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佛系,走向生机

从行动营到Plus,从微凉的初春到蒸腾的盛夏,窗外的花儿都已经换了好几茬。一颗冰冻的汤圆儿,历经四把大火,怎么也该熟啦。

1.行动篇:努力,才有生机

一月第一次看到“极致践行”,两次大会听了几十个震撼的故事,四个主题营亲眼见识了数不过来的拼命三郎,但是到现在我才对“努力”二字有了一点真正的体会。沉睡的人要醒过来,真是不容易。

春天是不是快来了?

1.1 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转眼这就是最后一个主题营了。回顾这一路,我认真吗?自己感觉还是挺上心的。我努力了吗?这……也算有一点吧。做到极致了吗?呃——细思极恐,还差十万八千里,连“极致”的味儿都没尝过。

从行动营开营到现在,不温不火,保持着恒定的节奏,像极了我的长跑:匀速,稳定。行动营的积分全连第三,勋章六个,后来小米说:“你差一点就是行动之王了!”是啊,差一点。清单营又是积分第三,精准表达主题营结束,和同桌并列积分榜季军。万年老三不服气吗?不,人家努力得让我心悦诚服。

长跑到终点也得冲刺了。最后一程的文案营,又是我最有兴趣的主题,我对自己说:每一篇文章都要尽力去写,看能做到什么程度。

1.2 若没有酸,哪来的爽?

第一篇和第二篇打卡文案都是长文案,为了推广一本书或自己的物品。想到常常看到一些文章最后是广告,都有受骗的感觉,我就想:假如我要写广告,一定不能让读者白看广告,相反,占用了他们的时间,就一定要提供价值,这是必须坚持的准则。

所以,对于这样的文案,我思考:

  • 我会为什么买它?
  • 别人为什么要买?
  • 各种价值里,最能打动我的是哪一点?
  • 如何切入才能很好地传递这个价值?
  • 只看文案本身,读者有什么收获?

这是一个澄清价值的过程。然后考虑表达方式。总是会想到太多的角度和思路,不能打动我自己的,就一个个推翻。等到有了成型的想法,就在大纲软件里写下来,一边写一边整理。定好提纲之后,再按照提纲写文章。最后从读者的视角读一遍,看是不是有所收获,是不是真的被打动了。

第三天是行动营的走心故事,因为想要满意的效果,一直没有办法开头,最后竟然超时打卡,也没能写出满意的文章来。这次翻船,看起来不可思议——两天的时间怎么也先打上卡再说啊,可是,我就是这么直愣愣地错过了。

痛定思痛,一方面因为习惯地想要追求完美,另一方面也是不擅长以情动人,所以想要写出好故事时,就觉得万般艰难。

之后的两天是实战文案,摩拳擦掌,兴致盎然。我还是延续了价值挖掘的思路,而为了表达这个价值,得“语不惊人死不休”,也就是想方设法去“撩”读者。可这完全不是我擅长的事。

伸展,痛过才会爽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我一直刻意追求淡化自我的存在,放下主观意图,将“无为而治”看作至高境界。所以要刻意打动别人,对我而言几乎就是一种心理障碍。但既然参加了这个活动,先不管三七二十一,完成活动要求再说,否则也就失去了锻炼的意义。

已经不记得何时有过“朝思暮想”的体验了。早上一醒来,想的是要宣传的目标;吃饭,走路,洗碗,都在脑子里琢磨,直到有自己满意的语句出现。

微商的文案写了7条,职场大学的文案写了23条。熬文案的过程也有些像长跑,冲过了一个极限就变得容易。经过一段时间苦思冥想,之后会更容易有新思路。

要求自己拼尽全力,有点像健身,必定会经过肌肉撕裂的酸痛。努力的过程,就是突破原有习惯的过程,一样的酸爽——酸痛之后的爽快,感觉更能承受,也更能伸展了,这就是成长的快乐,非经过努力,实在不能体验。

1.3 努力一下,就有结果

前两天追求价值,都被小鱼老师在点评里提到了:抛开文案,文章本身也是好作品。感觉很欣慰,这说明一个作者的用心总是会被读者体会到的。

后两天的实战文案,微商文案被选中,职场大学的文案也得到了积极的反馈:“帮你修炼内功”,提升了文案的层次,帮助客户做了更好的引导。这是一个很大的鼓舞,说明挖掘价值的努力的确有成效。

五次评优,得到了三次最佳,一次被客户选中,是行动营以来最好的成绩了。更高兴的是,所有的用心都被老师和客户读懂了,这说明坚持的方向是对的。那么前路何愁无知音呢?只要真诚努力地为读者创造价值,完全不用担心结果。

好的结果,会随着努力自然呈现

1.4 天外有天,望见灯塔

这十天终于可以对自己说:“我尽力了。”但放眼望去,不远处有一座灯塔正熠熠闪光,那就是真正极致的老铁:天真。

用心地迅速地输出笔记,主动把文案发给老师点评,后面每天打卡二三十份文案,而且角度很多,词汇丰富,创意十足,这才叫极致啊!真的只能叹服!也许,对她来说还没有到达极致呢,未来会有更多的精彩。

能真正看到身边出现一座灯塔,是幸运的事。行动营里的小白老师,前两个主题营的兰兰儿,这一期的天真,还有已经非常优秀却每天都努力到无以复加的小鱼老师,都在各个时期扮演了我心里灯塔的角色,提醒我前路漫漫,自己远没有达到极致,可以长进的空间还很大。

2.认知篇:努力,才有升级

行动带来新的体验,而新体验会拓展认知。这个收获,是之前没有想到的。

2.1 关于写作:为“术”正名

也许是职业的关系,我坚持“一切向内求”的原则,认为“道法术器”中唯有“道”是值得追求的,也一再苛求动机的无瑕。这导致对于写作的认知也很佛系。

学过不少新媒体写作和运营的课程了,每一个成功的写作者都强调标题的重要性,都在谈如何像产品经理一样设计阅读体验。对此我的内心是无比纠结的,因为这太“有为”了。我以为只要有好的动机,认真写作的态度,好结果会自然发生。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公众号惨淡的数据就说明了一切。

这个矛盾的认知直接导致写文章时极度难产。我是自在地写呢,还是有意设计?一篇文章那么多环节,多问几次这个问题,就精疲力尽,最后回到原点——无从下手。这其中的痛苦,也只有独自品尝了。

文案营的经历,给我很大的启发。最初是来自小鱼老师的一句话:“文案是对文字更有效的运用。”之后的练习中,也体会到,其实写文案是一个沟通的过程——极简、浓缩、亮眼的一对多的沟通。核心是要传达给用户的信息,表象是直击人心的语言。

而文章也是一样,只是形态更为丰腴饱满,内容细节更多。它的本质和文案并没有区别,都是要一对多地传达一些信息。

心理咨询也是沟通,只不过是一对一。有经验的咨询师不但知道来访者的状态,也知道自己一句话说出去之后会有怎样的引导效果,然后根据来访者的反馈,再给出进一步的引导。这也是一个有设计的沟通过程。只是我痴迷于最高境界——无意为之,却没想过,没有刻意练习的有为功夫,至高的无为境界就成了无源之水。

从文案,文章,到咨询,都是在沟通,都需要弄清需要传达的核心内容,再以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去表达和传播,它们都是表达的艺术。只要正心诚意,术就自然成为助力。有真诚的意图,没有对方喜闻乐见的形式,没有广为传播,它的价值又怎么能体现呢?这解决了我长久以来羞于谈“术”的心结。

经过这几天的锻炼,想到可以用策划文案的方式来策划文章,难题顿时得解。

终于可以畅快写作

2.2 关于学习:痛的领悟

这一次,深深体会到,带感,是学习是否有效的检验标准。因为看了就略过的内容是已知的,只有能产生触动,不熟悉甚至感觉不舒服的内容,才说明触及到了自己的边界。这样带感的内容我有印象最深的四条:

1)故事不能讲大了,要以建立信任为本

这是讲第一篇文案时,小鱼老师说的。当时我熬了一天,晚上正觉得可以松口气,但看到分享中的这句话,立刻被扎心了。因为我的文案里讲的就是离读者很远的牛人故事。

这完全符合我平常的思维习惯——看得高,喜欢从一点深入,认为讲清楚了道理和逻辑,别人自然就接受了,却顾及不到对方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感受。

我立刻把这一点加入了文章的自检清单,因为这个提醒对我太重要了。

2)金句也需要刻意练习

从300字到10个字,一个意思能浓缩到这种程度,自然成了金句。这个练习,正好对治行文啰嗦的毛病。

以前还以为金句都是灵光乍现,“妙手偶得之”。现在知道一切都需要落地,看到的,想到的,都马上记下来,也需要进行精简文字的刻意练习。

3)运用通感词

这让我眼前一亮。虽然初中语文老师也讲过,我还记得,却没有运用。而且这一点也再次提醒了我:谈“感受”,是我的薄弱项。

昨天看李叫兽的文章,讲到我们需要思维模型来强迫自己思考,这样可以克服惯性,让思考更全面。所以我也在自检清单里加上了一条:抽象的说法有没有换成形象的表达?

4)一条文案的要点不能贪多

这简直是直击要害!记得以前在公司培训新员工,原计划是讲一篇案例,1.5小时,我一讲就停不下来,讲了三个小时,领导都看乐了,说:“你巴不得把你知道的都告诉别人!”

现在写文章,也面临这样的难题——没有框架,写起来就收不住,越来越发散,最后想法全变成了草稿,很难收工成文。这就是因为缺少明确目标的统合。

这每一条都是致命短板,能一下抓住这么多,真有价值千金的感觉。能用上的才是真正学到的,所以,对原来的写作流程进行了优化:

  • 给自己设限,回到命题作文的模式,主题唯一;
  • 做减法,与主题无关的内容都去掉;
  • 用检查清单,自检有没有犯常规错误;
  • 从文案的角度打磨每篇发文。
拓展了原有的边界,才是真正的习得

3.努力,是对青春的最高礼赞

对一件事,投入了多少努力,决定了获取的信息和体验的深度。为什么之前没有特别被触动到?因为付出的不够多。没有极致的努力,自然不会全然地关注,不会很有觉知地对待闪现的信息。如同拉伸,如果不痛,肯定没有拉到极限,也就没有效果。所以,不够努力,就探不到自己能力的边界,不知道有多少可能性。这是浪费生命,更是浪掷青春!

这十天的努力尝试,只是对于“极致践行”的粗浅品尝,它的滋味实在是美好!不断成长,就像一棵树不断伸展,还有什么比这更生机勃勃,更充满喜悦呢?

努力,最终不是为了超越别人,而是做更好的自己,做更高版本的自己。

今天,有一点小进步:
第一次先列大纲,修改大纲,再写复盘;
第一次没有在最后一秒提交复盘。

坐镇佛系多年,用了四个月,终于走到了舒适区的边界,完成了一丢丢拓展。这就已经如此满足,如果,余生的每一天都这么认真地活着,会创造出怎样的未来?

未来,在于自己创造!

你可能感兴趣的:(告别佛系,走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