、文学类(散文、小说)、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若干种,虽文本不同,答题操作步骤一致。

操作前提:心如止水。

心乱了,大脑会一片空白。做题之前,先调心态。

第一步:读文。要读三遍。

第一遍速读,理解文章大意。不可指望阅读一遍就把握住全部文意,第一遍只能了解大意。是否记得电影看第二遍的时候许多细节被捕捉到、许多巧妙构思被理解到的惊喜?

第二遍精读,注重圈点勾画,理解每一处细节。鉴赏文学作品主要从内容、中心、结构、艺术性四个角度,读文时遇见有深层含义的词句要重视,体现作者情感或观点的词句要重视,体现上下文行文层次的关联词过渡句段要重视,运用具体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的地方要重视,这些细节的精确理解会提供后续分层和答题的底气。

第三遍梳理,就是理清行文思路。通过划分层次确定自己已全面理解文本。每个细节和段落都理解到位,划分层次才有底气。划分层次的完成标志着读文的完成。后面,无论考查具体细节理解还是宏观思路设计,我们都底气满满,胸有成竹。

一个人会不会做阅读,看他在卷子上留下的痕迹就知道了。

第二步:读题。看清楚问题和具体要求,梳理出答题思路,明确得分点分布。

常见题干术语如“结合全文”、“作用”、“内涵”要明确其对答题的指导意义。命题人在进行题干描述的时候,都尽可能提问精确、要求清晰、没有歧义,有时候某些题干就差直接扯着嗓子喊了:“这个题要这么这么做。”考试为了考查理解原文的能力不是理解题干的能力。题干为了表述问题,而非设置答题障碍。读不懂语文题干和看不懂数理化题干的感觉一样:我有本事,但发挥不出来。抓住重点术语,熟悉常见题型和答题思路,这关容易过。

主要有四种常见题型。

一是字词句段作用题,考虑字词句段的作用,要看其在内容表达、突出中心、上下文关联、艺术性增强四个角度的表现,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内容、中心、结构、艺术性,四个角度全部考量,有则答之无则略过。

二是归纳概括题。主要操作思路是从原文中找相应的关键信息并组织答案。具体操作为锁定原文答题区间、划分层次、提取关键词、合并同类项、组织答案。能够对雷同信息进行合并使得分点不重复,是高手风范。

三是词句内涵题。考察语境义和中心义。这种题主要靠结合语境把握原文,准确理解关键词句的语境义和中心义,并精确表述。

四是赏析题。答题核心围绕某个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在明确手法之后,考虑这部分内容在内容、中心、结构、艺术性四个方面的作用,有则答之无则略过。

其余题型归为问啥答啥题。题干本身极其清楚,答题思路极其明确,只看读者有没有能力理解原文。


第三步:找原文。无论上述题型的哪一种,具体作答时都要回顾原文,以原文为答题依据。或是体会其四个角度的作用,或是抽取关键信息,或是揣摩语境,均要紧扣原文,确保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高考阅卷中,有靠谱阅卷人把关,有理有据的答案无论谁来判,都是满分。

第四步:组织答案。看得懂原文、找得出得分点,但写出来欠精确,仍然得不了满分甚至不得分。这种表达能力缺陷,得好好练才能克服。组织答案注意四点。

一是分条陈述。能分条必分条,这是得分点清晰展示的关键。大部分不会作答的同学不敢分条,试图浑水摸鱼,你要和他们区别开。假如一个题六分三点,某同学只会两点,分条陈述稳保四分,并有概率第三条得一分,共得五分。如果浑水摸鱼答成一坨(不分条的答法俗称“坨式答法”),两个得分点埋藏其间,老师完全可以以表述不清晰为由只给三分,可谓偷鸡不成蚀把米。两种答法的差异,是人格磊落与否的差异。

二是术语专业。语文自有其专业的鉴赏语言,既有进行衔接的专业词汇,如描绘了、寄托了、表达了、流露了、寓含了等,又有精确描述的专业词汇,如生动形象、新奇别致、壮志难酬、醉心自然等。词汇库贫乏的同学评价某些词句写得好,只会吆喝:“好!”具体怎么好说不出来。有自作聪明发明新词者,将思妇写作怨妇,情郎写作男友,征夫写作老公,就显得粗陋了。

三是多用原文。原文如果有关于情感或者观点的表述,要用原文关键词,不可自行概括,除非原文没有相关关键词需要自行概括。原文关键词是作者关于自身情感和观点最精确的描述,自行概括容易偏离本意。组织答案时,精确是非常重要的表述要求,很多差不多先生在这里失分甚多,总感慨“我读懂了就是说不到点上”。一是找关键词找不准,二是自行概括不精确。具体实践中有同学认为多用原文就是照抄原文,是个误会。

四是简洁流畅。人在心虚的时候容易车轱辘话来回说,病句频出。部分同学平时说话很溜,答题时就磕磕绊绊。考场上务必心如止水,认真严谨组织语言。答题点到为止,不必反复强调。

(题干术语、答题术语见后文术语表章节。)


阅读题中选择题的处理办法。

一是文本和选项的阅读顺序问题。是先看选项再读文还是先读文再看选项?大部分理解能力不足的同学喜欢先读题以辅助理解文本,尤其是古诗词和文言文部分。当读不懂文本的时候,先读了选项,有些意思就会先入为主,错误选项的设计如果先被认为是正确的,后面再自我推翻就不容易了。一上来读文,不管理解能力高低,至少先有个自己的理解,而后自己的理解和选项有出入,再仔细核对孰是孰非,方能判定对错。把自己的脑让给选项来洗,还觉得占了便宜的,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二是答题思路。选项涉及的内容和原文的顺序是从前到后对应的,要以逗号乃至顿号为标志断句,逐一比对原文核查异同。务必重视原文语境,有些描述在选项中读着没问题,结合语境意思就有变化。


2、阅读答题的两大误区

一是带着问题去读文。不带问题读文能读懂吗?不一定能。全神贯注都未必做好的事,一心二用能做好?不能。但是,贪小便宜的答题者会觉得带着问题去读文仿佛更快一些,更有效一些。实际上,只会更乱一些。英语阅读这么做有效是因为其内容没有深邃到需要用心体悟的程度。实际操作中,这么做题的都是心神大乱的同学,病急乱投医才会采纳不靠谱的策略。不靠谱的人用着不靠谱的策略,必然得到不靠谱的结果。

二是觉得操作复杂时间不够用。描述起来是挺复杂的,操作熟练了很简单。就像跟老猎人学打猎,听起来特别复杂,看他操作就很简单,自己学会了之后也觉得很简单。答题时间不够用,本质上不是做题慢,是真不会,否则给足够时间应该得满分。时间不够用是无法正视自己水平差的人编出来的伪命题。

提醒一下贪图速度牺牲正确率的同学。如果快是以牺牲正确率为代价,这种快除了自我欺骗、自我安慰之外,并无实际意义。看着挺帅,其实挺傻。


3、阅读答题提升的三个阶段

阅读理解成长为高手需经历三个阶段。以枪战游戏CS举例说明。

CS里面有三种枪:第一种冲锋枪(有一种子弹特多俗称大菠萝),子弹多穿透力强准星差;第二种霰弹枪,俗称喷子,打击面积广,容易造成伤害但不一定能灭掉对方;第三种狙击枪,准度极高一枪致命。

如果敌人是得分点的话,三种枪代表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菠萝阶段

手中虽然有枪,但对瞄准和杀敌并无信心。有时还没见到敌人就扫射一番,试图蒙中突然出现的敌人。此等选手实力差、心虚,待其子弹耗尽,近距离手刃之都可以。放到阅读理解中,就是看不懂原文,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疑似得分点,就车轱辘话来回说,以填满空格为己任。写得很满一分不得,白白浪费子弹。偶尔蒙中,甚喜。继而大忧,不知何时下次蒙中。

这个阶段的选手要进入下一阶段,需要信心和勇气,直面挑战。


第二阶段:喷子阶段

鉴于缺少足够的底气去瞄准,霰弹枪可以不太顾及准星的精确度。阅读中就是发现那里有得分点,但表述不自信,车轱辘话来回说,说多少也觉得心里虚。通常这样的选手得分在一半左右,偶尔满分纯属运气。发挥不稳定是常态。

这个阶段的选手已经开始正视问题,但不够冷静。需进一步提升心理素质、理解能力和表述能力,以达到艺高人胆大的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狙击阶段

信心十足,枪响毙敌。简洁地列出三个得分点,可能答题预留的空白只用了一半,但得满分。耗费文字少,得分效率高,是为狙击式答法。这一阶段的选手在考场上做题就像猎人猎杀野鸡一样愉悦,也像庖丁解牛那样洒脱。

三个阶段的递进,是技术水平的递进,也是个人素养的递进。


4、不同文本的特点与策略


文言文。重点在实词虚词的积累、语法的熟悉程度以及读过背过理解透的文言文数量。背诵并熟练翻译多少篇是文言文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如果课本上30篇必背文言文全部背熟并精确翻译,可轻松阅读课外古文。课外古文读多了,反过来又在知识视野、思想水平和语感上反哺自身。

史传文借助人物生平突出人物品格或精神,给读者以熏陶感染。史论文通过辩证思考或驳论表达异于流俗的独特见地,给读者以全新视角的启迪。鉴于考场时间有限,文本长度通常很短(类比课文《鸿门宴》感受下),结构清晰严谨,读之心怀豁然。

鉴于文言文的文体特征,读文圈点勾画时,要注意重点实词虚词,理清史传文中人物不同的时间、地点、官位、事件、相关人物、影响。史论文则要注意理清楚作者论证思路、主要论据和观点的合理性。

考题考察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只要积累到位并结合语境推断,毫无难度。文意理解题,需认真核对原文,以逗号顿号为断句标志,察同察异,给出选项对错的确凿证据。

古诗词。古诗词是作者通过意象借助艺术手法表达情感的文体。主体是三个要素:意象、手法和情感。以体会作者情感为阅读目的,牢牢把握三个对象,会发现所有的古诗词都是一个题:作者是怎样表达什么情感的。根据赏析题思路【手法-内容-意境-情感(-结构)-艺术效果,赏析题思路结合古诗词文本特点有细节调整】分析即可,具体视题干要求而定。如果两首诗对比鉴赏,看具体对比的点(意象、手法或情感)分析异同即可。语言风格题的本质是考察意象、意境和情感,没有脱离赏析的实质。

精确辨识意象及其内涵,精确辨识不同手法及其作用,精确分析作者种种情感并准确描述,是古诗词答题的三大基础。积累充分并训练到位,可神游诗词王国。

至于风格流派、文体特征和作者生平等常识类考题,通过课内梳理和课外书的总结容易搞定(《语文基础知识手册》),重点是对这些常识有具体真切的感知。

文学类文本之散文。注意其形散神聚的特点,抓住重点细节,把握散文行文思路(引入、展开、升华),理清结构层次,按答题方法操作即可。

文学类文本之小说。小说通过发生在典型环境下的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情感观点。因此形成了基于小说文体特征的环境描写、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中心、手法五个命题要素和鉴赏要点。

通过品鉴具体细节,敏锐洞察各个细节对故事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和突出中心主旨的作用。理清楚故事发展脉络(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宏观把握作者用意。环境描写的作用作为一个单独的考察方向,其本质是字词句段作用题。结合小说文体特点,把握题干具体要求,灵活运用四种题型的答题思路,答全得分点。

论述类文本。看起来是对比原文找错,但全对很难。原因是理解力不足又对选择题有轻敌心理。命题常见的错误设置方式(如强加因果、程度范围不当、逻辑错误、无中生有等),有助于确认自己的判断,但对绝大多数同学具体做题而言都是马后炮。看出错误了自然知道错误设置方式,错误的判断靠与原文比对不是靠判断错误设置方式。部分指导存在这种不重文本理解重错误设置方式的误区。同学们对此要予以警惕,注重文本理解能力的提升。

实用类文本。鉴于实用类文本本身的条理清晰,题干清楚,答题思路明摆着。难点在文本理解、得分点抓取及语言组织。语文入门后强化训练即可提升。


阅读理解,阅读是为了理解。如果不能理解文本,再多的答题思路和方法技巧都是空谈。各种不重理解能力提升只是讲解各种套路炫酷的末学俗技,都是隔靴搔痒,智力诈骗。同学们切不可畏难苟且、利令智昏、舍本逐末。

阅读却不能理解,好比世界和生命的答案摆在了那里,有的人就是看不懂。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是解除生命困惑抵达自由美好的王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中语文阅读题破解方法是神恶魔?阅读理解,阅读是为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