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自己的情绪

【Day121】

一个成功的人必定是有良好控制能力的人,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面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手,有时候采用何种手段已不太重要,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至关重要。

当然,控制情绪并不是说要把自己改装成没有情绪逆来顺受的怂包,过渡压抑只会适得其反,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良好的控制自我就是不要凡事都情绪化,任由情绪发展,而是要适度控制,懂得把脾气调成静音模式,不动声色地解决问题。

有一次,著名作家哈里斯和朋友在地摊买报纸,朋友很礼貌地对老板说了一声谢谢,但对方却面无表情,一语不发。

“那家伙的态度可真是太差了!”哈里斯愤愤地说道。

朋友回道:“他总是这样的”

“那你为什么还对他如此客气,还每天买他的报纸?对于这种不礼貌的人,我们大可不必如此。”

朋友却说:“哦不,我可不要让他来决定我的情绪。”

对于一个心智成熟的人来说,总是会将自己的情绪掌控在自己手中,而不是把它交到别人的手里,为别人的错误代言。只有这样,才不会因为情绪失控而做出失去理智的事。

1960年,著名心理学家瓦特.米歇尔在斯坦福大学的幼儿园进行了这样一个实验:

一群儿童依次走进一个空洞洞的房间,在房间最显著的位置,米歇尔为每个孩子放了一颗软糖。

接下来,测试老师对每一个孩子说:“谁能坚持到老师回来时还没把这颗软糖吃掉,谁就可以得到另一颗软糖作为奖励。但如果老师还没回来你就把糖吃掉的话,你就只能得到这一颗软糖了。”

实验结果发现:有些孩子自我控制力差,老师不在,受不了糖的诱惑,就把糖吃掉了。而另外一些孩子,则牢牢记住了老师的话,认为自己只要坚持一会儿,就可以得到两颗糖。于是,他们尽量克制自己。他们并非不爱吃糖,却努力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有的唱歌、有的蹦蹦跳跳、有的干脆离开座位不去看那颗软糖,一直等到老师回来。就这样,他们得到了奖励——第二颗软糖。

研究者把孩子分成两组:能够低档住诱惑、坚持下来得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和不能坚持下来只能得到一颗软糖的孩子,并对他们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

结果发现,长大后,那些只得到一颗糖的孩子普遍没有得到两颗糖的孩子取得的成就大。也就是说,凡是小时候缺乏控制力的,无论他的智商如何高,其成功的几率都很小;反之,那些小时候就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尤其能够通过转移注意力来控制自己的孩子,往往能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由此看来,在决定人生成败方面,人的非智力心理素质的作用常常超过智力因素。一个高情商的人,是一个能够成熟地调控自己情绪和情感的人,同时他也就具备了调节别人情绪的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掌控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