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忙活两天,生活倒也规律。参与一次活动,结识两位新朋友。似乎过了个假周末,但内心非常充实。

今天周一,照例早起,晨读半个小时,继续读朱良志先生的《中国美学十五讲》中无色之色和疾涩之道两部分,对水墨、对书法中的“势”有了新的认识。会心处,朗朗读之,心神超逸,须眉开张。其欣悦,犹如看到黄公望《九峰雪霁图》的熨帖,清朗。好文字,非好好读不能得其真味。

时间还早,揽镜自照,蓦地想起欧阳修的几句词来: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无情未必真豪杰,多情未必不丈夫。特别喜欢这些温情脉脉的诗词。无论是陶渊明,还是杜甫、苏轼、辛弃疾、陆游、纳兰容若,他们诗词中流露出的儿女情长和家国之思一样教人感动。阴阳调和,刚柔并济,我以为,是为人,为艺之道。

上罢一节课,写期末各项总结。因为平时每日一记,所以写得很轻松。戴上耳机,边听音乐边写。云飞、降央卓玛、刘珂矣,听完每人五六支曲子,十二点十分,四个总结基本完成。

下午,改孩子们的古诗默写,同一个诗人的诗,同一个主题的诗,极个别孩子会张冠李戴,让人啼笑皆非。统编教材大大增加了古诗文教学的量,以三年级下册书来说,课本中出现了九首古诗,一篇小古文,这些诗词和古文,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是仅仅熟练背诵,理解诗文内容,默写课后要求的一两首?还是不仅要背诵,要理解,还要逐首正确默写?我需要进一步明确。

两三周没有回家看父母了。下午放学,跑了几个地方给他们买零食。苏北炒货现炒的花生,刘小果的沙糖桔,贵妃猫的糕点,刚出笼的杭州小笼包,匆匆打的回家,想让他们趁热吃。

家里很冷。父母没有开空调的习惯,也舍不得开。听见我连声咳嗽,他们要开空调,我没让开。我家冬天基本也不开空调,我们都已经习惯了。他们询问孩子的爷爷奶奶这一冬身体可好?他们执意要我把糕点给这边的父母带回来,我说我给他们买的也有,俩人便催我走,说太晚怕没车。

绕过楼后,上了河堤,穿过城隍庙,上了大路。我不敢回头,我知道,有一扇窗口,我的父母伫立窗前,在目送我,哪怕是隔了雾霾。

在永远深情地凝望着我的目光中,我的脚步轻快而坚定。

普通人,更要热气腾腾地活着,让这袅袅烟火味里的暖,点亮寒冷的冬天。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