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字节跳动算数中心发布了《抖音2018年度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数据显示,抖音的日活DAU达到2.5亿,月活MAU达到5亿。
确实,2018年度表现亮眼的抖音,已经可以和短视频领域的传统霸主快手分庭抗礼。
作为字节跳动主打的核心产品,抖音以黑马之姿席卷了中国的视频、社交、娱乐等领域,连腾讯这样的巨擘都不得不开始正视它。
而当几亿人刷着抖音难以自拔时,还有一部分人对抖音嗤之以鼻。“低俗”“黄暴”等负面词,似乎成了抖音的标签。
抖音这样一款现象级产品,对于我们的文化,到底意味着什么?
短视频,狂热的文化新载体
毫无疑问,当下的时代,是新媒体的时代。而新媒体的场所,也慢慢被短视频接管。
随着技术的拓展进步,短视频成了一种火爆的新媒介。广告、新闻、社交等场景信息,越来越依赖于短视频来传播。
《报告》显示,抖音使用有三个活跃高峰:午高峰(12-13点)、晚高峰(18-19点)、夜高峰(21-22点)。足以见得,大众开始在自己的休闲时间来使用抖音,沉浸在短视频之中。
而抖音短视频里面,附着了许多文化元素:音乐、舞蹈、文字、贴纸,甚至是很传统的剪纸、绘画、戏曲。
这些不同的文化元素,也在借助抖音火热起来:
一首抖音神曲,如《that girl》《沙漠骆驼》《生僻字》,可以马上洗刷各大音乐榜单,扫荡街头巷尾。
一组简单的舞蹈动作,比如小黄鸭、几个简单的手势,可以成为众多晚会表演考虑的元素。
一款火爆的文创产品,立马就能登上各大电商平台的热销榜。
……
短视频,成了一种狂热的文化新载体。
抖音,也就这样摧枯拉朽地席卷了我们的文化。
一种泛娱乐化的趋向
到了这里,我们需要重点讨论一个问题,抖音里的文化,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文化?其特质如何?
笔者以为,这是一种带有泛娱乐化趋向的文化。
在《报告》里面,无论是60后最喜欢萌娃,还是70后最喜欢单人现代舞,80后最喜欢手势,90后最喜欢自拍,都说明了一点:抖音上的我们,开始逃避那些严肃深沉的话题和思考,而转向轻松活泼的日常娱乐。
《报告》中提及的社交场景里,有365万次相聚、204万次脱单、235万次毕业。这也证明,我们的脑子里,并没有把抖音当做一个严肃的平台,而是当做一个泛娱乐化的社交场域。
这就不难理解,当我们在接受抖音文化冲刷的时候,也就会不自觉地进入这样一种泛娱乐化的倾向。
一条文化参与的新路径
在抖音文化泛娱乐化的同时,我们也可以从抖音找到一条新的文化参与路径。当然,这里的文化参与,是广义上的理解,包括日常生活、新闻、政务等领域。
从《报告》来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日常生活中发掘那些有趣的活泼的文化元素,比如与动物的交流沟通,个人生活的记录,私人化的情感抒发。其中,抖音上比较火爆的各类旅游景点及其巨大的带动效应,也佐证了抖音对大众文化生活的渗透力度之大。
此外,在新闻和政务领域,抖音也发挥着强大的助力作用。人民日报、浙江卫视、人民网等新闻大号,起到了传递社会、政务等热点讯息的作用。法院、公安警察、文化旅游、交通警察、地方发布等多个领域的政务媒体的发展,证明了官方也开始重视抖音这样一条新的参与路径。
看新闻、刷热点、学唱歌跳舞,甚至是学习一些简单的PS、Excel之类的技能,都可以在抖音上实现。
抖音,越来越成为人们进行文化参与的重要路径。
低俗?——绕不开的抖音是非
无可避免,当短视频持续火爆时,抖音也卷入了“低俗与否”的舆论旋涡。
早前,抖音上的短视频是机器算法筛选过滤,许多低俗的黄暴视频成了吸睛热门;而现在,尽管抖音开启了人工核查机制,恶俗的视频少了很多,却还是逃不了这样的舆论争议。泛娱乐化的抖音短视频,仍然没有受到很多人的待见,“低俗”“低龄”的标签还是没有扯下来。
这样,也就有了“抖音,会不会让文化降级?”的担忧。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从“质”与“量”这两方面来思考:
从数量上来看,抖音让更多形态的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书画、传统工艺、戏曲、武术、民乐等传统文化形式,都乘着抖音的快船,慢慢回温起来。其中,黄梅戏、豫剧、秦腔、花鼓戏、昆曲等传统戏曲,也跟着回到大众的视野。
从质量上看,抖音短视频的质量着实有些堪忧。受到泛娱乐化趋向的冲击,加之视频时长的限制,许多高质量的文化内容,很难转换成抖音短视频。而大量的劣质的歌舞、搞笑段子等内容,却在“劣币驱逐良币”,霸占了抖音的内容生态。
“抖音,让文化降级了吗?”
现在回答这个问题,似乎有些过早。
但就当下来看,抖音短视频的数量在持续膨胀,但内容质量,总体上是在“降级”,这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
也许,加强优质内容创作的引导,注重高质量文化的传播,是抖音下一阶段最应该着手干的。这也是抖音的社会责任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