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哉,校园欺凌何时休?我用城濮之战来开导小子

为什么要写此文,也是有感于最近频频发生的校园恶性事件。

最近,江西上饶某小学因为小学生之间的矛盾而升级为无法挽回的刑事案件。初闻此消息,震惊之余也让人心痛不已,为什么要用如此残忍的手段来解决两个孩子间的矛盾?我也在思考着这个现象,究竟是谁之过?

未成年人保护法使得低年级的学校成为法律的真空地带,校园欺凌并不鲜见,那么这时需要道德来约束个人的行为。但对懵懵懂懂的小孩子来说,其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决定了他们很难做到自律,那怎么办?家长、老师的正确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孩子们纯洁的心灵中,都有座公平公正的天平,可是校园欺凌事件往往会让天平发生倾斜。这时,假如双方家长和老师及时介入,齐心协力把天平重新调整好,那么一些遗憾也就可以避免。但是,如果听之任之,那么天平就会越来越失衡。所谓物极必反,不排除,有极个别家长会认为既然天平没用,那就砸了它。当然,家长能有此极端行为,也不排除有其他因素,本文就不多述了。


上饶第五小学

恰好昨天我家小子也在学校里经历了一场校园冲突,那本文就毛遂自荐,试着讲讲我是如何搞定他的。

祸起让位

中午,接到老师电话,说小子不肯吃饭,把饭都倒了。我连忙解释,他这周发烧可能胃口不好。老师又说,他因座位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所以生气不吃饭,脾气太倔强了,希望家长能够好好开导。我只能连连应诺,接下肥差。

晚上,小子倒像啥事没发生似的。但老师交代的任务还是要开展的。

于是,我问:“今天为什么不肯吃饭?”

小子答:“不想吃。”

我追问:“不就是个位子吗,至于吗?”

小子有点激动,说:“有个女生坐了我的座位,我没办法,刚好看见有个位子没人,就坐过去了,谁知那个人是打汤去了,他一回来就要将我赶走,我就不想走。老师看见了,就叫我让座,让我坐到某个角落去。我端着饭盆走,那个男生还在后面骂骂咧咧,说我吃了他的饭。我碰都没碰,老师也不说他。于是,我生气了,不想吃饭。老师命令我必须吃掉,我就把饭全倒了。”

我有些明白了,他生气是因为天平失衡了,女生抢他座位,老师不吱声,他去做别人的座位,老师就出面协调。为什么错的都是他呢?第一次他不计较女生的占位,谦让了,也许此时心中还为自己的美德感到自豪,可转眼就被另一个男生打脸了,为什么自己不小心坐了别人的位置就变成强盗行为了?那个男生为什么不能谦让?为什么从头到尾就他该不停地谦让?老师为何不分青红皂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家人声援

我知道这时候再和他讲什么孔融让梨都没用了,他今天的经历让他怀疑谦让是不是错了。那这么办?就在我思考的时候,奶奶见缝插针了:“哎呀,你做的没有错啊,老师怎么能怎样呢?既然你把位子还给了那个男生,那么那个女生也应该把位子还给你啊!”小子听了奶奶的话,眼泪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奶奶,我想不通啊!”


孔融让梨

谈城濮之役,小子终释怀

看着这一老一小一唱一和,我急了,老师的任务没完成,咋还给我添乱呢。不行,必须制止。

我提高嗓门:“小子,城濮之役是否还记得?”奶奶一脸茫然,不再吭声。

小子说:“记得。”

我接着问:“谁输了?”

小子答:“楚成王。”

我又问:“晋文公赢了,他高兴吗?”

小子答:“没有。”

我追问:“为什么?”

小子答:“他在担心好战的楚国令尹子玉。”

我接着问:“那子玉后来怎样了?”

小子答:“楚成王让人谴责他,他畏罪自杀了。”

我继续问:“子玉自杀,对谁有利?”

小子答:“晋国,文公再无后顾之忧。”

我又问:“对楚如何?”

小子答:“不利,既输了战事,还损失了主将。”

我说:“楚已被人插了一刀,然后自己又补了一刀,对不对?”

小子答:“对。”

我问:“那你座位被人抢,后来又被人撵,是不是输了一城?”

小子答:“对。”

我再问:“你不吃饭,对自己有利吗?”

小子答:“没有,很饿。”

我又问:“假使把那些同学当做晋文公,他们和你有矛盾在先,你不吃饭,他们有没有可能会幸灾乐祸?”

小子答:“有。”

我接着问:“那你的行为与楚成王又有何异?”

小子不吭声。

我乘胜追击:“那老师这时让你吃饭,是为了你好还是故意针对你?”

小子低声答:“为了我好。”

我接着问:“那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要不要吃饭?”

小子答:“吃。”

我又问:“谦让对不对?”

小子答:“本来对,现在不知道。”

我接着问:“你读过史记,你们同学有读过吗?”

小子答:“没有。”

我再问:“那你懂的道理比他们多,对吗?”

小子答:“对。”

我又问:“从你读过的历史,谦让到底对不对?”

小子答:“对。吴太伯、延陵季子都是因为谦让而流芳百世。”

我接着问:“那你既然比他们懂的多,还需要和他们计较吗?”

小子答:“不要了。”

我再问:“你还觉得委屈吗?”

小子答:“一点点。”

我又问:“即使他们无理,大丈夫能屈能伸。你的委屈比起韩信的胯下之辱如何?”

小子答:“不及。”

我接着问:“韩信是故意为之还是被迫的?”

小子答:“故意的。”

我又问:“为什么?”

小子答:“韩信要激起自己的斗志。”

我再问:“那你的同学现在给你创造了机会,你是不是要谢谢他们?”

小子答:“好像是。”

我接着问:“你现在想明白了,和我说说你的感受。”

小子面色大悦:“谦让座位是对的,老师为我好让我吃饭,同学们给我机会让我知道大丈夫当能屈能伸。”

我点点头说:“孺子可教也。假如你的同学能从这件小事中,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多包容、多谦让,善莫大焉。”


城濮之役

家长开导也可化解矛盾

这就是发生在昨日的一则真实的小事,看似平淡,其实每天都在上演。我不敢夸自己行事如何高明,但是如果能给一些家长朋友带来一点启示,也是有意义的。

与其执拗于与人争长论短,不妨也试着开导自己的孩子,教他们笑看生活中的挫折。当然,如果遇上蛮不讲理的硬茬,那还是要及早和老师及对方家长沟通。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您说呢?



我是春秋无忌,

喜欢历史、国学。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

请点喜欢鼓励。

如果您还愿意听我讲其它故事,

不妨关注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痛哉,校园欺凌何时休?我用城濮之战来开导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