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一切从大脑开始
why-我们为何如此焦虑
底层原因是大脑之间的博弈
三重大脑的博弈
本能脑和情绪脑非常强大
本能脑和情绪脑还以为在原始社会里
本能脑和情绪脑受到生存压力塑造的特性
及时享乐、趋难避易、
what-焦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存本能制造的焦虑
S-场景-坡道:你有焦虑过吗?
场景描述:每天要例行完成的事情太多,耽误一天就觉得喘不过气来;本来今天规划自己要写讲书稿,结果没完成,结果手机一会这个又发信息来了,睡前想想这一天,我都干了啥啊,怎么那么久还没变化,没变现。于是跟着报了很多课,买了很多书,希望能立即改变自己。特别是每次收到书的那一瞬间,我总会产生一种好像已经拥有这些知识的错觉,但事后才发现,读书的“艰难”与买书的“惬意”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
C-冲突-要点:焦虑的根源是什么?
《认知觉醒》这本书告诉我们,焦虑的原因归结起来就两条:1.想同时做很多事。2.想立即看到效果。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这条很适合写在《山月记》里面)焦虑的本质就是这样: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想尽快看到结果。而这其实和我们的生存本能有关。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往往我们会认为导致焦虑都是外因,是具体的事情。我的业绩不好啦,同事很难相处,赚的钱不够多啊。没错,那只是外因只是一个导火索,而真正的原因是大脑的生存本能制造出的焦虑感。所以焦虑感真正的原因是生存本能导致的,而生存本能还常常以为现在还是几万年前的非洲大草原呢,所以它制造的焦虑现在并不利于我们活下去了,反而会害了我们。而重要的是,焦虑的根本原因不是外因,所以我们就算把所有让你焦虑的事情都解决了,它还会继续出现的。就像你所羡慕的某个人,你认为当自己财务自由了,时间自由了,就不再焦虑了,不是的,你所羡慕的那个人也会有焦虑,因为焦虑的根本原因是你大脑做出的反应,而不是外因。
焦虑就是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
再往深了说,焦虑并不完全源于我们的主观意识,而是来自我们大脑的生理结构。我们已经知道人类的天生属性是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也就是说,在我们内心深处早就埋下了这样的种子:急于求成,想同时做很多事;避难趋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即看到效果。这才是焦虑真正的根源!焦虑是天性,是人类的默认设置。
为什么人类的天生属性是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
在将近上亿年的进化过程当中,本能脑和情绪脑一直被生存压力所塑造着,保持焦虑有助于活下来?为什么呢?
毕竟亿万年来我们的祖先一直在危险、匮乏的自然环境中过着“狩猎与采集”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生存。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借助本能和情绪的力量对危险做出快速反应,对食物进行即时享受,对舒适产生强烈欲望,才不至于被吃掉、被饿死。
how-如何应对焦虑?
学会和生存本能共处,善用生存本能
培养耐心——强化认知
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而长远目光的结果来源于认知。
1.复利曲线
理念:前期增长非常缓慢,但到达一个拐点后会飞速增长。
理解:做有长期价值的事情,可复利的事情,就不要慌
例子:价值投资,先做正确的事,写作、运动、学习
例子:写公众号,你是追热点蹭热点写?还是追价值写?这篇文章放在3个月,1年后来看,依然有价值,依然有用。
2.舒适区边缘行动
理念: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其能力都以“舒适区—拉伸区[插图]—困难区”的形式分布,要想让自己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的边缘,贸然跨到困难区会让自己受挫,而始终停留在舒适区会让自己停滞(见图1-4)。
理解:在恐惧的边缘工作,可以轻松的开始,又有一点挑战,努一把力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
例子:例如我做视频直播,以前是讲书直播5分钟,视频直播1小时就懵了。
3.成长权重对比
理念:因此,从权重上看,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理解:关注改变量,而不是学习量
痛点:很多人之所以痛苦焦虑,就是因为只盯着表层的学习量。他们读了很多书、报了很多课,天天打卡、日日坚持,努力到感动自己,但就是没有深入关注过自己的思考、行动和改变,所以总是感到学无所获,甚至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应该继续加大学习量,结果陷入了“越学越焦虑,越焦虑越学”的恶性循环。
举例:我读了《自控力》,什么是自控力我都忘了,但我就开始冥想并想成习惯,并明显感到专注力的提升
4.接纳自己-理解缺乏耐心
理念:当我们明白缺乏耐心是自己的天性时,就坦然接纳吧!从现在开始,对自己表现出的任何急躁、焦虑、不耐烦,都不要感到自责和愧疚,一旦觉察自己开始失去耐心了,就温和地对自己说:“你看,我身体里那个原始人又出来了,让他离开丛林到城市生活,确实挺不容易的,要理解他。”
理解:你知道内心里还有一个本能我,它就是想要及时满足,就是想要急于求成,理解自己接纳自己。
例子:不过过于苛责自己,事情已经发生了,拍拍“他”,嘿,下次我们注意点哈
5.学会延迟享受-和本能沟通
理念:“该有的享受一点都不会少,只是不是现在享受,而是在完成重要的事情之后。”这是一个有效的策略,因为放弃享受,它们是不会同意的,但延迟享受,它们是能接受的。
理解:兄弟,晚10分钟OK,咱们不是不爽,等会爽,做完这个工作再一起来会更爽。
例子:早上一起来就想看手机,获得信息及时反馈,和自己说,等会看吧,先刷牙洗脸等,然后再来看。先看一小时书,然后再专心玩手机。
6.让本能发挥作用
理念:所以,想办法让本能脑和情绪脑感受到困难事物的乐趣并上瘾,才是理智脑的最高级的策略
理解:设计及时反馈,从困难的事情中制造愉悦的反馈,就像我跑步一样,越跑越想跑,那现在呢?
例子:科学家废寝忘食地沉迷于研究,是因为他们真的乐在其中;跑步者风雨无阻地迈腿奔跑,是因为他们自己不愿意停下,他们正舒服着呢!
例子:讲书、演讲、视频号更新、直播,这些如何给它设计反馈呢?好像就自带反馈,大家的鼓励和点赞就是反馈。哈哈
讲书稿
S-场景-坡道:你有焦虑过吗?
场景描述:每天要例行完成的事情太多,耽误一天就觉得喘不过气来;本来今天规划自己要写讲书稿,结果没完成,结果手机一会这个又发信息来了,睡前想想这一天,我都干了啥啊,怎么那么久还没变化,没变现。于是跟着报了很多课,买了很多书,希望能立即改变自己。特别是每次收到书的那一瞬间,我总会产生一种好像已经拥有这些知识的错觉,但事后才发现,读书的“艰难”与买书的“惬意”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
C-冲突-要点:焦虑的根源是什么?
《认知觉醒》这本书告诉我们,焦虑的原因归结起来就两条:1.想同时做很多事。2.想立即看到效果。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这条很适合写在《山月记》里面)焦虑的本质就是这样: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想尽快看到结果。而这其实和我们的生存本能有关。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往往我们会认为导致焦虑都是外因,是具体的事情。我的业绩不好啦,同事很难相处,赚的钱不够多啊。没错,那只是外因只是一个导火索,而真正的原因是大脑的生存本能制造出的焦虑感。所以焦虑感真正的原因是生存本能导致的,而生存本能还常常以为现在还是几万年前的非洲大草原呢,所以它制造的焦虑现在并不利于我们活下去了,反而会害了我们。而重要的是,焦虑的根本原因不是外因,所以我们就算把所有让你焦虑的事情都解决了,它还会继续出现的。就像你所羡慕的某个人,你认为当自己财务自由了,时间自由了,就不再焦虑了,不是的,你所羡慕的那个人也会有焦虑,因为焦虑的根本原因是你大脑做出的反应,而不是外因。
焦虑就是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
再往深了说,焦虑并不完全源于我们的主观意识,而是来自我们大脑的生理结构。我们已经知道人类的天生属性是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也就是说,在我们内心深处早就埋下了这样的种子:急于求成,想同时做很多事;避难趋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即看到效果。这才是焦虑真正的根源!焦虑是天性,是人类的默认设置。
为什么人类的天生属性是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
在将近上亿年的进化过程当中,本能脑和情绪脑一直被生存压力所塑造着,保持焦虑有助于活下来?为什么呢?
毕竟亿万年来我们的祖先一直在危险、匮乏的自然环境中过着“狩猎与采集”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生存。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借助本能和情绪的力量对危险做出快速反应,对食物进行即时享受,对舒适产生强烈欲望,才不至于被吃掉、被饿死。
Q-问题-怎么办?
解决焦虑的核心是要学会和生存本能去相处合作。强化理性脑,
A-答案-结构
1.直面焦虑,写下来。
2.培养耐心