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1990年代Web技术发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公司时,网景(Netscape)公司是肯定是其中最靓的仔,不接受任何反驳。因为JavaScript之父一个赏饭给我吃的男人,就是在网景公司开发出了LiveScript(也就是后来的JavaScript->其实就是为了蹭蹭当时大火的Java然后改名)。当然其实是网景公司传奇的生命历程,让人赞叹。它在Web技术上的贡献令人佩服!
网景公司成立于1994年4月4日(成立时间有点不吉利啊),由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和吉姆·克拉克(Jim Clark)创立,旨在开发Web浏览器。同年年底,网景就推出了一款名为网景导航(Netscape Navigator)的浏览器。网景导航以多窗口、多标签、高速响应、多平台支持等当时可以是称之为秀儿的操作,像如今的ChatGPT直接爆火,并迅速占领了当时Web浏览器市场。
1995年8月9日,网景公司进行了首次公开募股(IPO),发行价格为每股28美元,募集资金超过2亿美元。在当时,这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IPO之一,也标志着互联网行业的崛起。据统计,首日开盘价为每股71美元,市值达到了约23亿美元。网景这个才出道两年半不到的新公司,短短时间内成为当时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其市值一度超过50亿美元,妥妥的财富神话!当时,网景浏览器市场份额也是超过80%, 几乎垄断了浏览器行业。而且同年, 网景更是推出了网景导航2.0版,这个版本进一步完善了浏览器的功能,引入了JavaScript和Cookie等重要技术,也推出了一种称为“网景服务器”的Web服务器软件,进一步稳固了自己在浏览器市场的地位。
网景公司的创纪录的公开募股引起了许多公司的关注,包括微软公司。微软公司认识到了互联网的潜力,也担心网景威胁到自己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市场。于是在1995年向望远镜娱乐公司(Spyglass Entertainment)买下Mosaic(这个是网景浏览器的前身之一,互联网人怎么可以说抄勒,这叫借鉴)的授权,以此为基础开发了IE浏览器 ,进军浏览器市场,双方激烈竞争就此展开。网景公司的网景导航与微软公司的IE之间的竞争,后来被称为“浏览器大战”。但是微软这个老头不讲武德,他的策略是将IE浏览器与其Windows操作系统捆绑在一起出售(windows+IE全家桶->系统级老流氓),并通过其在PC市场的垄断地位来压制网景公司的市场份额。这导致了浏览器战争中网景被欺负的嗷嗷哭,最终浏览器大战的以网景的失败告终。
1998年1月,网景与微软IE浏览器竞争失利以后,为了挽回市场,网景通信公司公布旗下所有软件以后的版本皆为免费,并开放网景通信家(Netscape Communicator)4.0的源代码,并成立了非正式组织谋智(Mozilla)。谋智后来成为了非营利性公司并维护了MDN社区平台和开发了火狐浏览器。尽管Mozilla项目启动,最终谋智组织也开发出了在功能和稳定性上更出色的新一代网络应用软件套装“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但是也挡不住流氓中天花板微软老流氓。
同年11月24日,美国在线以42亿美元、免税换股的方式,收购网景。而在2000年美国在线又与时代华纳合并。最终,网景的服务器产品和专业服务团体,成为iPlanet的一部分。由于微软的老流氓行为,引起了大家害怕,他被指控滥用其在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市场的垄断地位,以排挤竞争对手和限制消费者选择。最终微软败诉,美国在线向微软提出索偿诉讼。在2003年5月,微软和美国在线达成和解协议,愿意支付网景7.5亿美元,并同意向美国在线提供7年无限制的使用和散布IE(其实就是只能预装好IE浏览但是用户也可以选择其他浏览器给其他浏览器提供了更公平的竞争环境)的权利。这被认为是“网景退出的信号”。
2003年7月15日美国在线解散网景公司,大部分程序员被解雇,网景的标志也从办公大楼中去除。而谋智基金会(Mozilla Foundation)亦在当天成立。网景只作为一个商标存在。
2007年12月28日,美国在线在博客表示将停止网景浏览器的开发 ,并于2008年3月1日停止安全更新和所有的技术支持,并建议用户转移使用谋智开发的Firefox浏览器。这就意味着于1994年出道的网景, 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虽然网景公司的历史并不长,但它推出的一系列互联网软件和技术,包括JavaScript、SSL安全协议和服务器软件等等,这些产品和技术促进了Web技术的发展,随之对页面的多样性和与用户交互性的的需求的促使前端工程师这一岗位的出现和发展。
同时,网景公司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互联网的普及和商业化,尽管公司本身已经不复存在,但其对互联网的影响一直都在。今天,许多Web技术和标准都是基于网景公司推出的产品和技术发展而来,如今的互联网也正不断向着更加开放、更加智能、更加安全和更加便捷的方向发展,而我们这一代的风口Web 3.0能否真的实现普及,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